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017-03-10 17:18
环球市场 2017年9期
关键词:灌溉工程滴水农田水利

刘 刚

山东省平原县水务局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刘 刚

山东省平原县水务局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效果较佳,也是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既可节约宝贵的水资源,还可保护生态环境,转变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意义重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在科学技术的引导下,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产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1、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是根据当地农作物生长情况和水文特征合理调配水资源完成灌溉,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运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匮乏的情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意义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之一,既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又可充分利用水资源,还可增强广大农民朋友的节水意识,甚至还可将那些原本无法利用的戈壁、荒漠变为绿洲,这必将是现代农业技术的重大创新。

2.1 社会效益据

统计,与传统灌溉节水相比,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提高30%-40%的节水率,可提高1倍单位水产值。以新疆阿克苏地区为例,漫灌的方式需要预先挖渠、打埂,耕地利用率最多可达到90%,而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可让耕地的利用率达到99%,且不用预先挖渠、打埂,由此可见,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有利于改变当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2.2 生态效益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有效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还可提高植被覆盖率,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土壤不会出现次生盐渍化的现象,可避免水土水肥流失,若及时追加土壤改良所需肥料,还可提高土壤肥力及水分生产力,生态效益明显。

2.3 经济效益

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省工、省肥、节水。据统计,若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那么每人可同时管理60~80亩土地;而采用传统灌溉方式,每人最多可同时管理30亩土地。与漫灌相比,滴灌可节水40%~70%;与喷灌相比,滴灌可节水20~30%。

3、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3.1 节水灌溉技术要合理选择

3.1.1 滴水灌溉。滴水灌溉是将滴头安装在毛管(即:末级管道)上,或者采用滴灌带来将水流压为水滴状的细小水流,以此来对土壤进行湿润、灌溉。滴水灌溉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地下滴灌和地表滴灌。地下滴灌是指将灌水器与毛管埋入地面以下30-40cm处,地表滴灌是指在地面上同时放置灌水器与毛管,滴水灌溉的流量为每小时0.8-12L。滴水灌溉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滴水器,需要满足以下2个要求:(1)滴水器的出水口流量可控制在每小时2~8升,滴头直径小于2毫米。在制造滴水器流道过程中,对于其制造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即便流道差异较小,也会影响到滴水器的出流能力。(2)为了让滴头部位的流量较小,而压力损失较大,务必要对水流通道断面尺寸较小限制,要将其最小尺寸控制在0.3~1.0毫米。

3.1.2 低压管灌。低压管灌是指将传统的明渠输水方式用低压管道来予以代替。由于管道内不会有太高的水压力,所以,可采用低压管道,能够让单位施工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低压管灌主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点:(1)低压管灌的一次性投资较低,可让农业生产的成本降低。与此同时,低压管灌可让轮灌周期大幅度缩短,可让农民的经济收成得以提高。(2)低压管灌可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节约用水,除此之外,还可让灌溉面积增加,实现增产增收。(3)低压管灌将传统的明渠输水方式用低压管道来予以代替,可减少渠道占地,越降低2%~3%,可节约农田用地,进而增加农产量。(4)低压管灌可降低抽水量,进而节约用电,可让用电量降低20%~30%。

3.1.3 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虽然一次灌溉时间较长,且灌水流量较小,但灌溉水量可控,也能够将养分、水分等输送至作物根部。与此同时,微灌技术既有利于提高水资源的有利用率,又可节约水资源,还可改善土壤结构,作用较为明显。

3.2 完善农业节水灌溉的制度保障

(1)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农民用水管水组织。让农民自愿选择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节水灌溉技术;在节水灌溉工程的投资上,应该采取政府扶助支持,建立节水灌溉专项资金,农民对不在政府计划内的灌溉区域自主投资;从管理和产权上看,凡是能将工程产权落实到户的,通过农户独有或规范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将产权明晰到个体农户。灌区农民要通过成立灌溉用水协会,参与灌区制度改革和管理运行,增强灌区管理的透明度,让农民交明白水费。(2)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灌溉发展计划。要进一步完善土地产权制度,保持现有土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农民对节水灌溉工程投入的积极性。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灌溉发展计划,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管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技术。

3.3 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

节水灌溉工程需求的资金大,技术水平高,一些农村地区比较贫穷,技术落后,没有能力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因此国家应该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力度,对于比较贫穷的农村地区,应该予以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扶持农民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从而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另外,政府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转变农民传统观念,让农民真正认识到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调整传统种植结构,充分发挥出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总之,高效、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传统的耕作模式进行了较大的改变,既可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又可促进农作物生长,还可提高灌溉效率,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1]吕晓丛,赵金山.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5,24:58.

[2]黄永福.浅论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思路及运行管理[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4:112+115.

[3]韩殿超.浅谈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J].民营科技,2015,03:207.

猜你喜欢
灌溉工程滴水农田水利
论述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的要点
灵渠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程
新时期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研究
有趣的滴水实验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中国再添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
小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