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汉学研究的学科定位与比较文学教材编写

2017-03-09 12:03尹建民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汉学比较文学文学

尹建民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海外汉学研究的学科定位与比较文学教材编写

尹建民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当前,限于文化普及层面的国学热日益升温,在学术层面的海外汉学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海外汉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和教学也出现了诸多成果。海外汉学研究以对海外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反向研究为研究对象,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现有的高校比较文学教材,大都没有将其作为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纳入学科体系。海外汉学包含有对中国文学、文化观察和研究的独特的学术视野、学术思想和方法论成果,在中国文学、文化的海外流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立足于中外文化交流和对话的立场,将海外汉学研究成果纳入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对于比较文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和完善,破除“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及其文化霸权的影响,加强中国文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和自我反思,都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汉学;海外汉学研究;学科定位;比较文学教材;文化自觉;平等对话

汉学(Sinology)是指海外对中国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问,是中国文化与异质文化交流的一种学术形态,也是具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性质的一门边缘性学科。在学术界,有学者认为汉学特指源于欧洲的中国研究,包括对艺文经史等各种文献的考据训诂研究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定位于“人文学科”,而对于近代海外学者基于汉学研究而扩展的关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等近现代中国问题的“地域研究”学科称为中国学(China studies),定位于“社学科学”。两种界说不过是西方文化语境下的学术阐释的策略,区别在于研究的侧重点的差异和研究的范式变异,海外汉学侧重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与“宋学”侧重义理阐释相对的“实学”“汉学”暗合;而中国学侧重现当代政治文化。实质上,两者均是对中国文化、中国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壁垒分明的界线,故而本文本着“合同异”的原则以“汉学”统指海外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研究。由于相因成习的缘故,国人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称为国学或国故学,对应于“汉学”;前者的研究主体是指海外学者,后者的研究主体是国内学者。在厘清上述概念内涵上的歧异后,我们可以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正名”:作为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海外汉学研究以对海外中国问题和中国文化的研究进行反向研究为对象,在跨文化视域下探索中国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特点、方式及其规律,以多维的角度探讨在全球化格局中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经验和治学方法,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合作、发展。

当前,限于文化普及层面的国学热日益升温,在学术层面的海外汉学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海外汉学的翻译、介绍、研究和教学也出现了诸多成果。多所高校、科研院所成立了海外汉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举办了多次世界汉学家大会和世界中国论坛,出版了《汉学研究》《清华汉学研究》《中国学研究》《海外中国学评论》《国际汉学》《世界汉学》等学术期刊,翻译了大量重要的海外汉学著作,也出版了大量的海外汉学研究的专著和工具书;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尤其是海外汉学研究历史的总结及学术前沿问题的探讨,正在不断深入。

海外汉学是一种域外学者的学问,往往是以“他在”的立场、“他者”的视角、运用西方的话语和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研究、阐述、建构和操纵,中国是他们的研究对象和材料来源地,也是他们的理论实践的试验场,其主客体关键要素和研究路向是“海外学者→中国文化”。而作为一种回返式研究,中国的海外汉学研究的机制是“中国学者→海外汉学”,因而具备了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视阈特性,并与比较文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有很多重合、交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比较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海外汉学中,对中国语言文学的研究是其中最重要的研究目标之一,同时,这种研究也折射着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历程,其独特的文化视角、研究理论、学术方法为国学研究和比较文学等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思想理论资源和参照,不仅拓展了中国文化(文学)研究的外延,而且丰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文明和自身文化身份的认识。尽管海外汉学家对中国文化、中国问题的研究存在不同的切入点和侧重点,比如侧重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研究、比较史学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外关系研究等等,但是海外汉学固有的文化间性正是中国比较文学界的重要研究领域[1],而且海外汉学家聚合着“东学西渐”的译介者、接受者和传递者的身份,同时,他们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沟通者和对话者,他们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为比较文学学者提供了对中国文化海外流播的基本资料,他们的话语立场及其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于考察中外文学、文化的交流、对话、“互证互识”,拓展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建构中国文化的对外战略,都是极有意义和价值的。

正是由于海外汉学研究与比较文学学科在学术空间上存在着互维性、互通性、互动性的类构关系,重叠而又差异,关联而又独立,彼此渗透又相互融合,是一种类似拓扑式的“间性互生”关系,两者难以作出明确的学科分界。因而,我们当我们站在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立场上思量海外汉学研究的学科定位时,更需要保持“相对与包容,互补与创新”的基本立场,避免持学科身份各立边界、人为地切断两者之间的学科联系,避免简单地陷入“侵占地盘”“相互吞吃”认识误区,而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关注不同研究主体在异质文化活动的意义表达中呈现出来的与文学相关的属性(主要是那些言语行为的叙述和修辞特征),特别是当下在文学研究向文化扩展的趋势下,既要把握好“本科范围内研究”的世界文学相关命题的研究,又要注重把握海外汉学研究的研究动向,吸收其研究成果,促进海外汉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的“跨界融合”。因此,海外汉学研究之于比较文学,完全可以抛开自身的内在逻辑的封闭性,在平等、交融中建立自身的学科体制和学科规范,相互之间不应纠缠于研究对象的学科归属和整合问题,而应更多地关注对研究态度和方法的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学科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促进。

