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03-10 14:03郭辉马方启任庆芹苏山峰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纤支镜占位性肺部

郭辉 马方启 任庆芹 苏山峰

·医 技·

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郭辉 马方启 任庆芹 苏山峰

目的 评价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113例经影像学检查证实存在肺部占位且经彩超检查显示清晰,但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行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将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对比,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11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3例患者因组织坏死液化未能明确病理诊断,穿刺取材阳性率97.3%(110/113);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比较,组织学诊断正确率95.6%(108/110);未见无张力性气胸、进行性血胸、咯血以及重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创伤小、病理确诊阳性率高、安全、无明显并发症等优势。

X线检查、CT检查以及支气管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肺部疾病的重要方法,但肺部组织活检依然是金标准[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肺部疾病诊断的比较成熟的方法,但是受限于支气管腔狭窄、病灶发生位置特殊等因素,难以实现肺周围型病变的组织活检。以往,超声用于肺部疾病诊断的相关研究较少,一般是采用CT定位引导下实现肺部经皮穿刺活检,但是CT设备采购费用高昂、检查费用,加之伴有辐射,穿刺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无法实现对穿刺过程的实时监测,临床应用受限[2]。近期研究结果[3-4]靠近胸壁的病灶显示,位置表浅的肺部占位性病变的彩超成像清晰,加之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能够允许进行实时动态操作,成功率较高,且并发症较少。本研究分析了我院超声科收治的113例行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科收治的113例经X线、CT等影像学方法检查证实存在肺部占位性病变但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86例,女性27例;年龄35-78岁,平均57岁;临床诊断左肺占位69例,右肺占位32例,左右肺均占位12例;病变大小2.1-7.7 cm,均为周围型。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并将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对比,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

二、穿刺方法

1 .主要仪器:采用通用电气(GE)生产的VIVID-7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以及与探头匹配的一次性自动活检针(18-21 G切割针)。

2. 术前准备:患者在穿刺前均给予胸部肺占位的常规彩超检查,观察病变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特征、与周围大血管和心脏的关系以及肺组织有无覆盖等情况。结合CT及其增强扫描结果,确定患者体位、穿刺点、进针方向以及穿刺深度。常规化验凝血功能。

3. 穿刺方法:患者根据病变位置选择合适体位,取平卧位或侧卧位或俯卧位,所选体位应注意尽量方便穿刺操作。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患者穿刺部位的对侧床上垫上软枕,以增宽进针部位肋间隙。患者需有屏气动作,使其能够配合穿刺操作,提高取材的准确性和成功率。0.5%利多卡因局部皮肤浸润麻醉,选择进针方向,进针深度,嘱患者屏气暂停呼吸,对穿刺全过程进行密切超声监视,避开肋骨、肋间神经、肋间血管、心脏、大血管及其他组织,沿超声引导线对准病灶进行穿刺,直至病灶,避开坏死组织或空洞,同时确认针尖进入病灶内部(即靶点),术者以一手拇指、食指捏住进针和皮肤接触处,固定好针尖位置之后,以另一手激发自动穿刺活检枪,反复取样2-3次,将取出的条状组织标本置入4%的甲醛溶液内保存。若所获得的取样物为液性,则涂片固定后进行病理检查。

4. 术后管理:患者在术后平卧休息2-4 h,常规监测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的术后反应,若有不适症状,则需立刻给予胸片检查,并给予对症处理。

三、观察内容

观察穿刺成功率以及取样满意情况,所获得的抽取样本为肉眼可见的条索状、鱼肉样以及实体样组织块均可视为满意的取样。比较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的差异,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 果

一、穿刺活检结果比较

11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100%,3例患者因组织坏死液化未能明确病理诊断,余110例均取材满意且明确病理诊断,穿刺取材阳性率97.3%(110/113)。活检结果与术后随访病理结果或手术结果比较,108例明确诊断,组织学诊断正确率95.6%(108/110),其恶性病变84例(包括腺癌31例、鳞癌24例、小细胞肺癌10例、未定型非小细胞肺癌5例、大细胞未分化癌4例、转移癌5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肉瘤样癌2例、恶性间皮瘤2例),良性病变24例(包括炎性病变11例、结核6例、纤维组织增生3例、间叶细胞瘤1例、血管球瘤1例、未定型良性病变2例)。

