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轮纹病在驻马店地区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2017-03-10 09:24杨艳丽禹明甫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3期
关键词:轮纹病驻马店树皮

杨艳丽,禹明甫

(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梨轮纹病在驻马店地区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杨艳丽,禹明甫

(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对驻马店全区进行果树病害普查,结果发现,梨轮纹病发生比较严重,发病率占总栽培面积的68.8%,枝干叶片和果实上的发病率达45%以上,造成树势衰弱,果品质量差,增产不增收,严重影响了果农种植梨树的积极性。为有效控制梨轮纹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梨轮纹病进行了定园、定点观察记载和综合防治,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使轮纹病的发病率由防治前的45%以上降至3.2%~2.1%。文中阐述轮纹病在枝干、叶片和果实上的症状诊断。分析病原菌的越冬部位和形态,病菌的释放和传播,枝条和果实的发育阶段与侵染的关系等梨轮纹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提出消除病原、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轮纹病的措施。

梨轮纹病;症状诊断;发病特点;综合防治;驻马店地区

梨轮纹病原菌有性时期(PhysalosporaPiri-coiaNose)属于囊菌亚门,无性时期(MacropHomakuwatsukaiHara)属半知菌亚门,又名粗皮病、烂果病,是我国梨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1,3,8],除危害梨树外,还危害苹果、海棠、花红、桃、李、杏、板栗、枣和核桃等多种果树[2,17]。驻马店是河南省小杂果重点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已发展梨树面积达8.27万 hm2。经过对全市9县和2个经济开发区的排查摸底显示,轮纹病的发病面积已达4.9万 hm2,在枝干、叶片和果实上的发病率较高,达45%以上,造成枝干上的病瘤累累,树势衰弱,产量降低,甚至个别果园在采收时基本没有好果,严重影响了果农的经济收入,挫伤了果农种植梨树的积极性。驻马店市“杂果新品种引进及无公害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课题组,在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驻马店市科技局基金资助下,于2013—2015年对驻马店地区栽培的梨园进行定园、定点防控。经过3年来的细致观察、记载和防治,掌握了梨轮纹病在驻马店地区的发生特点及发病规律,并根据轮纹病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通过防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将梨轮纹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报道如下。

1 轮纹病症状诊断

1.1 枝干上的症状

最先在当年生枝上皮孔稍微膨大和隆起,第二年春以膨大隆起的皮孔为中心开始扩大,产生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小斑点,直径约2~3 mm,并隆起成瘤状。在夏季高温期,病瘤周围失水凹陷,颜色变深,质地变硬,并停止扩展。到秋季温湿度适宜时继续扩展,造成坏死部位扩大,凹陷部位树皮表层散生出稀疏的突起小粒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当第二年春季温湿度适宜时,从分生孢子器中涌出白色的分生孢子团,使病瘤继续扩大,枝干周围病死皮的范围也在增大和加深,少数可达木质部。树上病瘤密密麻麻,随着树龄增长,病瘤和周围干死的树皮相互连接结合,极为粗糙,故称为粗皮病[4]。当轮纹病发生严重时常扩展到木质部,阻断枝干树皮上下水分、养分的输导和贮存,严重削弱树势,造成枝干枯死直至全树死亡[5,7]。

1.2 果实上的症状

该症状多发生在近成熟期和贮藏期。果实发病初期,皮孔稍许增大,皮孔周围形成褐色或黄褐色小斑点,略微凹陷,有的短时间内周围有红晕,浅层果肉稍微变褐、湿腐。病斑扩大后常发展成3种症状类型。

1.2.1 轮纹型

病斑表面形成黄褐色与深褐色相间的圆形或近圆形同心轮纹,烂果肉褐色,果酱状,外表渗出黄褐色黏液,果实烂得快,腐烂时果形不变。整个果烂完后,表面长出粒状小黑点(分生孢子器),散状排列。烂果失水后,变成黑褐色多角形僵果[6]。

1.2.2 云斑型

果面病斑形状不规整,成黄褐色与深褐色交错的云形斑纹。果肉烂的范围大,往往从里往外烂,并流出茶褐色黏液。果实烂的速度较快,整个果实在2~3d即烂完,成为一堆烂果泥。

1.2.3 硬痂型

果面病斑的原发点周围形成暗褐色硬痂,硬痂周围稍凹陷。外围病皮暗褐色,无明显同心轮纹,病斑易形成分生孢子器。在这些烂果中,有一部分是轮纹病菌引起的,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是干腐病和其他林木病害的枝枯病菌引起的症状。

