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2017-03-09 15:59吴继桃陈红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种菜园子祖父

吴继桃+陈红

一、 复习导入,整体回顾

师:初次走进园子,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生交流)

师:哦,这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园子。那谁来把书中描写园子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呢?

(生读课文第2自然段,配乐)

师:好,读得很美。她的朗读给我们带来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这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和祖父这一老一小都做了哪些趣事,谁还记得?

生:他们播种,种小白菜,还有铲地、割草、浇菜。

师:好,重点写了哪几件事呢?

生:铲地、种小白菜。

师:那我们一起把“种菜、铲地、浇菜”写一下,老师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文中相应留批注的位置。注意:写字姿势要端正。

师:(对着板书,引导学生齐答)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园子里,祖父种菜,我也——(生:我也种菜。)

师:祖父铲地——(生:我也铲地。)

师:祖父浇菜——(生:我也浇菜。)

师:祖父劳动——(生:我也劳动。)

师:我真的是在劳动吗?(生:不是。)

师:那我是在干什么?(生:玩耍。)

师:哦,那在这三件事的后面,作者分别用了一个和“玩耍”意思相近的詞,谁能快速地把它们找出来?(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在种菜的后面是“瞎闹”。

生:在铲地的那一段我找到的是“乱勾”。

生:在种菜的片段课文中用的是“踢飞”。

师:刚刚有说“瞎闹”,有说“乱勾”,还有一个片段里面用的是哪个词?

生:在浇菜的那段课文,里面有“乱闹”。

师:嗯。瞎闹、乱勾、乱闹,用得非常恰当。你们都有一双慧眼,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很快就找到了。那现在我想看一下我们班级谁的字最漂亮,上来展示一下。把‘瞎闹、乱勾、乱闹”这几个词写一下。谁最有信心?来,这个男生吧,上去写,其他同学把这三个词写在刚刚写的批注的旁边。(生板书后,师生读板书)

师:在这个园子里,祖父种菜——(生:我瞎闹。)

师:祖父铲地——(生:我乱勾。)

师:祖父浇菜——(生:我乱闹。)

【评析】上课伊始,教师带领学生整体回顾课文的脉络,特别是抓住“我”与祖父在一起的表现,为新知学习做好了准备。教师读出的东西,没有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沉浸。

二、 对话文本,批注交流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老师这儿有学习提示,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得更有条理,更有效果。(投影出示学习提示)

自由品读课文第3—12自然段,在“种菜、铲地、浇菜”三个片段中,你觉得哪件事写得最有趣,为什么?写出相关的语句,写出自己的体会。

(生默读、圈画,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刚刚在学的时候相当投入,非常认真地写写画画。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个片段?

生:我喜欢铲地的那个片段,因为祖父让我割狗尾巴草,可是我却把狗尾巴草留着,把谷穗割掉,可以显示出我很天真。

生:我从她和祖父的对话当中,可以感受到作者非常天真可爱,她说话的时候是一本正经的,而且她还有些倔强,她看到祖父还在笑,就到屋里拿谷穗给祖父看,所以我体会到作者不但天真可爱,还有些倔强。

师:他多会学习啊,读书都读到作者的心里去了。谁还有什么补充?

生:我要补充。这里“我”居然把韭菜当成野草割掉,而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调皮和天真。

师:你找出了她把韭菜当野草铲掉了,狗尾草又当谷穗留着,从这一句我们看出小作者的天真与可爱。这是不是我们在小时候也容易犯的错啊?你们现在会不会把韭菜当野草啊?(生:不会。)

生:老师,我还看出了祖父的慈爱和宽容。如果换了别人,看到把自己辛辛苦苦种的韭菜当野草一样割掉,可能会大发雷霆。而这里的祖父不是大发雷霆,而是慈爱和宽容地为她讲解哪个是韭菜,哪个是野草。

……

师:哦,那假如你们在家里做了错事还不认账,家长会生气吗?(生齐:会。)

师:噢,那祖父在这里生气了没有?(生齐:没有。)

师: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祖父的——(生齐:那一份浓浓的爱!)

【评析】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需要有方向的把握,这个方向要靠老师来掌握。吴老师牵引得法,掌控有度,既让学生理解了“我”和祖父的个性特点,又感受了祖父对“我”浓浓的爱。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来感受祖父这一份浓浓的爱吧。我们一起分角色读一读这一段话,好吗?

