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2017-03-11 14:23蒋智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供给政治改革

蒋智华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 545006)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机制研究

蒋智华

(广西科技大学,广西柳州 545006)

供给侧改革不仅是在经济领域,其理念也同样适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与学生需求、社会需求之间存在错位和落差,迫切需要深化高等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信息新技术有效融合的新产物,改变了教育者的教育方式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但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如在资源整合、课程设置、人才配备和内容输出等供给方面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教育效果也不够明显。本文将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新技术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机制,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供给侧;网络思政教育;融合

供给侧改革理念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思想和战略,加强对供给侧结构性的全面改革,从而拉动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供给侧改革理念深入到高校的发展中,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得到了融合,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1]。现阶段,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情况来看,教育的供给主体专业性不强,供给内容单调,供给方式单一,供给环境缺失,导致教育效果弱化,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不强。因此,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展开研究,旨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发展。

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对称

学生的整体素质受到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很大影响,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全面开展,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但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不符现象,降低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2]。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长期存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平衡,供给侧未能立足于需求侧学生群体的实际状况,对“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应该教什么”还定位不清,在教学目标上较为模糊,对新形势下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研判不足,教育工作者自身准备不充分,在思想认知上跟不上形势,在对新媒体信息技术掌握方面还跟不上步伐,网络思想政治课程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强,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课程的长期学习中整体收获不大,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思想观念的发展,不利于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目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1.2 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不够高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主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为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思想政治教育不应是死搬硬套,而是要与时俱进,要与互联网、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融入网络,贴近学生,实现育人目的,才能够体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课堂引导,学生挣脱了课堂的束缚,在网络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此外,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对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产生了依赖感,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率较低,学生的整体学习积极性有待提升。

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随着国家对高校教育的重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产生了较大的转变,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等教育教学方式,彻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渠道、新平台、新方式,创新了思想育人的新思路。然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教学经费的投入不足,软硬件条件不足,网络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缺乏,也造成了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不健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3]。从长远来看,教育机制的不健全,影响了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影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整体效率不高,一定程度上来看会造成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源浪费。此外,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肩负着光荣使命,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盘活资源,健全机制建设,才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各学科教育的顺利推进,从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的应用型人才。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新技术有效融合的重要性

2.1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主体,供给侧改革理念对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的发挥和影响,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使得学生在思想上、价值观念上得到了熏陶的同时,能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产生积极影响[4]。供给侧改革理念是社会发展下的产物,在各行各业被广泛引用,高等教育领域也需要供给侧改革,也需要供给侧改革的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只有用供给侧改革的思维,不断地向受教育的“需求侧”提供高端“产品”,通过施加有组织、有计划的引领和影响,使学生达到真正受教育的需求目标,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内化成自我的综合素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新技术有效融合,其最终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高素养的人,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培养成党和国家大可放心的人。

2.2 增强高校思政教育水平

高等学校的发展,直接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关乎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幸福生活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关乎“人”发展的问题,做好高校育人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广大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哪里有青年学生,哪里就是我们的工作阵地;哪里有青年学生,哪里就有我们的思想引领。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制高点,引领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意识,积极传播正能量,带领和团结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新技术有效融合,是顺应现实的需要,在侧供给改革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能够针对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上的调整,从而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学习中的热情[5]。因此,当前“互联网+”新形势下,高校怎样运用网络新技术,促进思政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融合,全过程、多维度、全方位地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亲和力、针对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2.3 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

高等教育要面向未来,要引领社会先进文化,服务社会科学发展,承担着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以供给侧改革理念引领高等教育全面发展,大力推动高等教育结构性调整,实现高校质量提升,创新增长,科学发展。虽然高校在完善机制体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引领和服务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不俗成绩,但现阶段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新技术有效融合发展,是顺应新常态,趁势而上,与时俱进,敢于求变,对“供给”侧进行调整,夯实高校办学水平,强化高校育人功能,全面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3 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有效机制

