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解家校信任危机的策略探究

2017-03-11 15:46◎吴
辽宁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信任危机小女生家校

◎吴 丽

关于化解家校信任危机的策略探究

◎吴 丽

《中国青年报》曾经组织过一次关于家校如何形成合力的讨论,参与的专家学者认为,唯有家长和学校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化解家校之间的矛盾。但是,如何才能建立起家校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呢?这是每一位工作者苦苦思索的问题。本人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总结出一些心得:只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用人格魅力感染家长,用教育智慧化解矛盾,用公平公正引导学生,就会化解家校之间的信任危机。

一、注重修身,用人格魅力解除信任危机

明代大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写道:“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是的,培育一棵大树,要从树根开始;教育一个人,要从品德培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肩负着神圣的职责与使命,我们要在学生幼小的心田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因此,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的榜样。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教育,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所以,“身教”胜于“言教”。

本人在刚接一个新班时,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新学期伊始,班里的一个小女生找到我,并神秘地递给我一个信封。她表示,这是她父母让她给我的心意,希望我能收下。作为教师,我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所以,我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父母的好意,我心领了;信封,绝对不能收。可是,小女生并没有同意,还是一定让我收下。我明白,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是她父母对教师产生了信任的危机。于是,我对小女生说:“老师首先谢谢你父母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这样吧,你先把信封收好,我和你的父母沟通一下,好吗?”看到我的态度,小女生点了点头,乖乖地回去了。

望着她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其实,“送礼”是很多家长的无奈之举,更是家长对于教师形象的误解与质疑。家长担心教师对孩子不够关注、不够用心,甚至“另眼相看”,所以才会送礼。可见,送礼背后隐藏的恰恰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信任危机。试想,一旦信任危机加深,教师的形象受损,学生的心灵受伤,师生的情谊受创,教育便会陷入苍白无力的境地。收到的是有价的礼,失去的却是无价的尊严、情谊和信任。既然身为人师,肩上已然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就不要让自己内心再有一份沉甸甸的负担了。所以,我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清除家长对教师的误解。于是,我找到孩子的家长,和他们进行沟通,让他们明白我对于师德师范的敬畏与尊重。

首先,我对家长的行为表示理解,明白他们这样做的初衷。其次,我表达自己的立场。我对他们说:“作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负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我们教师群体中会出现个别的有失教师形象的事情,但是请你们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是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我也是一直这样要求自己,砥砺自己,请你们放心。”近十分钟的时间,我向家长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与原则。家长看到我的坚持和对这份职业的敬仰,也终于放心了。

二、秉持公正,用公平的爱解除信任危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其中第三个层次的需求就是归属和爱。可见,人类对于爱有着强烈的渴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爱是不可或缺的。几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为学生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但有时,这份爱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否则,陶行知先生也不会如此劝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担任班主任多年,我有时也会感到家长对教师处事原则的质疑。可见,教师秉持公正的态度,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何其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呢?

首先,要努力关注班上的每一名学生。比如,我将全班六十余名学生分成七组,周一至周日,每天与其中一组学生家长进行微信或电话沟通——“你家宝贝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全班同学都羡慕她呢!”“孩子连续十次小测验考满分,实在太难得了,这份认真劲儿,你可要好好夸奖一下哈!”“运动会上,小家伙跑了年组第一名,为班级争了光,大家都叫他‘小飞人’呢!”

其次,发挥学生的主动权。我在班中启动了共建“快乐银行”活动。无论是谁,只要发现了班中的好人好事或者同学的优点进步,就可以在留言板上进行表扬。这样,被表扬的同学在“快乐银行”的账户上,就存入了一分快乐。每月账户结算时,存储快乐最多的学生就是“快乐之星”;在留言板上留言最多的人,也会被评为“发现之星”。为了给学生做示范,我率先在黑板上写下一条条“留言”,让学生们很快在“快乐银行”中开设了账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纷纷去寻找身边的真善美,留言板上的文字也渐渐多起来。

学生有了“话语权”,有效地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公平公正的良好班风逐渐形成,家长担心教师处事不公的隐忧自然也在消除。

三、讲求方法,用教育智慧解决信任危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言传”和“身教”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培养其良好的品德修养。但是,要想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必须运用教育智慧。泰戈尔曾说:“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若想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为日臻完美的“鹅卵石”,我们要有水载歌载舞、润物无声的智慧。

一次,一位学生家长向我反映孩子要求换座,把现任的同桌换走。面对这种问题,我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孩子在校期间,与同学交往出现问题,又不知如何解决,只能寻求家长的帮助;而家长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也不是十分清楚。这也再次暴露出家校之间沟通与交流出现了问题。

这种问题的解决办法无非是两个:换和不换。换,可以息事宁人,让家长和孩子“皆大欢喜”,但无疑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不换,孩子与同桌之间的“矛盾”就会存在。作为教师,我必须运用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化解来自家长的信任危机。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所以,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给他们一份迎难而上的勇气,让他们感受成长烦恼后的收获。于是,我决定找孩子谈心。当我耐心听他诉说与同桌之间发生的“故事”,了解同桌对他造成的影响和困扰后,我对他说:“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遭受怎样的挫折,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去解决,选择逃避。因此,阻碍我们成长的只有自己。你与同桌的事情,我也会找你的同桌谈的,让他知道自己对别人造成了影响,帮助他归正自己的行为。但是,现在要看你的选择,是选择逃避,不与同桌建立良好的关系;还是继续坐在这个位置上,改善与同桌之间的关系?”看他若有所思,我又继续说:“在老师眼中,你是可以面对这件事情的,你觉得呢?”小家伙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

之后,我与孩子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问题得到解决,请他们放心。孩子有了直面困难的勇气,就可以战胜困难,带来改变。自从这个学生与同桌的关系逐渐好转后,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也好转起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教师运用教育智慧解决问题,急家长之所急,解家长之所忧,用心帮助每一名学生成长,消除家校之间的“信任危机”。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注重自身修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学会运用智慧处理问题,当家校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也能有效解决,建立家校良好和谐的育人关系。

锦州市实验学校)

杨宁)

猜你喜欢
信任危机小女生家校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研究
汽车售后市场怎样才能摆脱“信任危机”
“脱媒”时代下媒体信任危机探究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国爆发信任危机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小女生乐乐
小女生乐乐
小女生乐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