(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评议)

师:这一遍老师可要跟你们配合了,老师读叙述部分,男生读祖父,女生当小作者。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老师从刚才同学们朗读的过程中,看出同学们平时朗读的功底还是很深厚的。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感受到了祖父的那份慈爱与宽容,也感受到了小作者的调皮与天真。这里,同学们注意看,有一个词一下子就可以感受到祖父的慈爱,是哪一个词?

生:我觉得应该是“笑”字。由这个“笑”字可以看出祖父感觉到我很天真,而他并不生气,反而大笑起来,“笑”是对我的无知和顽皮的一种宽容。

师:好,还有喜欢其他片段的同学吗?

生:我喜欢种菜这一片段,原因是“我”没给祖父帮忙还把种子踢飞了,帮了倒忙,而祖父却没有责怪“我”,从这里可以看出祖父很宽容。(生有感情地朗读:“哪里会溜得准……反而被我踢飞了。”)

师:你觉得你读的这一句里面哪个词最有趣啊?

生:瞎闹。

生:我从“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还有“踢飞了”,可以看出作者小时候非常顽皮。

生:我想,作者根本就没有真心想帮祖父把土窝溜平,而是自己在一旁玩耍,她非常调皮,同时也是非常开心。

师:来,我们一起把小作者的开心读一读。

(生齐读:“当祖父下种……反而被我踢飞了。”)

师:嗯,她踢飞的是泥土和种子,而放飞的却是那一份——?(生:快乐和自由。)

师:说得非常好。放飞的是自己的自由和快乐。还有一个片段,喜欢的同学说一说。

生:我喜欢浇菜那个片段。她说:“不过我并不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插图。(投影显示小女孩浇菜插图)观察一下图中爷孙俩的表情。

生:可以看出小作者很开心,还可以看出她有奇特想象力,脸上还带着一种成就感,对自己这场“人工降雨还是很开心的。(生鼓掌)

师:他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情感,也读出了小作者的心情。好,那我们就一起来感受小作者的快乐,一起做一做“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的动作。来,预备——起!(生做动作)

师:你就是那个小作者,你来开心地喊一喊——

(几生相继喊:“下雨了!”“下雨了!”……一个比一个喊声响)

師:嗯,这场雨比刚刚要大一点了。来,你来一蹦一跳地喊一喊。

生:下雨了!下雨了!(加上表演动作)

师:很好。(生自动鼓掌)还有好多同学都想喊,那我们就一起忘乎所以地喊一喊。

生:(齐喊)下雨了!下雨了!

师:这场雨下得好大啊!我的衣服都淋湿了。我浇的是菜吗?(生:不是。)

师:分明就是作者在宣泄她心中的那份自由和快乐呢!因为她的心是自由的,所以在她的眼中一切都是自由的。(放投影)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这一段文字,看看在作者的笔下有哪些东西都被她写活了?(生轻声读文字)

【评析】以上两个片段的教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已有的生活体验,调动多种方式,通过喊一喊、说一说、做一做、读一读、演一演,深刻体会到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自由。教师没有过多的阐述,只是想方设法打通了学生感悟的通道,这样的悟得是来自于内心的,而不是外在的。因而,这样的问答教学是有效的。

师:有哪些东西被小作者写活了?

生:有倭瓜、玉米,还有黄瓜。

师:你把它们的自由读一读好吗?

生:“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也没有人管。”

师:读得非常有感情,老师也感受到了这几种植物的自由。在他读的这一段话当中,你感觉哪一个事物最自由啊?

生:玉米最自由,因为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它。

师:那我现在如果这样说:“它若愿意长上天去,就长上天去。”和这一句比一比,哪一句更好呢?

生:我说是第二句,第二句写出了更自由。

师:也没有人管,无拘无束。好,还有其他的东西是自由的吗?

生:花、鸟、虫子都是自由的。

师:你美美地把句子读一读。(生读)

师:这些植物啊、小动物啊都活了,还有吗?

生:我觉得小作者自己也是自由的,她是借这些植物和动物来写自己自由的心情,她在院子里是无拘无束的。

师:哦,她说是借助了文中这些景物:小动物啊、小植物啊,表达了自己也是自由的,所以在作者的眼中——(生齐说:“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这里的“一切”,除了刚刚说的,还有谁能想一想,还有哪些动植物是自由的?它们又是怎样自由呢?(生纷纷举手发言:花生、西瓜、知了、苹果、蝌蚪、小鸟……)

师:哦,这里的动植物都是自由的。在院子里的我,也是自由的。

生:我愿意踩种子就踩种子,愿意把种子踢飞就把种子踢飞。哪怕我把整个菜地翻过来都没有人管。

生:我愿意玩泥巴就玩泥巴,玩得满身都是泥巴也没有人管。

【评析】读书、想象、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以上片段可见吴老师深谙此道,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表达,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走进了作者的心灵深处。

三、 读写结合,自由表达

师:在这片自由自在的园子里,我是自由的,动植物也都是自由的。这些动植物都有灵性,无拘无束。它们所做的一切,人不去干涉,太阳也不知道。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我的心灵也是自由的。我笔下的文字——(生齐:也是自由的。)

师:小作者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写——(生齐:就怎么写。)

师:所以,这也是同学们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感觉和其他课文不一样的地方。

师:(发现一生一直在举手)你还想补充什么?

