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

2017-03-09 03:36李凯楠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几率外科手术病房

李凯楠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消毒供应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影响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

李凯楠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消毒供应中心,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000)

目的对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日~2016年8月30日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根据其十分存在切口感染进行分组,即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2组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外科手术患者的体重指数、备皮至手术时间、病房条件、切口分类、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导致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来对切口感染进行控制,更好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手术;切口感染;影响因素

手术感染是常见外科手术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15%-40%左右,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较多,加强其切口感染因素的分析,并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切口感染的控制有着积极的意义[1]。本文主要对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作分析,内容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2日~2016年8月30日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者100例,根据其十分存在切口感染进行分组,即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每组50例,2组外科手术患者均知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且感染组患者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将存在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排除。

1.2 方法

对2组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切口分类、体重指数、年龄、性别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季节、手术时间、备皮至手术时间、病房条件等。

1.3 观察指标

对2组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主要包括切口分类、体重指数、年龄、性别、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否合并糖尿病、手术季节、手术时间、备皮至手术时间、病房条件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感染组患者中,其体重指数为(30.23±3.20)kg/m2,1级切口患者5例(10.00%),2级切口患者33例(66.00%),3级切口患者12例(24.00%),多人病房患者46例(92.00%),单人病房患者4例(8.00%),备皮至手术时间为(5.23±1.20)min,手术时间为(85.23±10.25)min。

非感染组中,其体重指数为(25.61±3.28)kg/m2,1级切口患者36例(72.00%),2级切口患者8例(16.00%),3级切口患者8例(16.00%),多人病房患者31例(62.00%),单人病房患者19例(38.00%),备皮至手术时间为(2.23±0.56)min,手术时间为(63.53±8.56)min。

2组外科手术患者的体重指数、备皮至手术时间、病房条件、切口分类、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 论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备皮至手术时间、病房条件、切口分类、手术时间是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体重指数较高的外科手术患者,其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约是体重指数正常范围内患者的3倍左右。临床医疗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其合理对体重进行控制的重要性[2]。

手术切口是影响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研究中,感染组2级切口的患者数明显大于非感染组,2级切口患者主要为围产道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主要是来自其腹腔的渗液,同时消化道内的积液也会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的几率。胃肠道手术主要靠近其胃肠道远端,此部位的细菌数量较多,这样就会增加患者感染的几率[3]。

多人病房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明显高于单人病房患者,可能是多人病房的探视人数较多,且较易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从而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的几率。本文研究中,23例单人病房患者中,存在4例(17.39)出现了切口感染的情况,而77例多人病房中,存在46例(59.74%)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的情况。有研究表明,多人病房外科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是单人的2倍左右[4]。本文研究与相关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

备皮至手术时间越长,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为患者实施身体毛发剔除时,会对其上皮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从而增加了微生物的繁殖几率。

有学者表明,手术时间延长会将切口感染的几率提高至3倍左右,主要是患者的切口长时间在空气中暴漏,且随着空气流动、医护人员的走动,会将传染源的扩散程度增加,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切口渗液、空气等途径进行侵入,从而增加其切口感染的几率[5]。

综上所述,导致患者出现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患者的体重指数、病房条件、切口分类、备皮至手术时间、手术治疗时间等,临床应加强其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对切口感染进行控制。

[1] 黄晓萍,潘阳建,谭灿亮,等.切口保护套预防开放性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6):388-392.

[2] 高 尚,任艳峰,刘运喜,等.神经外科患者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3):5872-5873,5879.

[3] 王清妍,范学辉,韩月欣,等.骨科清洁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11):766-768.

[4] 蒙光义,王冬晓,卢 婷,等.外科Ⅱ类切口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1):54-58.

[5] 赵松涛,段泽敏,方庆山,等.引起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潜在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4):122-124.

本文编辑:王雨辰

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7.036.6974.01

猜你喜欢
几率外科手术病房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自行设计的可调式抬手架在手外科手术消毒中的应用效果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换病房
护理干预对骨外科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体会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