3.1 优化配置,全员育人,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优质资源融合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课程专业性不强,教学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不相符,严重阻碍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因此,在供给侧改革理念下,高校要调动和整合多方资源,在保证了学校内部教师队伍专业性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校外资源的深度挖掘,针对学校自身发展水平,引进其他高校专业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现校外资源共享,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质量[6]。在引进校外教学资源时,需要加强对学生课程需求的合理把握,避免进行专业的盲目设置,将学生的专业需求放在首要位置,结合高校的专业背景、办学特色、教学环境以及师资力量,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合理优化,从而形成自身的发展优势;需要加强对网络课程模式的调整,形成科学合理的网络课程模式,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学习。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的主体,需要增加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确保高校教学的合理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教育过程中去,实现供给侧改革理念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要融合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调整资源结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化和均衡化发展,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 “精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智囊库”,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与此同时,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创新手段,突破部门壁垒,构建多维度、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思想政治教育不只是思政教师、辅导员等政工干部的事,需要全员参与,多部门协同,要整合资源,提升职能合力,劲往一处使,达到教育目的的最大化。

3.2 健全制度,培育文化,现实教育教学机制融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供给侧改革理念,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教育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教育教学机制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保障,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机制还不够成熟健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相关课程的开展,制约了高校教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高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至一个新的高度,离不开供给侧改革,高校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机制建设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完善的机制体制,针对高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教育课程,加强对教学大纲的制定,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广大学生自觉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规划中去,从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高等教育主要目的是为了国家培养大批的又红又专的人才,从而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状,针对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对高校教学系统的相关内容进行定期的更新,保证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7]。与此同时,高校需要培育符合本校发展特色的校园文化,注重学校的校园美化、自然风光、人文场馆和基础设施等软硬件环境建设,开展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文体活动,打造学校长年以来形成的品牌文化活动,培育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等软文化,加强文化、学术、网络环境等人文环境建设,使其体现大学精神,体现人文情怀,体现育人主题,具有教育感染意义,实现教育环境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校情操。

3.3 分类引导,把握话语,实现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多渠道融合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现代教育方式,要分层次、分类别引导学生,探索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专科职业院校以及留学生等不同群体类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增强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效果,积极帮扶贫困生、孤儿、后进生以及少数民族学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在课堂教学方面,要与时俱进,转变教学方式,掌握新信息技术,运用互联网、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育人工作,与学生保持经常性联系,通过网络搭建起与学生沟通的新纽带,在思想、学习、情感、心理、就业以及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多组织线上线下活动,寓教于乐,鼓励学生自觉参与设计、组织活动,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精心组织社会实践,组织开展专业实习、文体活动、课外学术竞赛、参观红色基地、挂职锻炼以及志愿服务等,实现实践育人。与此同时,高校要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牢牢把握话语权,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高校要积极发挥“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的强大力量,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贴吧以及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好声音,讲好校园故事,讲好学生故事,争取学生的注意,引领学生的主流思想,获得学生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思想认同。

总而言之,现阶段运用信息新技术和新观念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网络新技术有效融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亲和力和针对性,真正实现高校育人的目标,提升学生整体的思想政治水平,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

[1]王乃国,杨海华.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划[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24):56-61.

[2]王磊.产业转型升级下东莞高职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分析——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37(12):116-120.

[3]金晓彤,黄蕊.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的互动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要素配置分析[J].经济学家,2017(2):50-57.

[4]张祥志,尹靓.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文化产业创造力激励研究[J].中国出版,2016(13):15-19.

[5]王惠,林致诚.福建省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机制研究——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J].体育科学研究,2016,20(4):78-82.

[6]周建松,吴国平.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6(24):5-8.

[7]丁应强.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7(14):54-56.

G719.2

A

2096-4110(2017)03(a)-0119-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广西科技大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培育项目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KDPY2017018)。

蒋智华(1983-),男,广西桂林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供给政治改革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改革之路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