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现代都市生活性服务业的消费型物流运作思路

2017-03-09 16:41郑小丽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郑小丽

内容摘要:本文探讨了生活性服务业与消费型物流业协同运作的意义,从消费型物流运作流程管理、运作机制设计和运作组织功能等方面揭示服务现代都市生活性服务业的消费型物流运作问题,并给出强化消费型物流运作流程管理、创新消费型物流运作机制设计和优化消费型物流运作组织功能等运作新思路。

关键词:生活性服务业 消费型物流业 第三方物流

引言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服务业为支柱的国民经济发展新格局正逐步形成。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性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是维系城乡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重要产业基础。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步伐是推动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现实需要,它有助于扩张生活性消费需求,增加服务行业就业规模,优化各次产业结构,改善民生并增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推动服务业的不断升级,生活性服务业亦日渐呈现出知识密集化、技术高端化、配套专业化的特点,生活性服务业升级目标亟需来自包括物流产业在内的众多产业的协同配合方可实现。为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当前生活性服务业与物流产业之间协同度提升的障碍所在,并有针对性地给出增强生活性服务业与消费型物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思路,以便于有效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和消费型物流业的市场竞争力,改善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

服务现代都市生活性服务业的消费型物流运作问题

(一)消费型物流运作流程管理问题

1.消费型正向物流需求管理缺位。服务生活性服务业的消费型物流企业决策者缺乏供应链管理思维,供应链上下游成员企业仅根据有限信息做出市场预测并据此来制定物流方案。由于缺少围绕消费型物流供应链上下游信息的有效传递机制,导致上游消费品生产企业难以精准掌握下游需求商的库存和日消耗量,从而威胁消费品行业供需稳定性。下游的服务型企业更多关注于本业务环节的消费品耗用量,并以本环节物资耗用水平来制定采购计划。但考虑到供应链系统内生的长鞭效应的影响,下游服务型企业的物流订单的微小偏差将在信息链向上游传递过程中产生巨幅偏差,从而导致上游消费品供应商和生产者决策的严重失误。

2.消费型逆向物流供给管理问题突出。低碳式生活方式在现代都市生活理念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低碳化运营模式亦随之向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渗透。但以逆向物流为代表的低碳物流运作模式尚未在消费型物流行业中形成主流发展趋势,部分消费型物流企业虽然建立与生活性服务企业的售后服务部门对接的退货物流服务模式,但相应的退货甄别制度尚未建立。这使得无论生活性服务企业还是消费型物流企业都无从知晓导致该项退货行为的风险诱因何在,有效治理该类退货行为的措施更无从制定。再者,部分消费性物流企业的退货流程缺乏科学性,其仓储运输、拣选配送、物流线路等逆向物流的细节设计缺乏统筹考虑,这不仅给逆向物流活动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降低了有限的退货资源的经济价值实现能力,减少了生活性服务企业和消费型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消费型物流运作机制设计问题

传统的被动补货机制制约消费型物流运作效率。生活性服务业的传统补货方式通常需在仓库现场盘点的基础上进行仓库存储数据分析,从中找寻出库存的历史消耗规律并据此来安排补货订单。这种补货方式是以存货的预先消耗为前提,从存货耗费到信息收集再到订单下达,期间耗费的实践价值为现代企业所不能承受。传统物流库存管理的被动补货机制易导致库存积压或存货短缺风险,而生活性服务业的消费群体则具有高标准追求消费活动便利性的要求,短暂的存货短缺即大幅增加消费者流失几率。由于生活性服务业的消费者需求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的函数,与时间相关的生活性物品消费需求的变动趋势具有非线性特征,使得消费型物流企业难以根据历史消费信息来对未来消费需求做出精准的稳定性预测,由此产生的消费品订单数量与实际消费数量之间差值的波动性易造成仓储积压。为此,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建立动态补货机制,以有效消除存货短缺风险所造成的消费者流失问题。

(三)消费型物流运作组织功能问题

1.消费型物流组织架构的规范化运作水平不足。生活性服务企业与消费型物流企業之间的规章制度对接是确保其业务对接的基本前提。而消费型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设计多基于本企业的管理便利性来实现,设计者缺乏对客户企业的现实需求的必要考虑,从而导致消费型企业的内部规章制度设计与客户企业的既有运行规则之间矛盾突出。从立法层面来讨论,当前我国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繁杂且相互间存在矛盾,由此产生的政出多门问题增加了消费型物流企业维系日常运行体系所需支付的制度成本。

2.消费型物流组织架构的专业化和模块化运作能力欠缺。消费型物流企业通过模块化来实现低成本供给多元化物流服务的结论是个共识,但在物流服务模块化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障碍因素有待化解。由于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权力分割所导致的部门间标准差异性,使得制定物流服务模块所需的统一的物流基础标准缺乏统一性;再者,物流活动中的仓储和运输设施与设备的设计单位众多,亦严重影响物流装备标准的统一性。消费型物流企业在行业标准设计上与生活性服务企业存在显著差异,导致消费型物流企业缺乏对生活性服务企业一线业务关键内容的必要认知,由此降低了消费型物流企业所设计的物流服务模块复用率,进而降低消费型物流企业用较低成本为客户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的能力。

