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的疗效

2017-03-11 10:32马怀荣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百分比炮制病患

马怀荣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医院, 山东 菏泽 274100)

分析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的疗效

马怀荣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医院, 山东 菏泽 274100)

目的研究中药炮制方法对患者临床用药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0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接诊且经中药治疗的病患68例,按照中药炮制的方法对68例病患进行分组:A组34例采取经炮制的含苷类中药治疗方法,B组34例采取经炮制的含生物碱中药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用药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7.05%,较B组(85.23%)明显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和B组的11.7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根据中医理论,对中药进行合理的炮制,可有效降低药物毒性,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轻药物副作用。

临床应用;研究;中药炮制方法;疗效

现阶段,中药炮制方法在我国临床上有着较广泛的应用,可经清洗、处理和加工等步骤将中药材制作成为符合临床治疗要求的中药饮片[1]。但有报道称,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所得到的中药成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疗效也各不相同。对此,笔者将以68例中药治疗病患(收录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剖析两种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中药治疗病患68例,患者入组时间: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所有病患都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的就诊科室包含外科、妇科、急诊科与内科等。按照中药炮制的方法,将68例病患分成A组和B组(n=34)。A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0~51岁之间,平均(30.45±2.67)岁。B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20~52岁之间,平均(30.68±2.94)岁。比较两组的家庭状况和病情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炮制前,按要求称重所选择的药物,其中药物称重的标准是:可在最大程度之上发挥出药效的重量。称重完毕之后,加清水适量对药物进行浸泡,保持0.5 h,然后再以文火对药物进行煎煮。煮沸后,保持0.5 h,然后过滤出药液,加水再煮0.5 h。多次重复以上操作,通常为3次,直至滤出的药液总量达500 mL为止。此后,再让患者对滤出来的药液进行服用,每日2次,连续服用2周。其中,A组服用的是经炮制的含苷类中药,而B组则服用的是经炮制的含生物碱中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用药后有无出现胃肠道不适与轻微头痛等不良反应,并作对比。

1.4 疗效判定标准[2]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患者用药之后的效果,详细如下:(1)好转,连续用药2周后患者无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中医症候积分的减少率超过95%。(2)轻度好转,连续用药2周后患者出现少量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稍微好转;生活质量有提高的趋势;中医症候积分的减少率在75-95%之间。(3)无效,连续用药2周后患者出现大量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无变化亦或者是加重;生活质量未改善;中医症候积分的减少率不足75%。疗效总有效率计算:(好转+轻度好转)/组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分析

观察一段时间之后,笔者发现:A组中达到疗效好转标准的病例共27例,所占百分比为79.41%;达到轻度好转标准的病例共6例,所占百分比为17.65%;达到无效标准的病例共1例,所占百分比为2.95%;本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05%。B组中达到疗效好转标准的病例有20例,所占百分比为58.82%;达到轻度好转标准的病例有9例,所占百分比为26.47%;达到无效标准的病例有5例,所占百分比为14.71%;本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5.23%。经比较,A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显著比B组升高,两者之比为:97.05% vs.85.23%,差异显著(χ2=8.6509,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的分析

68例入组病例在用药后都未出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A组中仅有两例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所占百分比为5.88%,其中胃肠道不适者有1例,轻微头晕者有1例;B组共有4例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所占百分比为11.76%,其中胃肠道不适者有2例,口干者有1例,轻微头晕者有1例。比较A、B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中药炮制方法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可显著降低药物自身的毒性,提高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3 讨论

对于中药来说,其通常指的都是生的药材,并且,此类药材要想被患者所利用,还必须要经过有效的炮制。相关资料显示[3],中药所含的成分比较多,其中最常见的有挥发油、有机酸和生物碱等,因不同的成分所具备的理化性质差异较大,所以为了能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治疗要求,我们还应采取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炮制。例如:炮制药物时加入适量的醋与酒等辅料,可改变药物的成分,降低药物毒性;烤制亦或者是蒸炒等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几种中药炮制手段,可加热处理,亦可采取水制的方式,譬如,煎煮中药、浸泡中药。并且,加工处理之时还应适当的加入酒亦或者是醋等其它药物,以达到加快药物成分转化速度的这一目的。针对含挥发油的药物,需采取炮制的方法降低其毒性,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比如:可于药材中加入适量的酒,以煎出苷类成分,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另外,有报道显示,对于经不同方法炮制出来的中药,其临床疗效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对此,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中药治疗之时,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同时结合疾病治疗的要求,为患者选择一种更合理的中药炮制方法。从用药的安全性上看,多数研究都表明,相比较于接受普通中药治疗的病患来说,采取中药炮制法进行治疗的病患,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更高,疗效更好。相关文献中有提及到,马钱子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味中草药,其所含成分主要包含番木鳖碱以及马钱子碱等,单从以上两种成分上看,其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若成年人一次服用5 mg的马钱子,将会出现中毒的情况,若一次服用>30 mg将会危及性命。但若采取砂烫亦或者是油炸等方式对马钱子进行合理的炮制,将会破坏其毒性成分,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系数。

在本次研究当中,A组采取的是经炮制的含苷类中药治疗法,B组采取的是经炮制的含生物碱中药治疗法,连续用药2周后笔者发现,A组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97.05%vs.85.23%),差异显著(P<0.05)。此外,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B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可见,中药炮制方法对提高药效以及降低药物毒性具有显著作用。

综上所述,于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中药进行合理的炮制,可降低药物毒性,提高患者用药的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1] 宁 智.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3,26(4):195-196.

[2] 龚建华,孔凡有.中药炮制方法的临床应用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11):1896-1897.

[3] 周平轩,胡艳丽.中药炮制方法对临床应用疗效的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7):270-272.

本文编辑:罗 兰本文编辑:彭晚林

R283.1

B

ISSN.2095-8242.2017.12.2236.02

猜你喜欢
百分比炮制病患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