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黄杨木雕与乐清黄杨木雕的比较研究

2017-03-11 11:36陈静静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808
大众文艺 2017年13期
关键词:黄杨乐清海派

陈静静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01808)

海派黄杨木雕与乐清黄杨木雕的比较研究

陈静静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201808)

木雕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黄杨木雕是木雕艺术中的重要艺术门类,因其所用材料而得名。黄杨色彩黄亮、木质光洁、硬度适中,适合雕刻。历史悠久的乐清黄杨木雕与年轻的海派黄杨木雕,虽然在地缘上比较接近,所用材料也相同,但是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形成了既相似又各具特色的木雕艺术。本文对两者从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对两者的深入的了解。

海派黄杨木雕;乐清黄杨木雕;比较

本文系2017学院科研创新团队项目《海派非遗创新传承研究团队》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 2017NHKY05

一、历史悠久与中西合璧

乐清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清道光年间乐清柳市艺人叶承荣就已经用黄杨木雕刻佛像。晚清的朱子常为乐清黄杨木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先随塑佛艺人潘雨庭学习泥塑、雕花及龙档木雕技艺,后将多种技艺相结合,选用黄杨木,创作了代表作《济癫和尚》《捉迷藏》等,作品多次在国际展览中获奖,自此乐清黄杨木雕在木雕工艺品类中崭露头角。当地一批擅长龙档等木雕雕刻的艺人也逐渐转行从事黄杨木雕作品的创作,伴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加、作品不断丰富、风格逐渐确立,清末乐清黄杨木雕已发展成以精雕细刻为特色的独立的手工艺品种。自此之后的百余年中,乐清黄杨木雕又涌现了一批批的手工艺人,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在题材、技法、材料等方面探索和创新,造就了当前乐清黄杨木雕的辉煌。

相比较乐清黄杨木雕的悠久历史,海派黄杨木雕是一门年轻的手艺。创始人徐宝庆先生也是浙江人,上世纪20年代,7岁的他进入上海徐家汇天主教会举办的土山湾孤儿工艺院,在这里,他跟随日本美术家田中德修士学习素描,受西班牙雕刻家那勃斯嘎斯指导学习西方雕塑,也受到了浙江木雕师傅的指点。在学艺创作的过程中,他将中国传统木雕技艺与西方素描、雕塑相结合、融会贯通,开创了中西合璧的海派黄杨木雕风格。上世纪五十年代后,徐宝庆带教了一批徒弟,其弟子也陆续带徒传艺,最终形成了海派黄杨木雕的一脉。

二、相似的工具造就不同的艺术风格

传统手工艺中,工具的选择和材料的特性息息相关,相同的材质往往在工具上有一定的相通性,乐清和海派黄杨木雕的工具就是如此。乐清黄杨木雕最常用的为翁管凿子和长柄凿子。凿头为钢、凿身为铁,钢和铁嵌在一起,因打制工匠技术高超,几乎看不出拼接线,再将刀身尾部的铁敲打成片后弯成管状,将木柄插入铁管中制成。这种凿子在当地市场上就能买到,根据刀口形状的不同,有平刀、斜刀、三角刀和圆刀之分,每种刀头又有大小尺寸之分,大的刀头有5~6厘米宽,小的刀头宽仅3~4毫米。长柄凿比平常凿子的木柄长,方便木雕师傅雕刻的时候借助肩部力量顶刀,是乐清独特的木雕工具。

海派黄杨木雕也用翁管凿子,但是只用其出粗坯,细雕则用中碳钢丝做的雕刻刀。雕刻刀需要师傅自己动手磨制,将钢丝烧红、敲平,先用砂轮或什锦锉锉出刀口,再用磨刀石磨出锋口,通常每个师傅有5、60把刀。因自己做的雕刻刀用起来更得心应手,所以水平高的海派黄杨木雕师傅也是做工具的能手。雕刻刀的品种比翁管凿子要多,除了平刀、斜刀、圆刀、三角刀外,还有月剜刀,这是海派黄杨木雕的创始人徐宝庆所创。月剜刀分两种,平月剜刀和斜月剜刀,刀的两边是圆弧形,综合了平刀和圆刀的优点,用起来不伤两边木头。虽然乐清与海派黄杨木雕的工具略有不同,但是不同刀具的使用并不影响木雕效果,师傅们经过多年的练习,通过对工具的熟练使用,都可以达到高超的雕刻效果。

