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讨

2017-03-09 16:40张异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物流园区区域经济对策

张异

内容摘要:近年来,物流园区逐渐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動力。因此,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需要继续完善物流园区的建设,以便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在此背景下,本文对物流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描述了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了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解释了物流园区在我国得到大力发展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物流园区 区域经济 对策

物流园区就是指物流作业集中的地区。该地区不仅能够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而且还能将大量的物流设施设备和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布局在同一个地方,是一种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物流企业的聚集点(赵婉华,2016)。近年来,随着功能和配套设施的逐渐完善,物流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因此,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研究如何继续加强物流园区的建设,带动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园区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规划第一个物流园区建设。然而,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在2009年国务院出台振兴物流业的政策文件后,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物流园区在普及范围、建设数目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普及范围较广。由于历史、地理和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好,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物流园区建设,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物流园区建设事业的繁荣。对于西部地区来说,虽然经济底子较为薄弱,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在西部落地,所以西部的物流园区项目也在逐渐增加。由此可知,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已经普及到了全国大部分地方,得到了广泛认可。

数量较多、增长速度较快。据相关统计,2006年我国物流园区的数量为207家,在2008年的时候迅速增长为475家,截至2015年底为止,这一数据更是高达1210家,我国物流园区数量之多、增长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建设规模较大。根据《物流园区服务规范及评估指标》的规定,物流园区占地规模不建议超过750亩。然而,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来看,实地占地面积在750亩以上的物流园区占全国物流园区总数量的45%以上,其中占地7500亩以上的超级物流园区的数量也高达6%左右。可见,我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非常大。

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物流园区能够推动区域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园区通常是在当地政府的主导下进行规划和建设的,主要通过为入驻企业提供综合性服务来实现自身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戴倩,2012)。物流园区对于物流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提高了区域外物流企业进入本区域的门槛,保护了区域内物流企业的发展。物流园区具有较强的聚集力,能够很好地抗衡国内外经验成熟的物流企业,提高他们的进入门槛,进而对区域内的物流企业起到了保护作用。其次,扩展了园区内物流企业的业务范围。物流企业属于物流园区的下属节点,因此,物流园区能够通过自身综合化服务的优势打破物流企业的地域限制,拓宽企业的业务范围。最后,降低了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园区拥有大量的先进设备和优秀人才,能够有效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服务质量。

物流园区能够优化区域资源的配置。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政府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土地资源情况,并对分散的工业资源和物流资源进行了聚集。因此,物流园区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节约大量的工业资源与物流资源。同时,物流园区还能够实现物流业务的规模化经营,充分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进而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区域内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由于入驻物流企业的类型不同,所以物流园区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从而实现运输车辆的合理配载,这不仅节约了相关资源,还减轻了区域的交通压力,降低了空气的污染程度。

物流园区能够增强区域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在实际生活中,招商引资能力强的区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流、商流和物流,扩大市场的辐射空间,所以其经济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因此,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增强区域的招商引资能力。从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来看,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必须拥有高度发达的商业和物流业支撑,尤其是物流业的发展更是吸引招商引资的重要因素。物流园区的建设能够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其物流成本,进而促进区域物流行业的繁荣。由此可见,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区域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推动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物流园区能够解决区域就业难题。物流的运作包括配送、打包、存储和信息支持等具体内容。因此,物流园区建成运营后,必然会带动运输业、包装业、仓储业、信贷业和信息业等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区域人才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同时,由于物流园区在聚集力、交通条件、新兴技术和设备设施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所以物流园区通常能够成长为当地经济的增长极。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产业会被吸引到物流园区周围,进而有效增加区域内的工作机会。此外,正如本文前面所述,物流园区能够增强区域招商引资的吸引力,这必然会促进当地服务业和商贸业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内的就业问题。