1.3 叶片上症状

在调查中发现,梨轮纹病也偶尔危害叶片,在叶片上产生圆形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呈同心轮纹状,大小为0.5~1.5 cm,后期变为灰白色,上面散生黑色小粒点(分生孢子器)。叶片上病斑多时会导致提前落叶。

2 发病特点及规律

2.1 病原菌的越冬部位和形态

梨轮纹病菌主要来自枝干上病组织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器中的分生孢子。春天,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病树枝干上愈伤不好的树皮病组织中的病菌又突破周围的愈伤组织,往边缘的健康树皮上缓慢扩展。此时,在树皮上出现黄褐色至红褐色病斑,呈湿润状蔓延。进入夏季,树皮愈伤能力增强,周围被愈伤组织包围;到秋季,愈伤不好的病斑又继续扩展,直到天冷时停止,造成一年当中有春、秋季2次扩展高峰期。

2.2 病菌的释放和传播

在梨树生长期,当降雨或雾露将树皮淋湿,并保持在2~3 h 以上时,树皮病斑的分生孢子器会陆续张开顶部孔口,渗入的水分逐渐融化孢子器腔内的胶类物质,使体积增大,压力增加,将腔内的分生孢子连同融化的胶质类物质从上面孔口挤出,在分生孢子器外融化或附着在水滴中随着风雨传播。向下传播较多,横向传播距离为10 m[8、14],极少数达20 m。当雨、露停止,树皮干燥后,分生孢子器的开口逐渐收缩,最后关闭,停止向外产生病菌孢子。不同枝龄上的病斑产孢量不同,以3~6年生枝的产孢量最多。8年生枝的病斑仅有一定的产孢子能力。经调查得知,在河南驻马店地区4~11月份田间均有病菌孢子散发,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形成第一次高峰期。之后数量减少,7~8月份又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形成第二次高峰期。

2.3 枝条和果实的发育阶段与侵染的关系2.3.1 枝条的发育阶段与侵染的关系

经观察研究发现,轮纹病的侵染除需要满足病菌方面的条件外,尚需寄主处于容易被病菌侵染的发育阶段。当春天梨树的新梢长出约10d左右时,枝条的表皮上开始出现气孔,随着枝条延长生长逐渐停止和茎的次生长,表皮下面形成周皮,而气孔演变成皮孔,此时,轮纹病菌以气孔和皮孔的孔口作为门户侵入树皮组织。当枝条逐渐木质化时,树皮上的皮孔也同时逐渐木栓化,被填充组织堵塞和封严,病菌不能再侵入树皮。侵入气孔或皮孔的病菌有些在当年秋天可表现出发病症状,有些第二年春天才开始发病并表现出症状。

2.3.2 果实和叶片发育阶段与侵染的关系

经观察发现,轮纹病菌侵入果实和叶片的门户是果实和叶片上的气孔和皮孔,而侵染门户的皮孔或气孔被木栓组织封严后病菌再不能侵入。所以,从落花后10 d左右幼果果皮上开始出现气孔,至果面皮孔基本木栓化(约在采果前1个月)前和叶片幼嫩期是轮纹病菌侵染时期[ 15、16、19]。

2.4 梨轮纹病发病的其他条件2.4.1 梨轮纹病的发生与品种有关

经观察,不同的品种感染程度不同。中国梨比日本梨较抗轮纹病。中国梨品种如鸭梨、酥梨等品种发病较重,莱阳梨、苹果梨、清香梨、锦丰梨、砀山酥梨、 新西兰红梨、晚三吉、中华玉梨发病较轻,特别是清香梨和中华玉梨在驻马店未见发生梨轮纹病。另外调查发现,早熟品种发病重,中晚熟品种发病轻,特别是晚熟品种很少发病。

2.4.2 梨轮纹病的发生与栽培管理有关

树势强壮的发病弱,树势弱的发病重,土壤肥力差、黏重、排水条件差使根系发育不良的发病重,反之发病弱。树体修剪不合理,冠内光照不良,负载量重,偏施氮肥,果园与苗圃混合种植繁育,支棍树皮的处理和害虫的不及时防治等均能导致梨轮纹病的发生和蔓延[9,10,13]。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消除病原3.1.1 刮除病部或对病部直接涂药

在春季梨树萌芽至春梢停止生长期,及时刮除树体主干和大枝上的轮纹病瘤、病斑及干腐病病皮,刮到露白程度为止,随后用抗菌剂402的100倍液消毒伤口,消毒后在外涂波尔多液保护。也可不刮皮,对病瘤部位直接涂抹10%果康宝15~25倍液进行杀菌消毒。经过2~3a的药物涂抹防治后,使树皮产生诱导抗性,促进病组织翘离和脱落,最终达到病部完全愈合。