三、以小拼大与以小见大

黄杨木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据《本草纲目》记载:“黄杨性难长,岁仅长一寸,遇闰则反退。”一般直径10cm以上的雕刻用料,需要几十年乃至百年才能长成。因此单独的黄杨木料仅适合做小件的工艺品。

乐清黄杨木雕在风格确立初期也是单一的人物造型为主,以朱子常为代表的手工艺人的早期作品也都是小型的观赏品和摆设。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了拼雕工艺,既包括将木料拼贴成整块再雕,也可以将雕好的各部分拼在一起。拼贴所用粘合剂最初是用水熬黄鱼膏制成的胶,现在多用化工胶。拼接时将粘贴面磨光磨平,用胶粘上,注重黄杨木的纤维走势、纹理发展,拼接纹路难以察觉,非常牢固精巧。经过拼接的黄杨木可以雕刻的范围大大增加,品种更加多样,不但可以制作小的摆件、手把件,也可以制作大型的摆件、群雕、屏风等。这种对材料的充分利用,丰富了黄杨木雕的创作题材和品种。

海派黄杨木雕也是圆雕,但是都选取整块木料,不拼接,将材料尽量用足、用满。黄杨木的生长有丝缕走势,顺着丝缕的雕刻叫竖做,横着切断丝缕的雕刻叫横做。海派黄杨木雕单独个体的圆雕多为竖做,遇到群雕题材时多为横做。竖做是顺势,相比较容易,横做的时候要小心用力,避免木头爆掉。在雕刻的同时通过设计,利用好材料的走势,尤其是规划好人物的姿势与动向,引导着观者的视觉向外扩张,使其产生作品体积像外扩展的视觉效果,所谓以小见大,这是海派黄杨木雕典型的艺术风格。

四、多样化的产业发展与日渐衰落

乐清黄杨木雕自朱子常后,随着从事工匠的增多,师承的变迁,风格逐渐多样化。上世纪50年代以来,乐清黄杨木雕涌现了一批以王风祚为代表雕工卓越的艺人,包括叶润周、叶一舟、王笃材等。80年代后,乐清黄杨木雕再创辉煌,人才辈出,从业人员增多。当前乐清黄杨木雕形成了多层次差别化的发展,家庭小作坊生产同质化的价廉的旅游工艺品,造型重复不甚考究;工艺大师则设计制作艺术品,具有浓郁的个人艺术风格。这两者所销售的作品虽然在创作主题上有一定程度的共通性,但是在作品艺术价值、销售对象、销售场所、价格上有明确的区分,满足不同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再加上当地有配套的木材与设备供应商,多方面保障着木雕产业持续发展。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是海派黄杨木雕的辉煌发展时期,徐宝庆带领其弟子们创作了一批经典作品,多次参加地方性、全国性的工艺美术展览并获奖,也作为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要商品。70、80年代多以广交会、展销会、参加国内组织的国外展览等形式销售,作品多被个人或当地博物馆收藏。80年代中后期,海派黄杨木雕由于制作人工成本高、每件作品都要新设计不重复导致工时长以及外部经济发展的冲击,生产逐渐萎缩。相较于同时期乐清黄杨木雕的人才辈出,海派黄杨木雕逐渐衰落,年龄大的一批老艺人相继退休,许多年轻工艺师则转行或从事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目前上海仍然从事黄杨木雕的人寥寥无几。2014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开设了黄杨木雕工作室,聘请了徐宝庆的大弟子侯志飞带徒传艺,迄今为止招收了4名学生,是海派黄杨木雕的年轻一代,但是由于缺乏市场需求和行业产业的支撑,未来海派黄杨木雕的发展仍然不容乐观。

