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祭祀到健身
——恩施土家族巴山舞的发展研究

2017-03-10 12:19张华江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北襄阳441053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24期
关键词:巴山土家恩施

□ 杨 勤 张华江(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从祭祀到健身
——恩施土家族巴山舞的发展研究

□ 杨 勤 张华江(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 襄阳 44105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录像分析法对恩施土家族“巴山舞”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恩施土家族“巴山舞”如何从祭祀性的“跳丧舞”走向大众健身舞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跳丧舞”及“巴山舞”的文化内涵,理清了“巴山舞”的推广价值,促进恩施土家族“巴山舞”的进一步发展。

跳丧舞 巴山舞 祭祀 健身

1、前言

恩施土家文化博大精深,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以白虎为图腾,形成巴人特有的文化和标志。土家族及其先民巴人,经过历史的演变不断繁衍生息,数以千年的历史,生活的变迁,巴人后裔保留了大量民族风俗,“巴山舞”就是其演变过程中的璀璨文化。这个由最初原始的“跳丧舞”演变而来的“巴山舞”独具一格,是恩施土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巴山舞”自形成后,通过不断交流融合,引进创新,目前已作为一种大众健身广场舞呈现在大江南北。“巴山舞”不仅仅是一支健身舞,它同时包含了土家人对生死观的敬仰和民族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情感,成为土家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土家人民不断进步,推动了土家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恩施土家族“巴山舞”。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校图书馆及互联网收集“跳丧舞”及“巴山舞”相关资料,同时查看传统土家文化书籍及恩施州志,归纳整理,形成一定研究基础。

(2)访问调查法。

到恩施州咸丰县、来凤县、宣恩县等多个巴山舞推广较为普及的县市进行调研,分析发展现状。到恩施州体育文化局、湖北民族学院、咸丰县初高中学校等单位访问相关专家、学者,记录收集相关资料。

(3)录像分析法。

通过观看恩施土家族“巴山舞”的不同时期的录像资料,分析“巴山舞”演变过程,探究其相应的发展价值。

3、结果与分析

3.1、恩施土家族祭祀性“跳丧舞”分析

(1)恩施土家族“跳丧舞”起源。

巴山舞最初起源“跳丧舞”。“跳丧舞”始称跳“撒叶尔嗬”、跳丧鼓,是土家古老民族对生死观的敬畏的表现,是一种丧葬仪式的歌舞。曾有古书《后汉书》记载巴山舞最初源于巴渝舞。数年前,巴人在面对强敌无所畏惧的精神,在数万大军前气势磅礴演绎 “巴渝舞”,一方面为了满足人们驱鬼避邪的寄托;另一方面为了鼓舞将士们气,打败敌军。实际上,巴渝舞在此次对敌伐纣战役中起了相当大作用,战役结束后武王下令将此列为宫廷舞。后来,巴渝舞逐渐演化为土家族祭祀舞,在刘向的《世本》、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人的《晋书》、杜佑的《通典》、樊绰的《蛮书》都有记载。

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唱俚歌哀词,曰丧鼓歌。”这种极具独特的祭祀歌舞,在土家族世代居民的不断继承沿袭,融汇成土家传统不朽文化。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这叫“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在亡者死去后以震撼歌舞来祭奠亡人,从而达到安慰生者的方式,同时表现了土家人对死亡的一种特殊理解。跳丧舞分别从音乐形式上、舞蹈动作上以至于歌词内容上,音乐旋律高亢激昂,舞步轻盈潇洒。跳丧是“生死乐观”的生命观,只有生前坦荡、受人尊敬的人可以享受跳丧的资格。如父母尚在而晚辈先去世,除非已有儿女抱“灵牌”,否则是不能跳丧的。这种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跳丧舞”。

(2)恩施土家族“跳丧舞”的舞蹈动作分析。

恩施土家族“跳丧舞”舞蹈是二男或四男在棺材前对舞,高潮时,少则百人,多达几百人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演唱形式是一人(掌鼓者)执鼓领唱,其他人合唱。

