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7-03-08 17:45李心怡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财会岗位部门

李心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李心怡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职院校已经由单纯的教育事业单位过渡成为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法人实体。随着高职院校内部经济活动的日趋频繁,学校所承担的责任、面临的风险也在逐渐增加。从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工作现状出发,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对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究。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问题;策略

引言

随着国家财政对高职教育投入的大幅度增长,全面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控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对高职教育经费的监管,已经成为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内部控制作为一项全员参与的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是学校“一把手”工程。当前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仍旧暴露出学校各级内部控制人员管理意识不足、内部控制体系缺乏、相应内部控制环节薄弱等问题。因此,强化和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释义

内部控制是管理学中的定义,其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中,企业或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自身管理经营效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一系列具有制约和调节作用的计划、方法。高职院校应当划分为事业单位,加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有利于维护学校的资产安全、保障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进行。具体来说,强化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具有以下作用:(1)确立监督机制。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面向全校各部门建立其有效的监督机制,便于纠正错误,保障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2)有利于财会工作的正常开展。高职院校财会工作是其内部控制体系所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强化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有利于真实反映学校财会信息的采集、记录、归类等工作,同时能够保障财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3)保障学校资产安全。内部控制体系贯穿于高职院校的资产管理与利用的各个环节,其不仅能够保障学校的资产安全,同时还能够获得最大的资金利用效益。(4)提高各部门工作效率。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密切相关。内部控制体系规划有一套完备的监督、考核、奖惩制度,能够有效地监督、制约和激励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共同保障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

二、高职院校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单位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单位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认识程度不够。有的人认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有的人认为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仅是形式主义,没有实质作用。(2)缺乏科学、合理、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高职院校的发展资金主要源自于政府财政拨款,这使得高职院校内控工作与企业内控工作存在一定的区别。而在实际的高职院校内控工作中,管理人员,没有将内部控制体系与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相结合起来,直接套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样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显然是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的。(3)风险控制意识薄弱。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需要大量的资金维持有关教育教学活动。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外,高职院校也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内控单位缺乏风险控制意识,这很可能导致学校财政面临赤字或负债的风险,进而对高职院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影响。

(二)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业务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业务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合同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已经由单纯的事业单位逐渐过渡成为法人实体,而办学规模的扩大必将推动高职院校管理体制的改革。我们发现,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或二级单位)的经济活动日趋增加,签订了多项经济合同,而部分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对这些经济合同重要性的认知不足或不能把握合同潜在的风险,使得高职院校所签订的经济合同缺乏规范性。合同管理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缺乏相关的合同签订与合同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第二是擅自签订合同现象严重(部分二级学院未按照有关章程签订合同);第三是合同文本缺乏规范性。

2、资产管理问题

高职院校资产管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货币资金管理,第二是固定资产管理,第三是无形资产管理。货币资金管理的意义在于保障学校财会资金的安全,当前高职院校货币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与透明制度,学校货币资金仍旧面临着一些安全隐患(贪污、诈骗、盗窃等)。例如,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财会人员编制不足,其安排同一人负责货币资金的出纳、对账等工作,这就为货币资金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存在于教学设备的采购、日常管理维护、报废处置等环节中。仪器设备是保障高职教育取得高质量教学成果的“硬件基础”,也是学校的重要固定资产之一。但部分高职院校一味地追求新设备采购,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已购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导致设备损害、资源浪费等问题产生。另外,一些老旧设备在做报废处理时,往往由相关管理人员报告财会部门登记即可,缺乏财会人员现场核实,这也是一点明显的管理漏洞。无形资产则包括学校校名、科研计划以及师生的知识产权等,当前高职院校对于这些资产的保护力度相对较为薄弱。

3、物资采购问题

当前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是政府采购模式,这种采购模式的招标制度相对较为完善,但在实际的高职院校物资采购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所使用到的物资设备大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给物资采购招标的技术指标拟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加之各类物资设备市场行情较为复杂,高职院校内部人员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参与形式、参与度都还有待商榷。

三、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策略

(一)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应当围绕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从学校的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着各项工作目标,建立健全与学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具体包括:全面分析业务流程,强化各业务环节管理,完善风险评估机制,拟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强化各项内部控制基本方法的应用,坚持和完善不相容岗位分离、归口管理、会计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全等制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高职院校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设置内控管理部门,统筹内控工作