五、传统人物与现实生活

工艺美术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受创始人影响较深,并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发展,最终确立其独特风格。不论是海派黄杨木雕还是乐清黄杨木雕,最常见的创作题材都是人物。乐清黄杨木雕作为传统木雕工艺,其题材以多以传统人物为主,常见的如菩萨、罗汉、佛像、仕女、老寿星等宗教和历史故事题材。早期代表人物朱子常具有传统泥塑人物的造型基础,其作品线条流畅,关注传统人物的个性特征。此后的一批手工艺人,不断创新,扩大雕刻题材,陆续出现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也包括一批以木材造型为本的艺术作品,形成以传统题材为主,又多人多样的民间艺术风格。创作群体的扩大,丰富的创作手法,突破了早期乐清黄杨木雕单一的人物造型形式,丰富了其木雕艺术的内涵。

与乐清黄杨木雕不同,海派黄杨木雕自风格确立以后,便以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主,间或以传统人物反映现实生活。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由于创始人徐宝庆先生受过素描绘画的训练,作品人物写实性强,注重解剖比例,对个体的结构要求高,在注重写实的同时,又把握了该类人物的特色,将人物性格融入其中。海派黄杨木雕最代表性的题材是儿童,形式来源于生活,多姿多样,可以是读书、唱歌、听故事,抑或玩耍。在对儿童的刻画上,除了把握身体结构比例外,比如身高与头长的比例、肚子要鼓、鼻子略短、脑袋略大、以及运动时肌肉的走势,还善于捕捉儿童的表情及气势。不同作品中的儿童,都体现出真实生活的场景,听故事的投入、骑牛的悠闲、跳马的紧张;配上或紧张、或好奇、或开心、或愤怒的表情,整体效果真实、活泼又富有童趣。

六、相同的工艺流程与不同的工艺技法

乐清黄杨木雕与海派黄杨木雕两者都以圆雕为主,工艺流程类似,主要包括设计图稿、做泥稿、出粗坯、细坯、修光、上蜡等,技法主要是锯、敲、雕。乐清黄杨木雕在发展过程中,手艺人们发挥个人聪明才智,深入挖掘材料的特性,借鉴其他工艺门类的工艺,创造了多种新的雕刻技法。比如借鉴牙雕的镂空技法,由此衍生的镂雕,将黄杨木进行拼接,发展出了拼雕。还有以高公博大师为代表性的劈雕以及根雕作品,不同于传统的雕刻技法,劈雕着眼于黄杨木纹理之美,根雕更关注根本身的自然之美。从较为单一的技法发展为多样化的技法,不仅关注工巧,更注重材质美。除了运用手雕,也借用肩膀的力量,顶长柄凿子出粗坯,近年来也引入现代化的打坯机器。随着产业的扩大,有的也采取流水线的做法,工匠各负责一道工序,制作速度大大提高。

与乐清黄杨木雕不断发展的多样技艺相比,而海派黄杨木雕则更加恪守传统,坚持圆雕,出粗坯的敲和锯和乐清相同,在细刻上,海派黄杨木雕的手势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握木坯,右手握住刀柄,手心向上,刀头向下挖向上挑;拿木坯的左手要避开刀的前进方向。第二种是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刀柄,中指抵住刀身,刀头往前铲。同时左手的拇指要从刀前抵住刀头,防止用力大了滑出去。讲究工匠一人全程掌握,从设计到出坯、从细雕到打磨,制作速度慢,对工匠工艺的要求高。

七、结语

乐清黄杨木雕与海派黄杨木雕作为中国木雕工艺的两个典型代表,在雕刻工具、创作题材、风格特色及工艺等方面既有一定的相通性又独具特色。体现出独特的形式美、材质美、工艺美,是工艺美术工巧材美的体现。

[1]高公博.黄杨木雕的艺术之美[J].公关世界,2015(9).

[2]丁辉.巧夺天工的海派黄杨木雕[J].创意设计源,2012(04).

[3]张书舟,王琪.乐清黄杨木雕的雕刻艺术[J].中国城市经济,2010(09).

[4]张丁.黄杨木雕溯源[J].收藏界,2008(05).

[5]王笃芳.不朽的温州民间艺术——黄杨木雕[J].浙江工艺美术,2001(01).

猜你喜欢
黄杨乐清海派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夜渡
《初心往事——乐清革命故事选》出版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路画廊落户恒大古玩城 浦东打造“新海派”画廊创意集聚区
黄杨木雕创作特点浅析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美丽乐清”全国摄影大展入围作品选登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