服务现代都市生活性服务业的消费型物流运作架构

(一)强化消费型物流运作流程管理

1.以强化生活性服务业竞争力为导向优化正向消费型物流流程管理。生活性服务业的物流需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物流网络系统设计的高度来审视并作出全局规划。再者,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当强化在仓储设施和运储设备上的投资力度,着力打造专业化物流资产,以统一配置生活性服务业所需的物流资源,增强生活性服务企业对本企业物流服务的依赖性。运用自动化技术提升消费型物流业服务水平是增强消费型物流企业服务生活性服务企业的主流发展方向。再次,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当着力扩展增值服务,结合生活性服务企业的需要来为其提供诸如代收货款、在途货物追踪、物流关键绩效(KPI)监控等服务,以差异化物流服务来增强生活性服务企业对本企业业务需求的粘度。若要提升其服务粘度,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当具有实施例外管理的能力、持续改进服务的毅力和业务流程再造的魄力,在信息技术、专业化资产和高素质人才方面加强投入力度。

2.优化逆向消费型物流流程管理。首先,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建立退货甄别制度,有效判别诱发消费品退货问题的原因,并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中如实记录;针对诸如产品残缺、订单失误、质量缺陷、重复运输等退货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从中厘清退货职责以便完善后续追责工作,降低日后退货几率。其次,消费型逆向物流企业应健全逆向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运用计算机对退货型逆向物流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将退货行为给逆向物流系统造成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消费型物流企业应与废旧物品回收机构建立有机的业务联系,引入循环经济理念和技术来及时、高效处理退货物质,实现所退货物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利用,有效节约流通环节的资源浪费。再次,生活性服务业应当携手消费型物流企业建立逆向物流中心,以健全的消费品逆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来确保逆向物流业务流程上的退货品价值,实现链条上各环节之间的业务活动相对接,能够快速响应下游企业提出的退货需求,加快退货品的处理速度和质量,以良好的退货服务来提升生活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水平。

(二)创新消费型物流运作机制设计

1.建构供应商动态智能补货机制。针对传统物流库存管理的被动补货机制易导致库存积压或存货短缺的问题,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建立动态补货机制,以有效消除存货短缺风险所造成的消费者流失问题。供应商动态补货机制要求消费型物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搭建实时化物流信息传递渠道,以便于营造及时响应型供应链运作环境。为此,消费型物流系统建设应当以供应商为中心,以降低物流系统成本为目标,在物流系统协同运作框架下将终端消费品市场的仓储调整决策权上移到供应商处,从而让供应商可以根据下游消费品实际消费量来实时化决策货物的生产和供应量。以供应商为核心的智能化补货系统使得现代生活性服务业经由消费型物流平台与上游供应商建立起同步化运作系统,该系统在帮助下游企业实现零库存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上游企业的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

2.完善消费型物流信息系统功能以建构快速响应机制。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当与零售环节加强技术型数据联系,确保消费型物流企业的货物拣选配送数据与销售端POS系统所采集数据保持一致性。零售环节的POS系统的记账行为与销售行为同步,零售企业通过采集POS系统数据可以实时掌握卖场货架销售的品类及数量,并从中可分析出具体商品的畅销或滞销属性,为决策层优化订单和库存提供量化决策依据。搭建消费型物流企业与零售端POS系统的技术链接平台,可使消费型物流企业预先备置物流设施与设备,并结合天气、配送路线、订单截止时间等要素来及时优化物流配送方案,从而提升消费型物流系统运作的有效性。消费型物流企业将零售端POS系统所采集数据上传给上游供应商或生产商,将有助于生产商提高生产排程计划设计与终端市场需求内容的一致性,使得生产商可以将有限资金投放到最紧迫订单领域以满足最急需商品的生产需求。此举有助于提高畅销品生产量比例并降低滞销品产量比例,优化生产商资金运用效率并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三)优化消费型物流运作组织功能

1.提高消费型物流组织架构的规范化运作水平。生活性服务企业与消费型物流企业之间的业务对接需要以双方的组织架构运行规则的一致性为前提,故推进消费型物流企业组织的规划化运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从法规制度层面分析,立法机构和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从规范生活性服务業和消费型物流业市场的高度来搭建产业对接法规制度,从工商执照颁发到税率核定等方面给横跨服务业和物流业的企业提供跨产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便利性。从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层面分析,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当对服务对象所在的生活性服务细分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制定符合客户企业服务特质的规章制度。

2.提高消费型物流组织架构的专业化和模块化运作水平。专业化运作能力建设要求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当将任务分解为若干独立业务模块,以模块化分解操作的方式来提升物流任务的执行速度,并以模块化重组的方式来增强消费型物流企业适应不同类型生活性服务企业对物流配送业务的特殊要求。在设计消费型物流业务模块时,消费型物流企业应当确保各业务模块之间的相关性小和模块间的可替代性较强;为控制生活性服务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应当保证各模块之间的组合成本较低且不同模块组合成的物流产品之间的转换成本较低;消费型物流企业还应确保物流服务模块设计的标准化,用标准化来保障客户企业获取的物流服务整体质量的稳定和高效。通过实施模块化物流服务供给,消费型物流企业可用较低成本来为不同类型生活性服务企业提供差异化物流服务,同步实现物流成本管控和个性化物流服务的双重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丹竹, 郎茂祥.基于模糊聚类的物流服务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J].中国流通经济,2015(7)

2.齐秀丽,陈维健,鲍伟.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对策[J].山东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李云梅,梅欣.物流企业低碳物流评价指标构建与应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4)

4.白窦萍.突发性事件中快速消费品的应急物流[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5)

猜你喜欢
第三方物流
北京市国际物流业发展现状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