当下,比较文学界对海外汉学及海外汉学研究成果均给与了充分认可,或者说,在承认他性与差异的前提下将海外汉学的话语纳入了比较文学的学科体系。但是,这些成果至今还没有很好地转化为高质量的教材内容,甚至没有给予这一“分支”学科应有的地位,在成绩斐然海外汉学研究面前我们的比较文学教材更新显得有些滞后,在学科规范上显示出研究目标的“空位”和不连续性。当前国内市场占有率比较高的几部教材,如乐黛云等著《比较文学原理新编》,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的《比较文学》,陈惇、刘象愚著《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著《比较文学概论》,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教程》,孟昭毅编著的《比较文学通论》等,都没有把海外汉学研究列为专章专节处理。当然,与比较文学研究重叠交叉的海外汉学研究的许多内容,诸如“形象学研究”“主题学研究”“类型学研究“”译介学”等,在多数的比较文学教材的相关章节中或多或少有所体现,但并没有给予恰当的定位并作为主体的对象进行合理的阐述,更没有对公认的海外汉学研究的学术成果,特别是那些经典性的学术著作以及学科的历史进行系统的介绍,而更多地是依附于某种理论或者作为案例进行“独白”式的解析。这样处理,并不能充分体现“海外汉学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地位。

值得欣喜的是,高旭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比较文学实用教程》,有了开创性的突破。该书第九章专列了“国际中国学研究”,其中分设两节,内容是:

第一节 作为比较文学分支的国际中国学研究。

一、“国际中国学”与“国际中国学研究”

二、国际中国学及其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三、国际中国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

第二节 国际中国学研究案例分析

一、原典实证的研究方法

二、对研究人员的学养要求

附案例:日本近代儒学研究三闻人

可以看出,该《教程》把海外汉学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的分支,对其相关概念、学术史、研究内容、学科地位作了系统介绍,同时指出“国际中国学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研究,本身就是从异域的视野出发的,具有文化与文学比较的性质;而国际中国学研究实际上又是对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反省,是中国学者与外国学者的跨文化对话。这就使得国际中国学研究与比较文学研究,不仅在学科性质上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而且在学术观众和研究方法广也存在着相通之处。”因此,“国际中国学研究作为中国学者对海外中国学家及其对中国文化研究成果的再研究,也必须以跨文化的视角和立场,在跨文化的语境和多学科的交叉中,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展开。”[2]该教材在本章还以严绍璗先生的论文《日本近代儒学研究三闻人》作为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典型案例,通过对“原典实证”研究方法五个层面的分析,归纳出双边与多边文学文化关系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给中国学者提供启示和借鉴,并因此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效果。

将海外汉学研究纳入比较文学教材建设内容,要体现“分支”学科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在厘清海外汉学研究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系统介绍海外汉学的学术谱系,在比较文化的大背景下梳理不同国家汉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阐述其代表性的汉学家及其代表性成果;在比较文学的宏观视野中考量海外汉学研究的成果,总结海外汉学尤其是对中国文学研究的治学特点和风格,发现海外汉学独有的文化视角、独特的研究理路、新颖的研究方法和见解对比较文学产生的启示,建立比较文学学术研究的参照系;比较海外汉学与国内国学研究的文化差异,以自觉的文化意识依托本土资源与之展开良性的互动,在跨文化的对比研究中,拓宽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视域,提升汉学研究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比较文学教材“海外汉学研究”部分的编写,在接受着海外汉学话语滋养的同时,要坚持“文化自觉”和“平等对话”的原则。在考察中国文化(文学)“东学西渐”的海外传播中,要正确认识汉学在西方文化语境中的存在状态以及西方汉学家的认识观念和学术背景,既尊重文化差异,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对话和讨论,通过他者和对话来认识自我正视自我,又要坚守正确的文化立场,树立中国文化的自主意识,解构西方文化霸权对中国的影响。要倡导文化多元主义,注重不同文化间性的差异和互补,促进国内学界与海外汉学家的平等对话。同时,在不断吸收、补充海外汉学对比较文学研究拓展的最新学术成果时,应该突出文学的本位意识,尤其注重提取海外汉学以中国文学与文论为主线的研究成果,以文学传播与研究的跨国经验和事实来丰富和完善比较文学教材的编写。

[1]周发祥.国外汉学与比较文学[M].国际汉学:第七辑.大象出版社,2002.

[2]高旭东.比较文学实用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283.

G112/G648.9

A

1671-4288(2017)01-0086-03

2017-01-16

尹建民(1965-),男,山东寿光人,潍坊学院传媒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学科史、中西文学比较研究。

孙延波

猜你喜欢
汉学比较文学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概论类教材编写与话语创新
我们需要文学
比较文学视阈下高校英语专业美国文学课混合式教学探讨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介绍
杨联陞《汉学书评》出版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国际汉学》增刊征稿启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当“汉学”被缀以“主义”:汉学主义笔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