高职院校可单独设置内控智能部门或在已有部门中确定内控工作牵头部门来负责各项内控工作,同时,内控管理部门除了要发挥带头作用外,还应当协调财会、内部审计、采购、资产管理等部门之间的工作,使之在内控工作中共同发挥作用。

2、建立分权制度

在高职院校的内控工作(尤其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工作)中,应当建立起分权制度:内控工作的决策权、执行权以及监督权应当相互分离;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专家论证以及技术咨询相结合的制度(重大事项鉴定标准由内控管理部门确定)。

3、明确各岗位权责

为切实发挥高职院校各部门岗位工作人员在内控中的作用,内控部门应当明确各岗位权责,可考虑建立关键内控岗位(主要包括了预算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岗位)责任制,促成各岗位相互制度、相互监督的管理格局,此外,可考虑推行关键内控岗位轮岗制度(轮岗周期由内控管理部门确定)、关键内控岗位人员培训制度,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4、完善监督考核体制

监督检查是保障内部控制规程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内控单位应当建立其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和考评问责制度。通过定期的专项检查和日常监督,找到内控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漏洞以及各个薄弱环节。同时,将监督检查与考评问责结果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中,促进内控体制得到有效地执行。

(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强化业务管理

针对上文提及的高职院校内控业务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强化业务管理。

(1)合同控制

高职院校内控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设置专门的岗位负责合同的审批、签署以及合同印章的保管工作。同时,内控单位可考虑施行合同归口管理制度,由财会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共同实现合同管理、预算管理、收支管理三者相结合的管理目标。对于重要经济合同的管理,内控单位应当组织财会、法律、技术等专业人员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以规避风险。

(2)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内控单位应当明确资产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相应的资产管理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加强资产管理。建立资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管理权责;合理设置管理岗位(如出纳人员不得负责稽核、会计档案保管等工作,不同印章需要不同的人员进行管理);定期与不定期核查货币资金;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负责资产统计、分析、报告等工作)。

(3)采购业务控制

高职院校内控单位应建立健全采购预算、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制度加强对采购业务的控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采购业务控制。明确各采购岗位权责;强化政府对采购活动管控(根据有关规定选择政府制定的采购方式、发布采购信息);加强采购业务的记录控制(批复文件、招标文件、评标文件等)。

2、加强风险控制

强化高职院校内控体系业务风险评估应当包含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预决算管理、工程项目管理、采购管理、经济合同管理以及所属法人单位管理等方面。在风险控制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责任控制。内部控制体系应当根据各部门的职能任务,划分给相关人员对等的管理责任,形成一种权责分明的工作机制。第二是授权控制。内部控制体系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各级管理部门在处理管理事物时需要在职权范围内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不得越权办事。第三是程序审批。学校各部门应当遵照相应的工作流程,加强对业务(尤其是经济业务)的复核与审查,以签字或盖章为标准化意思表示。第四是预算控制。高职院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办学实际,落实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工作,明确预算标准,优化预算流程,保障预算的顺利执行。第五是财政保护。未经授权的部门或人员禁止接触和处置学校财产,财会部门可采取记录、实物监管、物资清查、财产保险等措施保障财产安全。第六,内部报告。内部报告工作旨在全面反映学校的各项工作情况,增强学校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常用的报告方式有例行报告、实时报告、综合报告以及专题报告等。第七,经济活动控制。财会部门应当充分整合与利用各项经济信息(生产、购销、投资等)定期对学校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结论

综上,高职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有利于规范学校的各种经济行为。同时,高职教育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其需要学校各部门共同努力,不断优化和调整内部控制体系,以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

[1]陈春华.关于高职院校内部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1(1):87-87.

[2]罗荷英,温彩秀.健全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措施探析[J].知识经济,2010(6):126-126.

[3]李志刚.关于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问题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4(15):204-204.

[4]马宏丽.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3):73-75.

ThoughtsaboutConstructionofInternalControlSystem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LI Xin-Yi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China)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transitioned from purely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o social entities that face and serve the society.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economic activiti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the schools undertake and the risk that the schools meet with are also increas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work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al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problem; strategy

李心怡( 1981- ),女,硕士,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审计。

G717

A

1671-3974(2017)03-0056-03

2017-05-27

猜你喜欢
财会岗位部门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