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

2017-03-09 16:51孙海哨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智能制造实现路径

孙海哨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是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的“火车头”,在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中,现代流通业已然成为我国社会商贸再生产的“神经”和“血脉”,并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阶段扮演和发挥着先导性作用。随着我国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供给侧改革的深化,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的创新模式全面到来,决定了其作为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稳步持续发展的引导性力量。因此,本文在简要分析流通、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流通在我国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并阐述了现代商贸再生产中流通创新的目标、方式以及实现路径,为我国启动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等重大智能制造项目提供了发展平台。

关键词:流通创新 现代商贸再生产 城乡商贸 实现路径 智能制造

社会大生产的全过程中,商品流通贯穿于其中多个环节。因此,社会再生产是包括了社会各生产部门、各生产要素之间的整合、集结,最终聚集在一个范围空间内的发展载体。所以,现代商贸再生产的本质内涵就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商品贸易流通过程中,各产业部门之间通过内部分工,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影响并相互制约的环节,进行不断反复的社会生产过程。其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而且能够让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在彼此相互作用下,更加适应区域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需要。

流通、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

(一)流通与现代商贸再生产

新常态阶段社会再生产的本质就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在商品流通环节的各产业部门之间也进一步强化了分工体系,并通过社会大分工直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最早经历的是以商品交换为主要生产目的的商品流通,分工就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产生并形成的。而我国新常态阶段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也与此类似,社会生产发展的目的仍旧是以交换为主,但这里的交换本质则是流通,简言之,社会再生产的过程实质就是商品流通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商品生产、商品流通、商品交换三个部分,而流通是处在最为关键的位置上,联结着生产和交换环节。

新常态阶段社会再生产的先导机制就是商贸再生产,而商贸再生产的本质就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因此,本文主要从使用价值的现代社会商贸再生产角度分析流通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全面进入并逐渐适应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变革领域逐步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新常态阶段。而社会再生产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获取的并进行有效配置的现有生产资源,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谋求到更高层次的发展,就需要以现有资源为基础,在市场上赢得并确保竞争优势。

(二)流通创新及其作用

1.新常态阶段,“创新”是我国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强化创新引领作用,才能为我国经济的中高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而针对商贸流通产业而言,流通创新是现代商贸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流通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指流通行业内各企业和产业部门相互之间进行的技术革新、管理手段策略创新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化的加工处理,提出的一种基于流通产业的新思想和新思维。总体来讲,我国新常态阶段的“流通创新”,就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高速发展过程中,各区域市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运用先进理论、管理方式及相应技术手段,进一步强化对传统商贸流通的全面改造与产能提升,既要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又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所以,“流通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构建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模式。

2.一般认为,流通创新可以有效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化解我国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市与农村流通产业的均衡发展。

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农村消费人口占到全国总消费人口的70%,农村家庭户数也占到了全国总家庭户数的68%,因此,新常态阶段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及其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巨大的,几乎容纳了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中高速持续稳定增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经济收入也在大幅度提升,更是形成了进一步刺激农村消费的效果,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新常态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一直受到“创新”瓶颈的影响,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威胁因素,尤其是农村商贸市场现存的流通产业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严重不符问题,其中包括农村流通产业的组织、业态、流通渠道结构以及经营管理方式等,其“流通创新”的发展均滞后于农村市场的现实需要,直接影响了农村消费者购买力的实现,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所以,加强商贸流通创新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必然选择。同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其关键就是要在商贸流通产业发展领域中,扭转我国农村商品贸易市场在整个城乡商贸体系中的落后地位,改变农村地区流通体系不健全的症结,理顺农村地区商业流通领域发展长期滞后的问题,彻底解决农产品的大量淤塞和流通不畅。新常态阶段,我国农村的产出农产品难以顺畅进入到城乡商贸市场当中,是造成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畅的根本原因,同时,受市场机制不健全、政府职能发挥不充分、农户获知市场经济信息十分有限等因素影响。我国广大的农村农户一直处在绝对被动的环境中,其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也都存在较大盲目性,导致并造成绝大部分的农村居民无法按照市场正常的发展规律来实施和安排生产及经营活动。所以,无论是在消费环节,还是在生产环节,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系环境下,农村流通业一直处在绝对劣势,使得城乡之间形成了全方位的差距。

