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分析
——文本要细读深究

2017-03-09 13:08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园小学刘惠茹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13期
关键词:仙桃奇石黄山

黑龙江省鹤岗市公园小学 刘惠茹

一、教学案例及分析

《黄山奇石》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以“自然风光”为主题,本文围绕黄山石的“奇”分析介绍“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等景观,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感悟到“奇”所蕴含的“趣”。按照“找奇石”到“赏奇石”,再到“赞奇石”为主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感悟,启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黄山的神奇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案例1:A、B教师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A: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风景秀丽神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带大家欣赏黄山四绝之一,黄山奇石(板书)齐读课题。

教师B:

(先放黄山风景区的课件,学生的眼前出现一座座陡峭山峰,云雾缭绕,如同仙境,迷人的飞瀑温泉,俊美的松树,令人如痴如醉),同学们(指着屏幕),这就是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你们想去看看吗?(想),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奇石》这一课,同作者一起欣赏有趣的黄山石。

[分析]

从以上两位教师的导入来看,内容基本相似,都想快速将学生带入文本,B教师就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黄山美景形象直观映入学生眼帘,让学生陶醉,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状态,而A教师平铺直叙黄山四绝,对于没有身临其境的二年级学生来说,很难进入情境。B教师显然细致研读教材和认真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来确定教学的出发点的,而且水到渠成。

案例2:A、B教师的整体感知课文环节(仅举相似的一个设计环节)

教师A: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填空:

课文具体写___、___、___、___四块奇石,简写了___、____、____等奇石,写出了奇石之多,最后一句引发了读者前去观赏奇石,游览黄山的向往。

教师B:同学们,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地方是祥写,哪些地方是略写,并说说祥写的好处?

[分析]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A教师设计比较合理,她考虑到二年级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较弱。因此出示填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内容。降低了难度,但是对优秀的学生来说,有些蔽端,优生只需找到“几块石头”的名字,无需更多地组织语言,就无法体现挑战性。因此,这个环节的设计最终是优生顺利通过,一般学生效仿,虽然也达成了解内容的目的,但失去了学生如何了解整体内容的方法指导。B教师用了“哪些地方”这一词语,学生就会从头至尾大面积看课文,然后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还要对此处理所获信息,哪是祥写,哪是略写,这一环节重点训练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最后B教师设计了一个“说说祥写”的好处,这虽有一定难度,却在语言表达上提出了较高的挑战,清晰展示了学生的思路和方法,可见,细读深究文本对学生是多么受益。

案例3:研读重点段内容环节

1.探究学习详写的四块奇石(仅举学习其中一块奇石)

教师A:

先看插图,突出仙桃石的样子,再分析比较下列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1)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了。

(2)就说“仙桃石”吧,它是山顶石盘上的一块桃形的石头。

教师B:

(1)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块石头?

(3)你们知道这块神奇的石头的来历吗?

2.指导朗读仙桃石这一自然段

教师A:

(1)找自己喜欢的奇石读一读,读出石头的神奇。

(2)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大石桃子读活呢?

(3)“飞”和“落”要重读,而且拖住气流石头就读活了。

(4)教师范读。

教师B:

(1)你们说得这么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石头的奇和美读出来(指名2、3位)

(2)评价他们谁读的好,为什么?

(3)你能比他们读得更好吗?

[分析]

AB两位教师在这两个环节的设计都各具特色,在探究学习奇石时,教师先让学生看插图课件,又相应用聚光灯重点突出这块石头,给学生形象直观感觉,更能更好理解这一段。

A教师引导学生抓“飞”“落”两个动词,理解作者运用想象的方法,本来山顶上有个大石桃子就够神奇了,这少见的大桃子又像鸟一样从天上飞下来,稳稳地落在山顶的石盘了,将本没有生命的石头写活。用抓重点字或动词的方法细读重点句,能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

教师B让学生结合看过的神话传说,如《西游记》等,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仙桃石的来历,编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等也很独特,从另一个角度诠释这块奇石。

指导朗读时,两位教师都能引导学生一次次用心走进文本,找自己喜欢的地方读,以读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黄山的秀丽、奇特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案例给我的启示

(一)语文教学是一门创造性和生成性的艺术

教师通过自己细读深究才能发现它的艺术价值。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创造,当我们在文中发现了自己熟知的趣事,发现了人生的价值,发现了某些真谛时,我们会很高兴,细读文本最终是为了上课,可见细读文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是语文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应该以读者、作者、教者的角度细读文本

如果将自己视为读者,让自己先读进去,走出来,品析词句,让文本先洗涤我们的心灵,让学生喜欢文本,就先让自己用语文教师的身份捕捉课文的魅力。再将自己视为作者,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这是语文教师最先提出的问题,然后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大脑分析文本,结合教参给出答案。最后再将自己视为教者,细致地阅读文本对文本再创造。“超越教材”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教师不仅要把文本教给儿童,还要用儿童心灵去亲近教材文本,我们必须抓住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不能用一成不变的教法由始至终,否则教学效率会很低的。

(三)要探寻学生“学”的起点

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动态生成的,我们做教师的要课前细读深究文本,备好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如去过黄山的孩子有多少),充分考虑学情,在课堂上还要敏锐地捕捉动态生成的成分,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示学生学的全过程,不断机智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学习后通过评价分析,让这一课的结束成为下一课新的起点。

猜你喜欢
仙桃奇石黄山
黄山日落
《登江阴黄山要塞》
奇石共欣赏,雅石相与识——黄岩博物馆馆藏奇石赏鉴
黄山冬之恋
仙桃归谁
植物帮之仙桃
植物帮之仙桃
奇石欣赏
奇石连环画
仙女和仙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