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研究

2017-03-09 22:01
环球市场 2017年19期
关键词:标准化标准生产

谭 沛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研究

谭 沛

广州市浩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大都是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标准制定不细致、不明确,管理标准粗犷,有效性差,导致内耗大,致使现有产品都无法做好,而且后劲不足,其结果是浪费大量的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是需要企业实施长久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去做,从细微做起,从小事小改善抓起,一步一个脚印带动大的改革大的创新,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

1 标准化改善的概念

1.1 标准化与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与国际电工委员会在2004年联合发布的ISO/ IEC指南中“标准化”定义为:是“对实际与潜在问题作出统一规定,供共同和重复使用,以在预定的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的活动”。我国国家标准GB/T20000.1-2002参考国际标准化定义修改的确切的定义:“标准化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次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和重复使用的行为规范的活动”。而标准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以指南的形式给出的定义:“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现实在预定领域内最佳次序的效益。”我国是ISO/IEC的正式成员,将上述定义修改表述为:“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次序,经协商制定,并有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化”加在名词或形容词之后,该名词或形容词就转化为动词,表示转变为某种性质或状态,如机械化、电气化、城市化、市场化、同期化、通用化等等。因此,简单的说,标准化就是围绕标准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标准是标准化活动的成果。标准化也是在人们漫长而丰富的标准化活动实践中,经过标准化工作者不断地总结,提炼、补充、修改和改进。标准化概念已被制定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

1.2 标准化改善的概念

标准化改善的概念是指持续的、有效的、具有竞争优势的形式开展标准化。改善的解释也有很多。我国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在美国Improvement单词解释为改良、改进、提高、增进或改善。其实Kaizen(改善)最初是日本企业在劳动生产管理过程中提出的一个管理概念,指逐渐、连续地增加改进,不断完善。是日本持续改进之父今井正明在《改善—日本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书中提出的,Kaizen意味着改进,涉及每一个人、每一环节的连续不断的改进;从最高的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到工人。“持续改善”是日本生产管理部门中最重要的理念,是日本企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竞争成功的关键。

2 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对策

2.1 建立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体系

生产管理(operationsmanagement)是指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为对象的管理。作为现代跨国生产企业都具备有基本的标准管理体系,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管理体系。现代企业的生产管理是对产品从部品购买、部品检查、部品入库、部品组立、成品检查、完成品入库、完成品出库、客户服务P/O分析、开发设计等部门进行规划、组织、引导与控制,运用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预定目标的全过程管理。在达到目标实施的管理过程中有三大标准化体系(生产管理方面的计划控制标准体系、技术开发方面的新规开发及设备维护标准体系、品质方面的质量环境安全标准体系)支撑企业的稳定生产、超低成本生产、创新生产方式,不断将现有的标准不适合之处加以持续改善。这就是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的基本思想,也是现代企业经营者要具备的超前理念。思想有多远,企业就会走多远。

2.2 建立标准化管理组织,开展由下往上的标准化改善活动

建立健全标准化管理组织,开展由下往上的标准化改善推进活动。首先要建立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董事长或总经理为委员长的,品质保证部门长为标准化事务局局长,其他部门长为委员的、职员和班长为成员的标准化管理组织架构,推进公司的全面标准化改善活动。其次管理层要走出办公室到第一生产现场,去观察、去了解、去发现、去分析、去解决、去组织推动标准化改善活动。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实施需要从各阶层组织确保标准化活动的执行,标准化管理体系文件的改订及作成、审查、承认管理方法,以使标准及记录管理顺利进行。

2.3 标准化改善实施步骤

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必须根据其长期发展战略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改善实施方针计划,然后将其通过组织结构由总经理,部长,课长,主管,班长自上而下层层细化分解,而逐渐形成详细的实施计划书。一个企业的目标如果是“超低成本生产,本期生产成本降低5%”,那么各部门及各层次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改变原标准生产方式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半成品在库和减少废品率来实现。如果制定了改善奖励标准制度,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那么标准化改善的效果也最大。

2.4 激励机制是标准化改善的保障

激励机制是保障了企业标准化改善活动得以实施。首先应开展“困难传票及合理化提案”奖励标准制度,每月评价一次,要求员工每月提交“困难传票及合理化提案”2件以上。从基层一线员工开始,为深入了解员工在工作上的问题点,调动员工积极参与,使现状标准作业时的问题暴露出来,及时解决存在的小问题,并使其标准化,预防了日积月累的大问题发生。其次建立半年QCD评价奖励制度。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实施,依靠的是各层次的人员参与,在确保按现状标准正常生产为前提,明确其职责范围,对主动积极开展标准化改善活动者,按不同的职位每半年给予在标准化活动方面改善的评价奖励金。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经过相关部门讨论、评价后给予采纳和不采纳的回复和解释。通过员工的积极参与来提高对标准化的认知,找到新方法为出发点,使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发现问题的水平有很大的提高。通过生产标准化改善活动,使员工标准化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就有很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也会提高。

结束语

衡量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其核心是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能力。如何提高和推进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水平,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因此研究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改善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杨志新.集装箱码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J].集装箱化,2017,01:10-13.

[2]靳志广.推进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电站管理水平[J].小水电,2016,02:25-27.

[3]王建江.浅析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J].技术与市场,2015,06:294-295.

猜你喜欢
标准化标准生产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标准化简述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一家之言:新标准将解决快递业“成长中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