二、病理结果比较

在108例明确诊断患者中,恶性病变占77.78%(84/108),良性病变占22.22%(24/108),恶性病变的发病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χ2=25.336,P=0.000)。在84例恶性病变患者中,男性占57.14%(48/84),女性占42.86(36/84),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4,P=0.528);良性病变患者中,男性占58.33%(14/24),女性占41.67%,男性略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性病变的占位平均最大前后径为(34.1±12.1)mm,良性病变的占位平均最大前后径为(32.4±11.4)mm,两种不同病变的占位平均最大前后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三、并发症

术后见轻度并发症12例,其中气胸5例(胸部X线检查提示气胸量<20%,患者未见胸闷气促,休息2-4 h自行恢复)、痰中带血3例(给予垂体后叶素和立止血后2 d痰血消退)、发热2例(抗炎治疗3 d体温恢复正常)、胸腔少量积液2例(量少未予特殊处理)。未见气胸、血胸、咯血以及重症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讨 论

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诸多优势,有很高的确诊率,安全性和操作便利性,不仅能够明确患者肺部病变的良恶性,还可以通过病理学检查来判断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特征以及分化程度,进行病理分类,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的科学性。超声检查可以显示的肺脏、胸壁、纵隔占位性或浸润性病变等,均是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术的适应证[5],凝血功能障碍、高龄体弱、严重心肺功能衰减是该术式的相对禁忌症[6],且该术式没有绝对禁忌症,临床应用受限较小。

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术的优缺点均较为明显。其优点表现在:实时动态观察。允许术者选择最安全进针路线与最短穿刺距离,超声对病灶回声、内部血供、相邻组织情况显示清晰,可以避开重要的脏器和血管,提高了穿刺的安全性[7];其次,该术式既能够在术中进行穿刺活检,也可以在床旁进行穿刺活检,操作的便利性很高,且费用较低[8];最后,超声无放射性,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可以适用[9]。但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术的一些不足也是很难避免的:首先,该术式无法穿刺肺内、邻近肺门及部分纵隔病变[10-11];其次,对于位置较深、体积较小的病灶,超声显示效果欠佳,此时采用CT定位下穿刺活检更为合适;最后,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超声无法显示病灶,如肺气干扰、骨骼遮盖、肥胖等[12]。本研究中的3例患者虽然穿刺成功但是没有明确病理诊断,主要原因是病灶较小、位置较深、患者肥胖等原因导致取材较少。

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是当前临床上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手段,该方法可以鉴别肿物的性质,通过取样获得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加之该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费用低,体现了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穿刺对于术者的要求较高,在穿刺过程中,必须要定位准确,明确病灶与大血管、心脏的关系,注意病灶内部血供情况,术前有意识训练患者呼吸憋气等,以提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另外,2-3次取材应该在病灶的不同方向,保证取材的全面性,取材建议选择肿瘤边缘组织而应该避开肿瘤中心坏死区。在穿刺中要认真体会手感,以帮助判断是否成功穿刺病灶,刺入坏死组织或肿瘤物边界时,有突破感或落空感,而刺中肿物时,则感觉阻力明显,手感较硬。总体来说,纤支镜下超声定位穿刺活检诊断肺部占位性病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胡彦,郭清奎,杨斌,等.超声定位下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型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14,54(42):62-64.

[2] 刘玉江,钱林学,张庆,等.160例肺周围型占位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16-118.

[3] 唐建华,佘巍巍.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12,34(2):201-203.

[4] 欧广超,朱先存,左鲁生,等.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周围型肺肿块诊断的临床诊断[J].淮海医药,2012,30(5):388-390.

[5] 李云阁,李倩玉.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2(4):63-65,69.

[6] 毕建民,刘倚河,李广翠,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肺部周围型肿块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8):628-630.

[7] 戴轶,徐春明,杨伟.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周围性肿块诊断价值的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2,18(1):11-13.

[8] 张红霞,何文,成晔,等.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占位病变穿刺活检技术方法探讨[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2,9(3):221-222.

[9] 杨金焰,牛泽然.周围型肺内肿块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25例的应用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353.

[10] 魏炜,艾红,阮骊韬.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边缘性肺病变[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8(2):129-131.

[11] 刘玉江,钱林学,张庆,等.160例肺周围型占位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活检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5):116-118.

[12] 魏玺,李莹,张晟,等.超声造影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36(2):149-151.

10.3969/j.issn.1009-6663.2017.06.050

274300 山东 菏泽,单县中心医院肿瘤科一病区

2016-11-01]

猜你喜欢
纤支镜占位性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
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