跳丧舞具有多种多样的特点,按不同格局、风格、内容大致可分“摇丧”、“打丧”、“哭丧”等 20多种类型。按模拟形象动作分,有“犀牛望月”、“燕儿含泥”、“古树盘根”、“猛虎下山”、“犀牛望月”、“虎抱头”、“风夹雪”、“猴子爬岩”、“狗吃月”、“狗撒尿”、“耍五巾”、“滚身子”、“幺姑筛箩”等。动作表现时身体摆动幅度大,膝盖上下起伏,胯部左右摇摆,手臂随着肢体的摆动自然舞动,呈现出身体的姿态美和曲线美。

跳丧时,锣鼓声声,鞭炮阵阵,开场时由一人击鼓而唱,提锣围棺边敲边唱,脚步和手臂与音乐合之,众舞者与歌而起,鼓声一起,歌声一唱,舞者跟随音乐绕尸而作,变换不同的舞步。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其余人唱和,此名“坐丧歌”;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另二人边跳边唱,此名“跳丧鼓”;有时四人围棺转圈,边跳边唱,此名“转丧鼓”。

(3)恩施土家族“跳丧舞”曲调分析。

跳丧舞的曲调有 “撒尔嗬”、“叫歌”、“摇丧”、“将军令”、“正宫调”、“一字词”、“节节高”、“螃蟹歌”等数十个曲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跳丧的唱腔分高腔、平调,节奏鲜明,主要是6/8拍。跳丧形式多样,歌舞结合,舞蹈成分尤为重要。舞者表演时,跟随掌鼓人的节奏、旋律不停的变换舞蹈动作。跳丧舞舞蹈风格豪迈奔放,随一人击鼓而唱,根据音乐旋律不断变换舞蹈形式与舞蹈动作,时而舞姿优美,时而潇洒奔放。

(4)恩施土家族“跳丧舞”歌词内容分析。

跳丧舞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颂赞土家先民开疆拓土、回忆民族历史的;有反映先民图腾崇拜、渔猎活动的;还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迹的,前唐后汉的历史传奇、日常的生活趣事都是歌唱的题材。跳丧舞歌词形式为四句七言,内容十分丰富,每当一首曲落,众人大唱“解忧愁噢”,从而达到安慰生者,同时表现了土家人对死亡的一种特殊理解。

3.2、恩施土家族“跳丧舞”向健身性“巴山舞”的演变

(1)“跳丧舞”传承的困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高科技技术的运用,促使中国高速地从乡土型转变为城市型,人们的传统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全球成为彼此相邻的地球村,从而造成原生态民俗体育自然发展的天然屏障被无情地打破,民俗体育文化如“跳丧舞”的地方性逐步减弱,并时刻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少年求学,青年谋生,老者减少,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以及现代知识的同化而对传承文化失去兴趣,从而造成“跳丧舞”传承的人群的逐年减少,“跳丧舞”面临失传的境地。

(2)“跳丧舞”向“巴山舞”的演变。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大力开放外交政策,中外文化不断交流融合,“迪斯科”在中国开始流行,少数民族地区如土家族也不例外,被称为“巴山舞之父”的民间舞蹈工作者覃发池,他从舞蹈工作者和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者角度,想让“跳丧舞”成为一种标志走向大众舞台,对其进行大胆的创新,编制出一套具有民族风俗特色的大众舞蹈,深受人们喜爱。从此,“巴山舞”正式走向大众。“巴山舞”打破了原始“跳丧舞”固定思维和局限性,吸取精华不断创新,通过不断改编,巴山舞结合新的艺术形式从另一方面表达了传统的文化内涵,不仅保留原始跳丧舞的传统风格,而且结合大众需求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不一样时代感。