依托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

从规划必须具有超前性的角度来看,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不能太小,否则会阻碍区域物流的进一步发展(于春荣,2007)。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物流需求水平的角度来看,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又不能太大,否则不仅会给物流园区的运营带来困难,还会降低物流园区的使用率。可见,在规划物流园区的建设时,必须合理确定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对此,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必须与区域内的物流需求水平相匹配。物流園区的建设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满足区域内的物流需求,因此,区域内的物流需求水平直接决定着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可以根据物流园区所覆盖区域内的物流需求量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确定该园区的建设规模。

2.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必须与区域内的相关设施相协调。物流园区一般是建设在交通枢纽或者城市郊区,地貌或者土地供应情况比较特殊,往往会对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造成影响。所以,在制定物流园区的建设规划时必须考虑当地的地貌和土地供应情况,从协调性的角度来确定园区的建设规模。此外,该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物流园区与物流设备的协调性。

3.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必须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物流园区在建成投入使用后,通常会运行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为了保证物流园区能够在长时间内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确定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时必须考虑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并据此预留一定的建设空间。

(二)科学规划物流园区的选址

根据自身在物流产业和物流体系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占据的地位,物流园区可以划分为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性物流园区。综合性物流园区具有社会化、多功能、现代化等特点,专业性物流园区则以现代化和专业化为主要特征。整体上来看,综合性物流园区和专业化物流园区在选址上均要遵守如下的原则:适应性原则。在规划物流园区的选址时,必须对该区域的经济政策、物流资源分布情况以及物流资源供给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了解,确保物流园区能够很好地匹配上述资源。协调性原则。该原则主要指物流园区的选址必须综合考虑该区域的交通运输情况,尽量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经济性原则。在不同的地方,物流园区的建设成本和经营费用完全不同,有的甚至相差十几倍。因此,有必要从选址上来降低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根据物流园区选址的上述原则,可以将物流园区建设在如下地方:区域中心区的边缘地区,如区域道路网络的外环线附近。这些地区不仅拥有便利的交通,而且土地成本也不高,非常适合物流园区的建设。区域内外的交通枢纽地带。通常情况下,交通枢纽地带具有多种运输方式,有利于实施多式联运,对物流企业具有重大意义。区域物流节点附近。将物流园区建设在区域物流节点附近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物流节点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能够节约物流园区的设施成本。其次,物流节点拥有庞大的物流需求,有效地保证了物流园区的业务来源。

(三)加大对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

1.加大对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当前我国部分物流园区信息化程度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因此,必须增加一定的资金用于物流园区的信息化建设。一方面,成立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专项基金,彻底解决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向社会企业公开筹集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当然,必须给予出资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者相应的资金作为回报。

2.加强物流园区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简化物流企业的工作流程,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在物流园区中的应用。例如,可以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园区内物流企业出口产品的报关事项,简化出口产品的报关手续,节约报关时间,进而降低企业的报关成本。此外,还可以在物流园区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区域内物流需求信息和物流供给信息的变化,并据此及时调整物流企业的经营策略。

3.建立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众所周知,物流园区是众多物流企业和物流资源的聚集地。在物流园区打造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不仅能够促进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提高物流园区的整体运营效率,还能实现不同物流园区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区域内所有物流园区的整体发展。因此,政府要致力打造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推动不同企业或者物流园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

(四)加大对物流园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

1.加大对物流园区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为了搞好物流园区的建设,必须引进更多的相关人才。对此,物流园区可以采取提高工资待遇、扩展发展空间等方法广泛向社会各界引进物流相关人才,满足物流园区发展对人才的近期需求。

2.加大对物流园区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从物流企业的角度来说,需要对在职员工进行相关知识的再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园区规划等知识,进而提高他们的物流工作能力。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员工的再培训,例如,聘请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的相关专家到企业进行定期的物流讲座,或者委托当地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从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的角度来说,需要加强物流专业的学科建设,同时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一方面,根据本区域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应该加强物流专业的学科建设,为物流人才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或者职业院校应该与当地物流企业展开合作,疏通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渠道,锻炼学生在物流工作方面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婉华.我国物流园区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12)

2.戴倩.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3.于春荣.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7(7)

猜你喜欢
物流园区区域经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