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市场营销实训基地建设构想
——基于山西省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017-03-10 17:18武浩婕
环球市场 2017年9期
关键词: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应用型

武浩婕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市场营销实训基地建设构想
——基于山西省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武浩婕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现代电子营销实训基地建设的构想是在全面调研和整合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在考虑山西省大多数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及相关学科的一般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的基础上,围绕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在互联网+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整合现有实训资源,“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建设 3大实训室,满足教学活动开展,深度锻炼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项工作技能。

互联网+;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实训基地

1.建设背景

随着互联网+时代背影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和深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竞争愈加激烈,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政府及学校已意识到,实践教学才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国家对职业教育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尤为关注,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山西市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山西省内传统企业以及新兴企业逐步开拓自己的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互联网的应用领域以及企业数量规模日益发展壮大,对提升现代服务业、拉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市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支柱行业。

2.建设目标

2.1 总体目标

通过本文实训基地建设构想的落实,充分落实“互联网+”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应用,着力推进学生市场营销核心岗位技能的锻炼,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创造学生充足的就业、创业环境,把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服务区域发展能力突出的高职院校,最终把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具有示范、引领、带动、特色鲜明的高素质、综合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基地,把学校打造成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职业院校。

3.建设思路

以培养适应产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立足山西区域经济,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端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构建高技能人才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综合实训项目,重点建设“互联网+网络营销工作室”、“互联网+项目孵化工作室”、商务洽谈工作室 3大工作室,使整个实训环境和平台形成闭环。

4.建设内容

4.1 “互联网+网络营销”工作室

在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网络营销,而网络营销因为其特性导致网络营销的教学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让学生掌握技能、实践技能,而是需要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因此,网络营销实训室引入网络营销核心能力培养平台。

网络营销核心能力培养平台是一款以训练学生网络营销能力为目的的在线学习交流平台,该平台能够提供教师与学生双向沟通的桥梁,学生可以通过“知”、“悟”、“用”的方式在平台上学习与评测八项网络营销专项能力,最终完成网络营销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评估,并且,在掌握网络营销技能后,学生还可通过该平台参加能力秀大赛。

4.2 互联网+“综合项目孵化“工作室

按照现代化企业布局设计,可实现办公、管理、会议、接待、阅读、高速上网、休闲、文印等功能,以满足合作企业的办公和项目运营需要,实现深度校企合作的目标。

办公:作为项目孵化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场所,是个人能力发挥、团队协调合作的重要生产空间。办公区以开放式办公环境,为在校学生、社会人员及创业者提供项目(代)运营和创业提供空间。

管理模式:根据企业一体化运作模式设置管理功能,主要进行战略管理、运营计划和目标管理与监督工作,教师和行业企业专家可参与进来对运营项目和业务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整体运营健康发展。

4.3 商务洽谈室

商务洽谈室是满足企业项目孵化、休闲、项目会议及洽谈、接待的需要。平时,可以用于企业孵化项目组的会议室,也可作为学生情景教学中的工具。为企业孵化项目组提供日常会晤的场所,并且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可身临其境的感受企业氛围,激发学生对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的兴趣。

5.预期效果

5.1 校企融合、就业导向,满足了专业实训教学需求

遵循“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产学结合”的发展思路,从学校实训建设一体化设计,将现有的校内实训室进行完善和升级,不断扩大和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满足了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突出了实践教学以及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切实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5.2 产学融合、职业体验,满足了创新创业实践需求

重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加强“企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打造运营与项目孵化平台,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打造企业化运作模式,承接当地企业与校园真实项目,深度锻炼学生行业、电商企业岗位所需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风险意识、决策意识,全面提高市场营销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及社会人员尽快适应企业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5.3 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满足了社会化人才培养需求

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利用本专业的资源优势及学校专业建设成果,面对不同行业及群体,广泛开展社会化技能培训、电子商务认证培训、岗位培训任务、院校师资培训、项目运营、电子商务项目咨询、电子商务活动承接、电子商务行业专家会议及讲座等,拓展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满足社会化人才培养需求。

[1]段磊,杨奕,樊伟编著.企业大学最佳实践与建设方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2:4-5.

[2]张竞.企业大学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8:125-155.

[3]王成,王玥,陈澄波.从培训到学习——人才培养和企业大学的中国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梅洁:定位企业大学的价值[J].中国远程教育,2012,3:8-9.

[5]刘建平,刘宏泉,张巧伟.中小型企业与高职院校合办企业大学的可行性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4:269-270.

[6]陈文沛.美国企业大学的办学经验自议[J].职教通讯,2014,4:39-42.

猜你喜欢
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三只松鼠”网络营销模式分析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校园网络营销探究
汽车行业如何“玩转”网络营销——以宝马MINI PEACEMAN为例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