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积极探索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

2017-03-10 20:59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示范县项目区示范区

2015年~2016年度我省组织实施了农财两部“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项目”,大力推广以秸秆还田为主的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综合技术,促进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结合我省生产实际,重点实施了秸秆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玉米留高茬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及增施有机肥料等技术。

该项目在梨树等22个县(市、区)实施,实施面积为110.3万亩,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其中,秸秆还田技术在梨树等8个县实施25万亩;施用秸秆腐熟剂技术在九台等7个县实施71.5万亩;施用商品有机肥技术在东辽等7个县实施13.8万亩。项目实施中深入探索了“可推广、可复制”的技术模式和运行机制。

积极探索多种秸秆还田技术模式。2016年我省加大了秸秆还田力度,实施了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翻压还田、秸秆腐熟堆沤还田和留高茬还田等4种秸秆还田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技术水平和耕作条件,因地制定示范推广不同技术模式,中部地区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和翻压还田技术,西部地区推广玉米留高茬覆膜技术,畜禽养殖区推广等秸秆堆沤腐熟还田技术。为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促进秸秆还田技术普及应用,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转变秸秆腐熟剂施用方式。2016年,我省将秸秆腐熟剂施用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相结合,与秸秆腐熟堆沤技术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出秸秆腐熟剂的效果,又解决了秸秆直接还田和秸秆腐熟堆沤的腐熟慢、有臭味等问题。

加强有机肥料产品的推广应用。施用有机肥料是提升耕地质量的有效措施,在项目实施中我省一直将有机肥料推广应用作为一项主要技术,2016年项目区共推广应用有机肥料13.8万亩,施用商品有机肥10051.765吨,补助资金690万元。有效引导了农民施用有机肥料,逐步改变农民单一施用化肥的习惯。

加强技术示范展示。项目实施中采取建设示范县、示范区、示范点和展示田的形式,加强各项技术模式展示和示范推广力度,让农民看得着,学得会。九台市为秸秆腐熟剂应用示范县,示范推广秸秆腐熟剂面积16.6万亩;梨树县建立了秸秆覆盖示范区3.5万亩,洮南市建立了玉米留高茬还田示范區5万亩,其他项目实施县(市)也都因地制宜建设了不同规模的示范区、示范点或展示田,展示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中的各项技术模式,均取得了较好效果。

项目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区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地力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得到提高;化肥利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化肥用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消纳了畜禽粪便、多余秸秆等有机废弃物,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降低农药残留,减少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有机质中的高效有益微生物与秸秆混合后大量繁殖,能抑制或杀灭土壤中的致病菌和害虫,诱导作物产生免疫抗性,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减轻作物病虫害,减少农药施用,提高和改善农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
示范县项目区示范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
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