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 《物流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7-03-11 15:04
关键词:实训物流教学内容

郭 颖

(铁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铁岭112001)

关键字:高职教育;物流地理学;问题;措施

《物流地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研究对象为物流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它不是简单地将物流学与地理知识拼凑在一起,而是把运输生产和物流配送工作有机融合,是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学习 《物流地理学》对于创造物流的空间效益、时间效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 《物流地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不完善

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尚不完善,这就增加了该学科教学的难度.物流专业的学生在接触 《物流地理学》之前,对地理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得比较少,因此在涉及到相关内容时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窄,只能了解具体布局现象,无法把握布局内涵,所学理论不能全部消化吸收,更无法运用到实际操作上,所以学生学习 《物流地理学》必须最大程度地把其基本理论理解透彻、熟练掌握和运用.

1.2 教学内容不够与时俱进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物流行业的发展瞬息万变.《物流地理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传统的教学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知识点比较老旧,缺乏新意,不能紧跟市场的发展,这就造成了学生无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也不能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学生的信息大都来自于课本和教师的教学,完善的教学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对 《物流地理学》的全面认识和把握,培养其研究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物流地理学》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反映该学科的新进展,同时注意引进国内外发展的新成果,以及可能为 《物流地理学》所用的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1].

1.3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当前物流行业发展迅速,对物流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虽然高职院校培养了数量不少的物流专业的毕业生,但是能够胜任该项工作的人却非常有限,我们的教育不能很好地与该行业进行衔接.从某种角度上讲,现代物流就是传统物流的信息化,即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物流业务进行优化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之目的[2].要把学生的培养和社会行业的需求衔接起来,制定好教育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1.4 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该学科涵盖了物流学和地理学,而且还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等学科.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本科院校该专业的设置十分相似,过多地强调专业课和基础课,而且都是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是没有.物流专业人才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有的学校在实训环节上投入较少,例如仓储和配送等基本的实践设备都没有,其他的设备更是少之又少,这就造成学生进入岗位后,不能第一时间进入工作状态,需要一个时间段的磨合期,从而延长了试用期.这是很多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问题.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建设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搞好专业教育就必须抓好教学改革,使高职物流专业适应市场的需求,培养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学生.高职学院要 “两手抓”,一手抓好本校专任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一手抓好外部聘请的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的面对面讲授,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具有最新的管理理念,紧跟市场的发展,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如果能充分利用好内部和外部的师资资源,更能凸显高职院校教学的特色.

2.2 创新实训方法和实践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加强和物流企业的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共同建设[3].校内的实训基地毕竟资源有限,很难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在物流企业中却有比较完善的实践体系,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这样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训基地的深入培训,学生在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更加运筹帷幄.此外,学校还可以增加相关的创新创业比赛,聘请专业教师和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当评委,现场指导和评判,使学生在历练中得到成长.

2.3 开展一体化教学方式

所谓一体化教学方式即有机整合前后相关联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配置,而不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讲授教学内容[4].例如,“物流产业地理”和 “物流分区地理”两个章节,前者是阐述不同产业的布局与物流地理的关系,后者是阐述国内不同区域的物流布局.这两部分内容联系比较紧密,且内容有相互渗透和交叉之处,优化整合内容后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区域差异性的比较分析能力,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物流布局的深入观察能力.优化整合后的教学内容更加基础化、弹性化和全面化,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2.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上要打破一卷定终身的做法,期末考核不应单纯以纸面上的理论作为考查内容,还要把实践操作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查点,多方面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这门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和探究.教师可以把课堂问题的参与讨论、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参加实训时的实际表现都作为期末考核的内容.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应该重视学生多元思维的培养[6];同时也是一个创造性过程,使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物流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既要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又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披荆斩棘开拓出一条新路来,《物流地理学》课程的建设应有助于培养理论扎实、具有实践经验的毕业生.作为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育思维、合理利用资源、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7],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满足社会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才能树立自己的教学品牌.

猜你喜欢
实训物流教学内容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