浅谈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建设

2017-03-08 09:24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渠系纵坡农田水利

曾 易

(江西省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1)

0 引 言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建设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基础建设的重点内容,渠道工程不仅能够为灌溉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且在提升产量、防洪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在部分农田水利渠道工程建设当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并因此对渠道的使用质量、使用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把握好渠道工程的各阶段工作,以科学的设计、施工来进行建设,使其在农业生产当中充分发挥作用。

1 渠系规划和设计

1.1 渠系的规划

在进行渠系规划时,要以灌区的总体规划和依据,做到近期计划与远景规划相结合,因地制宜,并充分利原有水利工程的合理部分;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可用水源;注重排灌相结合;健全渠系工程配套和田间工程配套以便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

渠系的规划的一般步骤为:

1)查勘和收集原始资料:规划灌区的地形和地质资料;地下水情况;取水河流水文特性;需要灌溉或排水的农田面积、种植的农作物种类、渠线和农田土壤情况;规划的区域的气象资料;当地灌水习惯和灌水制度;社会经济情况;原有水利工程状况。

2)提出初步方案。依据查勘和收集原始资料拟定出渠系的布置方案,如渠首引水地点、干渠和支渠的大体位置及其所控制的灌水面积。并征求区域内受益群众的意见,作出必要的修改。

3)进行初步设计并提出报告。

1.2 渠系的设计

对灌区的渠系进行了全面规划、合理布置,并对干、支、农各级渠道确定了设计流量以后,就要对每条渠道本身进行设计。设计的任为主要是确定渠道纵坡、水深和横断面的形状、尺寸,包括渠堤的顶宽、超高,确定沿渠道需要修建的跌水位置和落差等,最后绘出渠道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图,计算出工程量。

灌溉渠道的正确设计应能满足下列要求:

1)保证能输送渠道的设计流量。

2)保证有足够的水位,尽可能对整个灌区进行自流灌溉。

3)渠道应能尽量减少渗漏,以提高输水效率。

4)渠道应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严重的冲刷或淤积。渠岸应稳定,渠线所经之处应能防止山水冲毁和土石堆积。

5)力求渠道占地少,挖、填方工程量少。

1.3 渠道纵坡的选定和防冲、防淤的措施

渠道设计中,纵坡的选择是很重要的。

1)纵坡的大小直接影响控制自流灌溉的面积。同样长度的渠线,纵坡小,渠道水位下降较少,能控制的灌区就大;反之,纵坡大水位下降多,能控制的灌区就小。

2)纵坡的大小直接影响渠道断面。在一定的流量下,纵坡大,流速大,渠道横断面小;反之纵坡小,流速小,渠道横断面大。

3)纵坡的大小直接影响渠道的冲刷和淤积。

4)纵坡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沿渠线的挖、填工程量和渠系建筑物的布置。

从河道引水而没有特殊防沙措施的渠道,特别是洪水渠,进口段的纵坡宜接近于引水处河道的稳定纵坡。因为河道纵坡是该河水流与泥沙长期相互作用达到冲淤相对平衡的结果。渠道进口段纵坡如果比河道纵坡小得多,严重破坏水沙平衡,进口段则会发生淤积。洪水渠从干渠到支渠、斗渠,纵坡逐渐平缓,而清水渠则相反,干、支、斗的纵坡逐渐变陡。因为洪水到了支、斗渠后,为了防止沙石进入农田和冲坏庄稼,得使流速减缓,沙石沉积在支、斗渠内。而清水渠没有防淤要求,主要是防冲,干渠纵坡平缓可以控制较大的灌溉断面积,支、斗渠因流量减少,为适应地形情怳,多将纵坡变陡以提高流速,减少渗漏损失。清洪两用渠道的纵坡可介于二者之间。

有些渠道由于地形条件等原因的限制,不可能按理想条件选定纵坡,这样必须另外采取防冲或防淤的措施。

渠道最常用的调坡防冲措施就是设跌水。将沿渠线的落差集中在跌水处就可把渠道分成纵坡较缓的若干段,防止冲刷。跌水还起到固定渠床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跌水调坡防冲作用示意图

从河道引水,防淤也是渠道的重要问题。在渠口处,合理布置渠首,利用弯道环流的作用,抬高进水闸底坎,同时设置冲沙闸将淤沙冲走,尽可能的将沿底推移质挡于渠口外,当这些措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时,渠内仍发生淤积时,只能在沿渠设置冲沙闸排沙。在渠道运行一段时间后,沉积一定厚度的泥沙后开闸冲沙。

2 小型农田水利渠道施工

2.1 渠道放样

渠线中间桩处(每隔50m)的填高或挖深要据渠道设计纵断面图定出,先做好渠道中心线的确定,在钉好中心桩之后根据测量获得的比降以及高程钉两边开挖边桩,如图2所示:由渠底宽B,开挖深度h 及边坡系数m,得开挖边桩离渠道中心线的距离为:b=B/2+hm。

图2 平原渠道放样示意图

对于山区渠道,大多依坡而走,这时放样要先按渠道纵坡测量并订出渠道平台桩(间距20m),然后按照设计的横断面在现场点绘该断面的实际坡线,坡线与设计断面线交汇点即为上边开挖边桩。如图3所示。平台宽度为B,渠底宽度为b。

图3 山区渠道放样示意图

2.2 渠道施工

渠开挖时一般采用台阶式开挖,挖至渠底高程或渠道平台桩后,挖够渠底宽度或平台宽度,再进行削坡。先粗削,后精削,渠道断面尺寸可用断面架平控制。预留中间桩或渠道平台桩是控制纵坡断面的重要依据,一定要妥善保护。渠道填方的质量应严格控制,特别是填方比较高时更应十分重视。填方的压实度达不到要求,该段在运行中将发生沉陷,砌体拉裂,影响工程正常运行。

3 结 语

在我国农村农业建设中,水利渠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对地区农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渠道的建设是我国进行农业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的基础性事业之一,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农业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渠道作为农田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渠道的建设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发挥其真正效用具有重要意义。对农田的灌溉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上文中,我们对农田水利渠道的施工进行了一定的总结,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做好重点环节工作的把握,水型农田水利渠道工程的科学建设将带动区域农业的发展。

[1]郑连成.对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浅议[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187.

[2]吕德宇.对本地区农田节水灌溉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4) :157.

[3]何海涛.农田节水灌溉的未来发展趋势[J].北京农业,2013(33):250.

[4]周琦.农田节水灌溉中U型水渠应用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09):91-92.

猜你喜欢
渠系纵坡农田水利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基于路面排水需求的超高过渡段临界纵坡量化研究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元阳梯田典型灌区渠系结构特征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半柔性复合路面在重交通长大纵坡路段的应用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DEM的灌区渠系提取方法
揭示车路协同矛盾 破解长大纵坡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