(3)“巴山舞”创编的时代进步。

原始的“跳丧舞”受封建思想的影响,只能男人跳,所谓“女人跳丧,家破人亡”,而“巴山舞”的改变,从思想上就发生了改变,使过去只能旁观的女性进入了巴山舞的舞台;原始的“跳丧舞”只能限制于窄小的灵堂前的有限空间,平时都忌讳跳丧,否则大祸临头,而巴山舞演变为众多人聚会的一种艺术感强,风格性强,感染力强的群众性舞蹈;原始的“跳丧舞”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向下、埋头、扣胸的动作居多,而巴山舞形式上使人上身立起来,给人挺拔的感觉,自然、优美、潇洒、自豪,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原始的“跳丧舞”音乐伤感悲凉,而巴山舞保留了原始鲜明具有鼓点的节奏和地域特色的风格,结合人民大众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音乐相结合,以山歌、民歌为基础而进行编改,使音乐节奏相对明快,优美动听。巴山舞从原始的“跳丧舞”一步一步随着历史的长河而演变,从思想上、形式上、动作上和风格上等都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了土家族不可磨灭的璀璨文化,深受大众群体喜爱,一步步走上国际大众舞台。

(4)“巴山舞”发展过程中的健身娱乐价值。

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以来,健身逐步成为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健身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健身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锻炼意志力,有益身心健康。但是健身运动一定要在适度范围内,从而达到良好效果。巴山舞融入现代时代文化因素,形成一种极具特色的民族健身方式,而巴山舞以人体肩、腕、髋、膝等主要关节的活动,以走和跳为基本形式,以手臂的摆动、脖子的转动、髋部的分合等简单的动作,对全身的肌肉、关节都等到了良好的锻炼,而巴山舞以民歌、山歌为基础的曲子美妙动听,给人以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尽情的抒发情感,与优美的舞姿相结合,它是一种适合的全身性健身运动。在蒋在爽的 《土家族巴山舞练习对老年女性BMI及血脂的影响》中表明,一些患有风湿关节痛、肩周炎、颈椎病的人群通过巴山舞练习后,疼痛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和消失。巴山舞对于人们健身健体、陶冶情操起到重要作用。

(5)“巴山舞”向大众健身的推广。

人们通过对恩施土家族“巴山舞”的改编和简化,在其原有的基础上保留原始特色,加入时代风格,逐渐演变为全民健身模式,使得巴山舞不受其特殊的民族性、仪式性所束缚,从祭祀走向大众舞台,把古老的传统仪式与体育健身相融合,演变成为集体性健身舞蹈,不受人数和场地器材的限制,动作简单易学,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把巴山舞列为全国广场健身舞之一后,各地相关部门对于“巴山舞”进行大力推广,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体育健身运动巴山舞的发展不仅响应了政府全民健身的号召,丰富了大众体育形式,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4、结语

“巴山舞”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土家传统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之一,通过改编,“巴山舞”用新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传统的文化内涵,成为一种新型广场健身性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创新的成功典例。“巴山舞”通过改编与创新,突破固有思想,结合时代文化,不受外来文化冲击,向社会传达出一种传承传统文化的讯息。作为响应政府全民健身的号召,发展为体育项目的趋势,既要保持传统文化精髓,又要与当代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也必须与国家政策相对应,抓住机遇,利用新兴媒体等各种宣传手段,使“巴山舞”向世界推广,走向国际性健身大舞台。

[1]尚金霞,刘饶峰.土家族跳丧舞“撒尔嗬”的文化解读[J].武术研究,2016,(10).

[2]张逸,张梦妮.鄂西南与湘西北土家族跳丧舞比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4).

[3]邓殊婷,胡修银.鄂西土家族跳丧舞的古代哲学思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5).

[4]覃兴耀.土家族跳丧舞的体育文化学意义[J].湖北体育科技,2015,(11).

[5]牛丽丽.巴山舞的文化背景及价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6]何雪芸.巴山舞的文化特征研究[J].体育科技,2014,(10).

[7]蒋在爽.土家族巴山舞练习对老年女性BMI及血脂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11).

[8]汤立许.传统体育地域活化的路径研究——以长阳巴山舞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6).

G85

A

1006-8902-(2017)-12-ZL

猜你喜欢
巴山土家恩施
巴山送红军
巴山背二哥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巴山背二哥
巴山背儿哥
土家摔碗酒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土家美
恩施年俗——点路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