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征兵工作困境与对策的探讨

2017-03-09 08:22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参军入伍参军大学生

王 林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210048)

新时期高校征兵工作困境与对策的探讨

王 林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210048)

新时期,高校征兵工作面临着大学生参军入伍积极性不高和入伍动机功利化的困境,其原因有社会大环境负面影响、大学生自身因素、征兵宣传不够和征兵政策缺乏一定吸引力等;为解决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困境,需要做好营造尊军拥军爱军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创新征兵宣传工作思路和形式,完善和改进大学生征兵工作运行机制,拓宽大学生士兵在部队的发展空间,积极落实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各项优惠政策等方面工作。

新时期; 高校大学生; 征兵工作; 探讨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促进我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从高校大学生中征集士兵。自 2001年开展高校大学生征兵工作以来,大学生参军入伍已达数十万人,对于提升我国军队的兵员素质和促进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征兵工作的深入,新时期的高校征兵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和对待,找出解决的对策。

一、新时期高校征兵工作的困境

(一) 大学生参军入伍积极性普遍不高,当兵冷,征兵难

我们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尽管各高校武装部和地方人武部等机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高校征兵工作效果仍不太理想。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少数外,很多高校征兵工作都完成不了所规定的指标,有的甚至一直保持零的记录。同时,高校征兵工作还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特点:网上报名参军的大学生人数多,真正准备去参军的大学生人数少;民办高校大学生参军人数多,公办高校大学生参军人数少;三本和专科大学生参军人数多,一本二本尤其是211、985高校大学生参军人数少。总体来说,大学生参军入伍积极性普遍不高,当兵冷,征兵难的现象依然困扰着高校征兵工作。

(二) 大学生参军入伍动机呈现功利化,影响征兵质量

我们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参军入伍动机功利化现象严重。在所调查的对象中,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大学生参军入伍是为了保家卫国,剩下的绝大多数只是单纯地为了享受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征兵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已经远远大于参军入伍所带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献身国防、参军光荣的的爱国意识观念淡化。参军应征入伍动机呈现功利性,必然会影响所征集士兵的质量。

二、高校征兵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 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随之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注重追求‘效益’、‘实惠’等既得利益”[1],凡事都以是否能够带来利益为标准。这种价值观已经越过高校围墙,并在校园中蔓延,导致大学生参军动机功利化,对高校征兵工作产生消极影响。

另外,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和平环境中,人们爱军尚武的精神正在逐步丧失,全社会对军人和军队认可和尊敬不断弱化,军人和军队地位的不断下滑,保家卫国的兵役文化氛围日趋缺乏,“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思想依然有一定的市场。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

(二)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不良影响

身体素质下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大学生喜欢吃麦当劳、肉类、垃圾食品等高能量高热量食物,热衷于各种电子产品,沉迷于网络游戏,成为低头族、拇指族,同时又缺少足够的户外运动,导致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近视、肥胖的越来越多,在参军体检中,他们很多项目不达标。事实上,体检不过关是将很多志愿参军的大学生挡在军营之外的重要原因!

国防观念淡化。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不管家庭条件如何,他们在家里都是“众星捧月”,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这和要到部队去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势必相冲突。由于从小就“众星捧月”,他们在思想上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集体利益,更不要说去保家卫国了。同时,尽管我们从小学就开展国防教育,但是在当前的高考模式下,国防教育一直都不受重视,处于口头重视而实际应付的尴尬情况。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和当前教育体制都导致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淡化。

(三) 高校征兵工作宣传需要进一步提升

我国高校征兵工作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征兵宣传还不够完善。表现为宣传手段和形式不能与时俱进,跟不上当前大学生实际情况,出现了只管宣传不管效果的局面。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并不清楚入伍后所能够享有的种种权益,对国家所出台的征兵优惠政策不甚了解,甚至于有些大学生都不知道在学校可以参军入伍的事情。这必然会影响到高校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 征兵政策缺乏一定吸引力

“有效的政策是激励在校大学生参军人伍的一个基本条件。”[2]党和政府为征集大学生参军入伍出台了很多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也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热情。但我们在征兵工作实践中也看到很多新问题,如:相对于参军入伍的经济补偿,许多大学生更关心的是“参军入伍后能干什么、在部队里有什么发展前景”、“退役后在就业、升学方面有哪些具体优惠政策”等这些长远性和根本性问题。而国家对这些长远性和根本性问题的政策规定和执行还没有达到大学生的期望值。而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士兵在部队实际发展空间很狭窄,看不到发展的希望,他们只存在理论上的提干机会,考军校机会又非常渺茫,转士官可能性微乎其微。同时,很多地方在大学生退伍士兵安置方面不能让人满意。

总的来说,当前的征兵政策还缺乏一定吸引力,影响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

三、促进高校征兵工作顺利开展对策的探讨

高校征兵工作必须根据新时期的实际情况,牢固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加大研究征兵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 营造尊军拥军爱军的良好社会氛围