因此,要想实现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就应加快对农村商品流通的创新进度,从而更为高效、快捷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模式的变革,并使流通创新与现代商贸再生产的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进而使农村商贸流通在我国整个城乡商贸流通体系中逐渐扭转不利局面,快速提升农村商貿市场在我国整个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此同时,还应进一步根据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益,不断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并刺激和带动农村消费市场。另外,在“流通创新”方面,还要借助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需要针对新常态阶段农村商品流通的现状进行适时的改革与创新,要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策略性地搭建一个发达、高效、畅通的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最终强化并实现农村地区的货畅其流。而且,在整个流通创新和转型升级过程中,还要从国家层面宏观地做到农村与城镇的协调一致和统一发展,将整个农业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与城镇有机地结合起来。

流通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作用

(一)流通是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新常态阶段,随着国际贸易增速降低、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大宗商品深度下跌等国际因素和提质增效、创新升级、消费占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等国内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的市场调节范围逐步扩大,各产业部门之间对商品市场的竞争更趋白热化,更多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相关生产要素,逐渐流向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之中。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产品生产出来后要想更好地保证产品价值的实现,肯定离不开市场需求和商品流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假若在整个商品经济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商品流通不畅,出现生产要素购置不进来、产品也销售不出去的情况,最终将造成整个商品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寸步难行。比如在上个世纪,我国计划经济的后期就曾出现过这种情况。所以确切来说,流通才是我国整个商品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也是最为活跃的环节,是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正所谓“流通活、全局活”。

(二)流通是现代商贸再生产的重要因素

流通对于我国整个商贸经济发展布局以及各产业部门结构的调整升级都具有一定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在我国市场的二元经济体系下,我国农产品流通领域无论是其发展规模还是产业经济发展速度,总体来看都处于“后劲不足”的状态,因而也就导致农村商贸体系在我国整体商贸体系中一直处在较为劣势的地位。新常态阶段,解决这一现象的根本出路还是要充分发挥流通的功能和作用,包括生產、运输、销售各个环节,最终解决商品在市场上“难卖”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限制了我国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发展。所以确切来说,流通是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也是我国现代商贸再生产的重要因素。

新常态阶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下,流通在我国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的不仅仅是桥梁和纽带功能,更重要的是“流通”已经渗透到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全过程当中,较为稳定、科学地掌控着整个商贸活动的生产规模、物流速度、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方向。所以,在全面意识到流通在现代商贸再生产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后,才能够进一步认识“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强大作用力。

新常态阶段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发展与创新

(一)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发展规模

新常态阶段,流通产业是实现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纵观近百年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许多发达地区和国家基本都走过一条极为相似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也已经步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形成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可以将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且工业化与信息化加深融合的这一时期定义为流通产业新时期。

然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水平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而言,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究其根本,还是要追溯到流通产业组织发展模式上。新常态阶段,我国的流通产业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和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升级与市场资源优化整合领域,所以,新常态阶段我国流通产业的组织发展规模偏低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化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二)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发展问题分析

新常态阶段,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是流通产业的运行机制不健全。机制不健全导致流通产业的商品交换活动组织化程度低下,不仅决定着区域内流通产业的集中度、发展程度和水平呈现为较低层次,而且决定了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经济的增长模式无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升级。第二是农村商品交易市场的流通产业滞后、市场缺位现象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缺少社会化的现代商贸物流配送中心,缺乏以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为主的多种流通渠道,缺乏对现代商贸流通各产业部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强化。

(三)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发展模式创新

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的组织发展模式应从社会商贸再生产的商品经济学角度进行创新。因此,流通产业的各生产部门应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强化区域间的合作共赢机制。在具体操作与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各区域市场的差异性,有针对性、有策略、有目的地进行,其中主要包含城市间的商贸流通、城乡间的商贸流通以及各省市地区之间的商贸流通,还包括东部、东北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商贸流通等。

同时,流通产业各生产部门可依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国内商贸市场的发展需求,通过引进或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商贸流通产业政策给予创新。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举措:一是可以大力发展物流业,尤其是第三方、第四方甚至是第五方物流。该举措的目的就是要将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坚持以物流业的发展带动整个现代商贸流通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二是可以调整流通产业空间发展布局,包括产业布局政策上的创新和产业技术政策上的创新。该举措的目的是在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下,通过选择流通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区,针对区域发展特征及其现状,制定物流产业的集中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有层次、有策略地制定城市流通网点规划。

