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

2017-03-09 12:03鲁秀红
潍坊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结构化图书馆用户

鲁秀红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思考

鲁秀红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当前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在改变人们的信息使用偏好与习惯,给图书馆的数据存储、信息服务、网络架构等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大数据对图书馆的影响的基础上,就图书馆如何创新服务以适应大数据环境图书馆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

大数据;图书馆服务;信息服务

当今世界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数以亿计的网络用户正持续不断地创造出海量惊人的复杂信息数据,世界已经进入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正在改变当前信息传播与利用的方式和手段,给图书馆等传统信息收藏与提供利用的核心机构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利用好大数据做好图书馆服务将是未来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大数据概述

1.1 大数据概念缘起

2007年,在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计算机科学和远程通讯委员会(NRC-CSTB)的演讲报告中计算机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JimGrey)提出了以数据密集型计算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1]2008年,《科学》杂志刊出“Big-Data: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一文,正式提出了“大数据”(Big Data)一词。[2]2011年,在易安信(EMC)举办的主题为“云计算相遇大数据”的会议上,“大数据”概念正式诞生。同年,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and Company) 发布了“Bigdata:The next frontier for innovation,competition,andproductivity”《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报告,并在报告中指出“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3]从此大数据概念开始广泛传播。

1.2 大数据概念内涵

大数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对大数据有着不同理解与定义。美国英领出版公司(O'Reilly Media)马格拉斯(Magoulas)把大数据概括性描述为:当数据的规模和性能要求成为数据管理分析系统的重要设计和决定因素时,这样的数据就被称为“大数据”。[3]根据马格拉斯的理解,界定大数据除数据规模外,数据查询与分析的复杂程度也是界定大数据的重要因素。麦肯锡公司则认为,“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的采集、存储、管理与分析能力的数据集。该定义指出,符合大数据标准的数据集大小是变化的,会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而增长,不同部门符合大数据标准的数据集大小会存在差别。[4]概括各观点,大数据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Velocity(生成快速)、Variety(模态繁多)、Volume(体量浩大)和Value(价值巨大但密度很低)。[5]

二、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挑战

1.对图书馆信息存贮的挑战

大数据环境下,信息数据量迅猛增长,数据产生的方式多种多样、范围无处不在,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产生出大量的信息数据,信息数据的结构、类型、格式、形态愈加复杂。这对图书馆应用和存储这些复杂的数据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性,其中不仅包括技术问题,也还包括社会问题。迎接这些挑战至少需要解决以下几大难题:首先,云计算的出现解决了海量数据的存储与运算,但信息安全等问题依然不能让用户缺乏足够的信任,而图书馆自身又无法充分保证大数据的安全;其次,海量数据的存储及运算能力与大数据对存储能力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这将直接决定着图书馆在大数据时代能拥有什么质量、多少数量的大数据;第三,大数据对于图书馆的数据存储范围有着极高的要求。

2.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

信息服务已经成为了当前图书馆服务的主要内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社会的到来,以互联网信息搜索、查询为基础的知识信息服务也成为了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中重要内容。但不管是简单的信息服务还是高层次的知识服务,最终都只是可归纳为是就数据而进行的服务。数据服务对图书馆服务层次提高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有了Web2.0等互动技术的推动后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有了显著提高,但交互性程度并不高,个性化、人性化服务也只是简单的以用户的结构化数据。 但大数据则要求图书馆不仅需要通过结构化数据了解用户需要什么服务,也更需要利用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 半结构化数据发现当前正在发生什么,预测和分析将来会发生什么,以便图书馆找到更好的服务策略与模式来应对未知的危机及挑战。[6]

3.对图书馆网络架构的挑战

传统的图书馆网络架构是以用户端向服务器发出请求,然后由服务器应答系统返回结果给客户的垂直网络结构。大数据时代,这种垂直网络结构的服务请求将变得越来越少,也很难适应用户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横向的水平结构请求服务。在大数据环境里,大量的异构数据存储在分布广泛、不同地域、各种类型的服务器中。当用户发出一个搜索或查询请求时,主要的运算是服务器之间的信息运算与交换,经过服务器的运算后最终将结果返回给用户。传统的网络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大数据环境下的这种信息交换应用需求。[7]而且,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数据库里的内容是非结构化的,其移动和修改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数据移动代价太高,更多的网络设备将同时访问数据中心,传统图书馆网络架构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要。