3.1.2 剪除病枝和支棍外皮集中处理

要及时剪除患轮纹病和干腐病的枯枝、干枝及轮纹病瘤较多的细弱枝。刮除为梨树开张角度和撑顶下垂结果枝所用的支棍(如梨、杨、刺槐树)树皮,待刮除树皮后再用于支撑,以免其病菌传染附近的果实。对冬剪下来的梨枝条,一定要运到距果园50m以外处堆放并烧毁[11,12,20]。

3.1.3 建立无病苗圃实施苗木检验

因轮纹病通常通过苗木传播,故新建梨园时进行苗木检验,防止病害侵入。苗圃繁育基地位置应与梨园保持较远的距离,圃地苗木生长期间进行及时喷药保护,若发现有轮纹病苗木时要及时拔除并深埋,防止苗木受病菌侵染。在苗木出圃时要进行严格检验,防止病害侵入新建梨园区。

3.2 加强栽培管理3.2.1 做好树干病虫害防治工作

梨树在生长季节易遭受小吉丁虫、天牛、梨象鼻虫、梨小食心虫等危害,所以要做好害虫的防治工作,以减少伤口,防止病菌侵入。

3.2.2 改善土壤通透性

对土层浅、土壤黏重板结的梨园,在初果期进行深翻改土;对进入盛果期的梨园,要以树干为中心向外深翻扩穴(树干周围2.5 m范围内里浅外深,最深达80 cm左右土层),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的生长发育。

3.2.3 增施有机肥

为提高土壤有机质、矿质营养和水分的贮存和供应能力,待秋季果实采收后或土壤化冻后,按照1 kg梨果施1 kg充分腐熟的猪、鸡、羊、粪或2 kg充分腐熟的优质土杂肥。采取放射状或树冠投影处的环状沟内施肥,并覆土填平。为发挥肥效,最好及时浇水。

3.2.4 果园行间种草

当草长到20~30 cm时进行刈割和覆盖。每年割2~3次,有利于冬季提高树根上面的地温和夏季降低根系范围的地温,在利于根系生长的同时又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颗粒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干旱时果园地面的浮尘,并便于雨后人工操作防治病虫。种草品种用白三叶、紫花苜蓿和苕子等豆科植物。

3.2.5 合理施肥

当前,大部分梨园有机肥施用不足,主要靠施用化肥来满足梨树生长发育的需要,结果造成树体旺长不充实,抗病能力低,所以必须科学施肥。应在梨树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同时配合施用磷、钾肥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肥。果树生长中后期,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混加其他微量元素肥。

3.2.6 培养合理树形

冬剪时,对主枝过多的树一定要疏除部分主枝,有目的地加大层间和层内距,枝组的配备要合理占用空间,对影响冠内光照的梨树进行落头开心。要充分重视夏剪,采果后,要及时剪除过密枝、挡光枝、直立枝和徒长枝,拉平外围延长枝,以保持树冠内透风透光良好,降低树冠内的空气湿度,减少树体枝条、果面结水和结露的时间,创造不利于枝干上病菌释放、传播和在果面发生的条件,从而减少果实轮纹病菌的数量及其对果实的侵染。

3.2.7 疏花、疏果

按照丰产、优质、高效益的生产要求,认真疏花疏果,达到合理留果,留单果,大量生产优质果的目的,同时还能起到防止树枝营养消耗过大、树体早衰和抗病能力降低的作用。留单果还可以减少果面的结水时间,并有利于果面喷药均匀和周到,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3.2.8 果实套袋

果实套袋是当前防治梨轮纹病最有效的方法。套袋时间:红色品种在落花后30~40 d开始,黄色和绿色品种在落花后10~15 d开始,同一园区应在一周内套完。套袋时间应在睛天上午10点开始,至下午日落前1h停止。异常高温的中午不宜套袋。

3.2.9 减少易感病品种的栽植比例

对已建园的易感病品种进行高接换种。提倡新建梨园时栽植高抗轮纹病的梨树品种,如多栽晚熟品种,少栽中熟品种,尽量不栽早熟品种。

3.3 药剂防治 3.3.1 枝干轮纹病的药剂防治

于春天梨树芽露绿前,喷洒10%果康宝100~150倍液或用0.3%树安康可湿性粉剂40~60倍液,重点喷洒3~4年生以内的细枝,喷到滴水程度,可将其上病组织中的多数病菌杀死。对于5年以上大枝上的轮纹病及病皮,直接涂抹1倍水的石硫合剂渣滓效果良好,可防止涂药部位病组织向外散布轮纹病病菌孢子。