现代商贸再生产中流通创新实现路径

(一)现代商贸再生产中流通创新的目标

现代商贸再生产中流通创新的目标,应该充分地体现出两个方面:即业态创新方面和经营管理手段创新方面。

首先,从业态创新方面来看,主要包括区域内的各种超级市场、专业店、专营店、便利店等,这些新兴的商贸流通组织,其自身具备强大的优势,比如:方便快捷、低成本服务、高新技术等。因此,这种流通业态的创新模式,可以在新常态阶段占据市场流通主体的地位。

其次,从经营管理手段创新方面来看,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流通创新应该充分开发与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积极创建电商平台,以电子技术和互联网为基础,以电子货币为基本交易手段,以实体物流为商贸载体,从而实现“中国制造+互联网”。

(二)现代商贸再生产中流通创新的方式及实现路径

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我国受到传统二元经济体制的制约影响较为久远和严重,因此,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流通创新必须要通过政府职能来实现,根据我国新常态经济的市场现状,制定并出台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以帮助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内部各行业企业迅速发展和壮大。所以,新常态阶段,我国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许多弊端以及市场缺位现象,极大部分是由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当所造成的,从而出现了新常态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尤其在农村的商贸流通领域中更为突出。基于此,本文认为,要想实现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流通创新,必须要从两个方面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第一是在税收方面,先可选择一些试点区域,实施部分商贸流通产业税收减免政策。还可对国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广大农村地区,实施商贸流通产业的补贴政策。从而使商贸流通产业的内部资金充分流通,形成技术革新和产业创新。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匮乏,可以将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和运营模式的变革、强化与民生问题相关项目进行融合,通过引进市场投资,强化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2.注重流通的輻射效应。新常态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快速持续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市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快速提高,在市场经济体制运作过程中,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对于其它产业和地区的辐射效应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明显。并且,我国城乡商贸双向流通体系不断完善,与我国城镇化发展和协调区域发展进程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因此,新常态阶段,我国在以商贸流通产业为导向机制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也要由“资源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简言之,新常态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已经开始转向扩大内需,使我国商贸流通产业的空间更加广阔,无论是农村市场还是城市市场,对于商贸流通产业而言都将具有更强的辐射效应。所以,要想实现现代商贸再生产中的流通创新,就必须要强化现代商贸流通产业对市场各产业部门的辐射效应,先可通过促进农业、工业发展来强化其生产功能。另外,对企业而言,其生存与发展几乎全部依赖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品供求关系,即企业的生存、发展主要还是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而流通产业是连接企业整个生产和消费经营管理活动的关键,所以,流通产业的创新,不但可以增强对其它产业的辐射效应,而且可以增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企业的提质增效。

3.提升新产业的市场地位。随着产业融合的加快,传统的一二三产业分类界限逐渐模糊,由此延伸出一批新产业,比如:生产性服务业因介于二三产业之间,因此被形象地称为2.5产业。新常态阶段,我国的制造业之所以大而不强,主要原因还在于创新不足,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严重偏低,现代商贸再生产做大做强的关键,就是要从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所以,全面提升新产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使之与商贸流通产业的发展相适应,是实现我国现代商贸再生产中流通创新的最佳路径。

结论

本文基于新常态阶段我国现代商贸再生产的发展过程,就流通体系的创新进行了研究与探讨,重点针对流通创新在现代商贸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方式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发展规律,通常情况下现代商贸再生产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共同构成,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这个过程中,“流通创新”作为生产和消费连接的纽带,不仅能发挥推动现代商贸再生产的作用,促使区域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得以创新,而且能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促进农村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使区域协调发展。不但是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更是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我国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李静.传统商贸流通业的供求结构特征、产业链构成与创新提升战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5(31)

2.严金才.高铁时代商贸流通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5(12)

3.丁宁,王雪峰.内部属性、域元质量与零售企业流通创新扩散——以县域中心地市场为例[J].财贸经济,2013(11)

4.荆林波.中国流通业效率实证分析和创新方向[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6)

5.丁宁,周经,丁华等.流通创新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J].经济问题探索,2013(7)

6.丁宁.流通创新与中国居民消费率提升[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3)

7.张得银,陈阿兴,丁宁等.基于使用价值的流通地位与作用研究[J].商业研究,2014(1)

猜你喜欢
智能制造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