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前列提纲的实践探索

2017-03-11 04:59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柳坪小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8期
关键词:白杨习作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蓝桥镇柳坪小学 周 静

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本次研究的目标主要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希望在不断的实践探索指导下,能加强学生写作训练,并保证学生养成写作前先列提纲的好习惯,为其写作提供一个指引的航标和清晰的思路。通过引领学生多观察,多练,多写,希望学生能大胆写出具有新颖性且贴近自身想法,对习作有指导意义的提纲,从而促进学生喜欢作文,善写作文,同时在学校形成浓厚的作文提纲教学教研氛围,寻找更适合提高作文教学的途径。

二、列提纲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一)审题并确定习作的中心

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整个提纲的灵魂,中心不明确,列提纲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事情了。

遇到一个题目,我们首先找出限制词、中心词,考虑题目要求、限制的范围,即审清题意,然后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把要表达的中心写出来,就完成了列作文提纲的第一步。

有些作文题目,本身已明显地点出了要表达的中心,我们只要弄清楚它的限制词和中心词,就可以确定出文章要表达的中心了。

另外,有一些作文题,只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如时间、地点,或者人物和事件……。对这类题目,先弄清限制的词语,然后按限制范围的要求,确定出自己要表达的中心。

(二)围绕中心进行选材

列作文提纲的第二步,就是要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并写下来。选择材料时,要选择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这样感染力才会强烈。

(三)明确中心,布置前后写作顺序和主次

安排材料顺序常见的方法有三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按空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按事情的几个方面排列。一般来说,记事的文章多按时间顺序列;写景、状物 (建筑物之类)多按空间顺序列;写人(几方面品质、性格)和抒情的文章,多按事情的几个方面来列。但选用哪种方法列提纲,还要根据文章的中心和文章的具体 内容写法来决定。

例,《一件感人的事》

开头:放暑假了,因为最近我的家人都不在,所以爸爸妈妈让我到西安姐姐家去玩,我开始不想去,可是因为家里没人我就同意去了。那天,我收拾好东西,姐姐在车站接我,终于接到了,我们很开心。有一天,姐姐要带我出去玩,我开心极了,玩着玩着,要下雨了,我们赶紧往回赶,路上她说想去上厕所,就让我在外面等她,等着等着下雨了,她好半天都不出来。

经过:我在等她的过程中看到了一阵风我一辆自行车刮倒了,于是起了连锁反应,一大排车子都倒了。只见一位叔叔看见了,立马过去扶,不一会儿,来了好多人扶,可见世上还是好人多的。

结尾:这件事感动了我,我应该向好人学习。

此范文中,材料选择很新颖,是想通过写一次雨中扶车的场景来感动自己,感动读者的,但却没有抓住重点,将开头原因赘述太多,经过也没有抓住当时扶车人的动作和神态以及语言进行详细描述,结尾更没有点明中心,反倒觉得此次习作是让人学习乐于助人的,冲淡了发自内心的触动这一中心,详略安排失当,本来一篇有创意的文章,真令人可惜。可见,详略安排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进行修改:开头原因一笔带过;中间经过部分写详细,尤其是抓住这位叔叔扶车时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写出他冒着大雨将一辆辆车子扶起来,自己被雨淋得浑身湿透了还浑然不觉;结尾用两三句话点明中心。这样就好了。

刚开始,学生习作抓不住重点,总是详略安排失当,经过此番训练,基本能抓住重点进行详细叙述,也知道怎样才能更突显中心了。

三、阶段总结,进行再认识、再实践

经过努力,我针对全校学生习作底子薄弱这一现象,总结出了适合学生的三段式提纲,即:开头、经过、结尾。并要求学生在列提纲时,简单的开头和结尾可直接写在提纲上,经过要写详细具体,这样在写作时就可以对着提纲进行扩展,以此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也一直采用这一方法,并在这一基础上要求学生每周积累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对列提纲也是有好处的。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我们开办了“黄金阅读十分钟”活动,抽中午午自习十分钟的时间,让每位学生轮流选择自己喜欢的美文,在班级里进行范读,分享。学生基本养成了这个范读好习惯,并开拓了眼界,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许多学生习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掌握列提纲方法,在练习中加以巩固

在探索实施过程中,除了养成习作前列提纲的习惯外,针对本校学生语言概括能力不强这一现象,我还要求学生们准备一个提纲本,就学过的精读课文专门练习写提纲,这样不仅对作者的思路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还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从课文中认识到列提纲的重要性,并学习怎样列提纲。

在这期间,刚开始学生们列的提纲非常简单,有时跟习作还没有一点联系,更没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后来老师要求学生将提纲写具体,这样一来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

例,《白杨》提纲

开头:介绍了大戈壁的环境,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经过:一位旅客正望着飞过的一些“卫士”出神,大儿子跟小女儿开始为外面的白杨树争论起来,他们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沉思。大儿子问爸爸,为什么那些树那么直,爸爸借此告诉孩子们,那是白杨树,并介绍了白杨树高大挺拔,坚强不屈,生命力强的特点。其实爸爸也在表白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白杨一样建设边疆的心。

结尾:爸爸看到了外面的小白杨正迎着风沙茁壮成长,仿佛看到了孩子们跟白杨一样,坚强的扎根在边疆,建设边疆,于是他的嘴角浮起了一丝微笑。

在列这篇课文的提纲过程中,学生们对这一课的理解更深刻了,所以能在结尾将爸爸浮起一丝微笑的原因也呈现出来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了如何抓住中心进行概括,这篇课文的中心除了要掌握白杨的特征之外,就是要懂得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心。无论怎样,学生都按照自己的理解跟不同的方式将这篇课文的提纲列出来了,完成之后他们也在实践中明白了提纲就是习作的思路和脉络这一道理。

总之,让学生养成习作前列提纲的好习惯,不仅使学生不再害怕写作文,而且让学生能在习作前先将整个思路整理清楚,并在整理过程中,详略安排得当,突显中心,大部分学生都能写出详细的提纲,再将习作一气呵成。提纲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此训练中,认识到了列提纲的必要性。

猜你喜欢
白杨习作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白杨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我是一棵深秋的白杨
快乐劳动节
习作展示
白杨 西部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