3.3.2 果实轮纹病的药剂防治

从落花后7~10 d开始喷药防治,一直到采果前1个月停止用药,每隔10~15 d交替喷药一次。采果后根据病情适时用药,具体如下:50%多菌灵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70%国产代森锰锌600倍液,7.2%甲硫·酮(果优宝)300~400倍液,1∶2.5∶200倍式波尔多液。当果实进入着色期后,不再喷波尔多液,最好喷7.2%甲硫·酮300倍液,与上述其他有机杀菌剂交替使用,以防止波尔多液污染果实和影响着色。特别是喷施甲硫·酮可明显促进果面的光洁度,提高果实的含糖量和果实硬度,明显减少发病。在喷药时,要保证将药液均匀周到地喷布到每个果实的全部果面,才能保证每次喷药的作用和防治效果。

[1] 肖静,刘建强.无公害梨安全生产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44.

[2] 杨洪强.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全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99-400.

[3] 何开平,张俊伟,吴楚.梨轮纹病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3(6):21-25.

[4] 宋志红,潘秀芬,文昌荣.台江地区金秋梨病虫害调查与防治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1(4):50-52.

[5] 田路明,周宗山,董星光,等.梨轮纹病研究进展[J].中国果树,2013(4):74-76.

[6] 李冰,秦书行,何立新,等.梨轮纹病与梨炭疽病的区别与防治[J].农业科技通讯(果树),2010(5):234-235.

[7] 沈债,唐兴敏,党建美,等.0.3%树安康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治苹果枝干轮纹病试验初报[J].中国果树,2015(6):58-62.

[8] 李明桃.梨轮纹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J].农业灾害研究,2013(4):25-28.

[9] 贾敬贤.梨树矮化密植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158.

[10] 钟晓红.果树栽培新技术图本[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43.

[11] 刘先琴,秦仲麟,李先明,等.武汉地区梨轮纹病发生重的原因与防治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606-607.

[12] 尹颖.湖南永州梨轮纹病的调查与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2008,37(1):66-67.

[13] 张怀明.梨轮纹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J].现代园艺,2014(12):74.

[14] 翟彥霞.梨轮纹病的发生与防治[J].山西果树,2015(6):56.

[15] 康玲,郝红梅,杨振英,等.苹果轮纹病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9):188-191.

[16] 董娟华,李保华.苹果轮纹病的研究进展[J].北方果树,2009(1):1-2.

[17] 王向阳,董娟,刘家成,等.梨轮纹病测报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37-338.

[18] 龙珑,周泽科,蒋军喜.南昌市梨轮纹病病原菌鉴定[J].中国南方果树,2012,41(4):36-38.

[19] 张文彬,吴淑彬.信阳鸭梨轮纹病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技术[J].河北果树,2000(4):22-23.

[20] 岳兰菊,蒋进.砀山梨轮纹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26-227.

Morbid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of Pear Ring Rot in Zhumadian

YANG Yanli,YU Mingfu

(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Huanghuai University, Zhumadian, Henan 463000, China)

Based on the general investigation of fruit tree disea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ease of pear ring rot occurred relatively seriously, accounting for 68.8% of the total cultivated area, and the morbidity rate of leaves and fruits on the branches was more than 45%, which made trees weak, fruit quality poor and production increase without higher income,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farmers’ enthusiasm of planting pear.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and spread of pear ring rot, the observation records in the fixed garden and point and the measures of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ere taken on the disease of pear ring rot, by which, the morbidity rate was reduced from 45% to 3.2%~2.1% and the effect was comparatively significant. By analyzing the morbidity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the overwintering position and form of pathogenic bacteria, the release and spread of germ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branches and fruits and the impregnation, the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to eliminate the etiology, strengthen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utilize chemical control were carried out.

disease of pear ring rot; symptom diagnosis; morbidity characteristics;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Zhumadian;

2017-03-20.

河南省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果树病害预警技术农村信息化推广与示范(142102110028);驻马店市科学技术局基金资助项目:“杂果新品种引进及无公害丰产栽培与推广”中的部分内容(121012).

杨艳丽(1979-),女,河南驻马店人,实验师.研究方向:从事果树栽培及病虫害的教学与实验工作.

禹明甫(1986-),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10.3969/j.issn.1671-3168.2017.03.019

S750;F326.22

A

1671-3168(2017)03-0084-04

猜你喜欢
轮纹病驻马店树皮
窗下的树皮小屋
苍耳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效果
3种中药提取物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抑制作用
苹果轮纹病防治技术
咦,动物们都说爱树皮
驻马店的启示
驻马店的呼唤
浅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如何出彩——以《驻马店新闻联播》为例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