生:我想说,如果高粱想喝醉酒,就喝醉酒,想脸比关公还红,就随它去吧。

师:高粱,还有园中的一切都是自由的。小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写了这么多的景物呢?像同学们刚刚说的,借这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有一个词叫什么?

生:借物喻人。

师:借物喻人是一种写作手法,今天老师还要送你们一个新词叫“借物抒情”,你们懂吗?

生:借物来说心情。

师:借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叫“借物抒情”,也可以叫“借景抒情”。因为小作者在家是得不到其他亲人的关爱的,只有祖父疼爱她。当她在家中受到压抑再回到园中的时候,她会开心地在这大园子里横冲直撞地乱跑,跑累了喘口气再跑,她的这种感受无以言表,所以就借着园中的这些动植物,来尽情地宣泄自己心中的这一份自由和快乐了。因为我是自由的,所以,我愿意吃黄瓜——(生:就去吃黄瓜。)

师:我愿意捉蜻蜓——(生:就去捉蜻蜓。)

师:我愿意去做别的事——(生:就去做别的事。)

师:我还会做哪些别的事呢?哦,还有好多同学都想发言。现在请同学们看一下“小练笔”:

爷爷的疼爱让“我”拥有了一个快乐的童年,使得“我”在园中“为所欲为”,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我”在园中还会做哪些更有趣的事?

现在用笔写一写,待会儿再交流好吗?

师:看谁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写出最有趣的片段。(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语文的课堂需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增长语文能力。寻找阅读教学中的写作训练点,坚持读写结合,是每位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敏锐目光。练笔的设计要源于自然,而非生硬插入,契机和内容要和整节课有机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处练笔设计较为巧妙,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力与表达力。

师:因时间关系我们就写到这,请同学们放下手中的笔,谁愿意第一个与大家分享?谁来读一读?

生:当祖父种菜的时候,我就在后面把种好的种子都挖出来,祖父发现肯定会笑着对我说:“你不想吃蔬菜了吗?”然后,我就连忙把挖出的种子都放进一个坑里埋上说:“你看这不都种好了吗?”

师:嗯,很有趣。

生:我想拔花生,吃花生,可拔出来的花生却没熟,于是我一生气把花生的根埋在了土里面,把花生的叶也埋在了土里。

师:嗯。你把你写的当作一篇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生:祖父正在刨花生,我在一旁把刨出来的花生一个个拾进篮子里,祖父装了一篮子,我便想到了一个鬼主意,等祖父刨完花生抬起头,站起来擦汗时,我便抱起一篮子的花生,用尽力气向天空一抛,天上下起了花生雨,看到祖父被花生砸的样子,我在一旁直拍小手,哈哈大笑。

师:嗯,我感受到了祖父的那份慈爱,也感受到了小作者的那份天真。有爱的园子真好,有自由的园子真好。这片有自由的园子成了小作者一生美好的回忆,祖父的慈爱与宽容给了我无尽的快乐,我的率真与可爱又给了祖父欣慰和快乐,这园子是我和祖父的,所以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叫——

生:《我和祖父的园子》。

师:这个园子从头至尾都给我们表达了一种——(生:自由,快乐。)

师:园子里发生的所有故事,都是在尽情地抒发作者的那一份无拘无束的自由感受。

四、 推荐阅读,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好文章是需要我们用心去读的,《我和祖父的园子》就选自这本《呼兰河传》,无論是从文字,还是从情感的角度看,这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当你们读完了书中酸甜苦辣的往事,再回头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吴继桃,江苏省特级教师,连云港市许庄小学校长;陈红,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首批培养对象,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语会学术委员,连云港师专一附小教育集团副校长)

猜你喜欢
种菜园子祖父
海底能种菜?
祖父瓷
快乐的园子
树的野园子
我和祖母的园子
种菜
祖父的一封信
自种菜,更安全?
园子匠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