三、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

1.利用大数据开展个性化服务

在大数据时代里,传统的信息检索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用户获取信息的需求,用户首选渠道已经不再去图书馆借阅工具书,而是借助搜索引擎实现快速检索,图书馆逐步丧失了信息检索优势。[8]为适应用户的需要,图书馆必须提供更快捷准确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好大数据从海量、复杂的数据中挖掘出用户的阅读行为习惯、偏好和需求,根据分析得到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用户的喜好和习惯,以便及时调整图书馆自身的发展策略。例如,图书馆系统中保存的图书借还流通日志数据、书目查询日志数据都应被有效利用,作为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的依据。所以,图书馆应依托图书馆大数据分析用户,以用户偏好为着眼点,进行图书馆资源个性化推荐,为用户提供更高效、更准确的个性化图书馆服务。

2.运用可视化技术加强知识化服务

大数据信息环境下,阅读碎片化和功利化趋势日渐明显,用户不再满足于图书馆内相关的知识信息,用户更欢迎遍布网络的非结构化数据、短小精悍的热点评论、被加工过的知识信息产品。大数据中包含了规模庞大的重要的数据知识与信息,用户期待对其进行更深度的分析,以便更好地从中发掘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可视化技术可以实现大规模非数值型信息资源的视觉呈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能够为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一个简易方便的知识信息环境,可以实现检索过程及结果之间关系的主题可视化,并对数据库内容和时间分布进行可视化。利用信息可视化可以制作各类学科地图,映射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趋势,归纳不同知识领域的结构和特征,帮助用户从更高层面挖掘信息资源中潜在的价值资源,提高用户信息获取效率和准确度,大致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9]

3.引入智能化技术实现智慧化服务

复杂海量的大数据对信息存储、传输、挖掘、服务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与挑战,图书馆面对爆炸增长的大数据,必须引入智能化信息服务技术,否则将无法满足用户对检索技术的要求。首先,就图书馆自身来看,图书馆文献保有量越来越大,信息类型越来越复杂,更需要运用智能化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加工挖掘,以解决依靠人力无法达到的目标。其次,就图书馆用户来看,图书馆服务手段的智能化将大大提高用户的检索效率,同时智能化技术、工具、平台应用,以及社交网络、图书馆系统记录中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半结构化数据,都能为图书馆的智能化决策分析与服务提供帮助。第三,从信息知识流通来看,服务智能化能够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从而促进知识信息的智慧传播,使知识的流通与传播模式从单主体被动接收向多主体主动参与转变。[10]

[1]周晓英.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的兴起与情报学的应对[J].情报资料工作,2012( 2):5.

[2]Nature.Bigdata:Science in the Petabyte Era[ EB/OL].[2016-12-20].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5/n7209/edsumm/e080904-01.html.

[3]Bigdata: Thenextfrontier forinnova tion,competition,andproductivity[EB/OL].[ 2016-12-20].http://www.mckins ey.com/insights/busines stechnology/bigdatathe nextfrontie rfor innovation.

[4]ManyikaJ,etal.Bigdata:Thenextfrontierforinnovation,competition,and productivity[ R].McKin-seyGlobalinstitute,2011:1-3.

[5]GantzJ,Reins elD.Extractingvaluefromchaos [R].IDC iView,2011:1-12.

[6]韩翠峰.大数据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图书与情报,2012,( 5):37-40

[7]张计龙.数据驱动图书馆业务应用与服务创新.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与研究,2013( 3):1-6.

[8]吴鸣谦.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用户服务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4(9):426-429.

[9]朱静薇.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情报,2013(5):9-13.

[10]张国杰.大数据视角下图书馆服务发展走向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6):8-12.

G252.61

A

1671-4288(2017)01-0115-02

2017-01-25

鲁秀红(1967-),女,山东青州人,潍坊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孙延波

猜你喜欢
结构化图书馆用户
促进知识结构化的主题式复习初探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图书馆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