“各级地方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主流媒体的管理引导,充分发挥红色旅游景点和国防教育基地资源优势”[3],各级政府要结合一些重大节日、纪念日,充分利用报刊、横幅标语、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开展尊军拥军爱军教育,增强全民热爱军队、尊崇军人的良好社会氛围。

同时,各级政府要切实解决军人和军人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军人在转业安置、子女教育,家属就业、以及医疗、交通、卫生等方面的优先待遇能够得到落实。

通过上述措施,提高部队、军人的社会地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大学生参军入伍的积极性。

(二)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

高校要加大大学生国防教育组织领导力度,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强国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高校在“两课”教育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加国防教育内容,对国防教育任课老师进行系统性和专业性培训。任课老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尤其要注重结合时下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时事政治,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国防教育意识培养。

高校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重要作用,在入学新生和毕业生中加强国防教育,激发他们应征入伍的积极性,切实增强他们的参军入伍愿望。同时,高校可以结合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国庆、清明等各类历史纪念日和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国防意识。

(三) 做好高校征兵宣传工作

要充分认识到宣传作为从源头上鼓励大学生积极应征入伍的重要意义,按照一季征兵、全年准备的思路,改革创新宣传思路和形式,把宣传教育工作作为贯穿征兵工作始终的头等任务来抓。

高校征兵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积极全面地宣传国家征兵的优惠政策和大学生参军入伍的政治账、经济账、成长成才账。要将传统方式与现代新媒体宣传相结合,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子屏、展板、条幅 、发放征兵宣传材料、观看宣传片等传统形式,又要积极发挥 QQ 群、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体优势。可以请退役复员的大学生分享他们在部队的心得体会和思想认识,逐渐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大学生参军光荣的良好氛围和价值取向。

(四) 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高校征兵工作运行机制

“做好高校征兵工作既是驻地兵役机关的职责,也是各高校党委、行政领导的责任,既是高校武装部工作的应有之义,也需要保卫、学工等部门的共同配合,既需要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的严格把关,也需要财政、民政等部门联合为毕业入伍学生排忧解难。”[4]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征兵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公安、地方人武部、卫生等部门的各自作用,及时分解他们在征兵宣传、兵役登记、体检政审、优抚安置和学费补偿办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形成征兵工作合力。

要加大学生征兵机构建设。进一步抓好地方人武部和校武装部建设,挑选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人员参加征兵工作,切实做好国防教育、征兵宣传动员、参军体检、入伍政审、学籍保留、学费补偿代偿、退役后复学、安置等手续办理工作,为大学生参军入伍提供全程的服务。同时,加大专武干部和征兵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拓宽大学生士兵在部队的发展空间

部队要为大学生士兵发展空间做好保障。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要适当增加大学生士兵直接提干的名额,把大学生士兵作为基层领导的重要来源;适当提高大学生士兵转士官的比例;适当增加大学生士兵报考军校分配名额等。部队要确保大学生士兵能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从而吸引更多有志大学生参军入伍。

(六)积极落实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各项优惠政策

“近年来,为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国家进一步健全高校学生应征入伍的优惠政策。”[5]高校和地方政府要积极配合,切实落实到位大学生参军的各项优惠政策:确保每位参军入伍的大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学费补偿或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地方政府的相关经济补助要及时到位;大学生退役后参加各类升学考试要有一定的加分;事业单位、公务招聘时要预留一定比例的优质岗位,供大学生士兵退役安置选择等,以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应征。

[1] 林宁.对当前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的思考———以湖北某高校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6).

[2] 郭玉刚,张海玲.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对策探讨[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7).

[3] 陈长寿,徐赞军,镇瑜.征兵工作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征兵工作,2014(12).

[4] 袁伟民.积极适应新形势转变需要扎实推进高校征兵工作发展[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5] 甄晨光,邓树端.关于提高在校大学生征兵工作实效性的思考[J]. 百家论坛,2016(2).

Plight and Strategy of College Recruitment Work in the New Period

WANG Lin

(NanjingPolytechnicInstitute,NanjingJiangsu210048)

In the new period, university recruitment work is facing the plight of college students' low enthusiasm and utilitarian motive. The reasons includ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social environment, college students' own factors, inadequacy of recruitment publicity, and lack of recruitment policy. To solve the plight of college students' recruitment work, we need to create the atmosphere of respecting, supporting and caring for the military,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novate working thought and form of recruitment propaganda work, improv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 recruiting work, broaden the student soldiers' development space in the army, an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various preferential policies of recruiting college students.

The new period; college students' recruitment work; explore and analyze

2016-10-25

王林(1979-),男,安徽庐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工作,电话:15005189849。

G647

A

1671-4733(2017)01-0113-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7.01.035

猜你喜欢
参军入伍参军大学生
大学生对参军入伍的认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唐代参军戏未更名原因考
杨参军
民企“参军”需要把握的问题
大学生之歌
当代在校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影响因素初探
河北省大学生入伍激励政策与多维度评价
好男儿,参军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