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社团活动及体育赛事赞助现状分析

2017-03-12 06:54周姝辰
运动 2017年24期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赛事

周姝辰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社会对第三产业关注越来越多。高校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并用赞助的形式寻求社会企业的资金及物料的支持。一方面,高校通过寻求企业赞助,能够很好地解决一部分体育赛事的活动经费,能够扩大体育赛事组织的规模,对高校体育赛事的质量有了更基础的保障;另一方面,企业通过赞助高校体育赛事,在提升企业的知名程度的同时能提升企业形象,能够推销公司的新产品,开发高校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市场。但是,目前国内高校体育赛事赞助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范。因此,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负责的体育赛事及其赞助活动现状进行研究,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体育赛事赞助活动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高校寻求赞助活动时提供参考、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社团的体育赛事赞助活动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的论文及相关书籍、期刊数据库,整理查阅体育商业赞助评估相关书籍和期刊,从而对我国高校体育赛事赞助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将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为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1.2.2 观察法 通过参与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现场,观察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效果,分析并得出研究结论。

1.2.3 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任务,对北京体育大学负责校园体育赛事社团的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现状,对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存在的问题进行咨询与调研。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赞助现状

2.1.1 外部环境 我国政府在体育赛事赞助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法律法规,意在为社会体育及学校体育提供法律保障。从2007年开始,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倡导高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旨在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2014年和2016年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和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中都分别强调了企业赞助体育事业是未来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为体育赛事赞助活动提供了基础性的法律保障,鼓励了高校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进行,促进了高校体育赛事的广泛开展。

2.1.2 内部环境 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赛事经费基本是来自校方的财务拨款,但是相对于其他校园活动,校方划拨的体育赛事专项经费有限。赛事经费的多少决定着体育赛事的举办规模、宣传效果和赛事精彩程度,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校园体育赛事的发展。北京体育大学校园赛事多为校内赛事,如校田径运动会、院田径运动会、校篮球(足球)联赛甚至是年级的篮球比赛,很少有体育赛事是与社会组织或者其他院校共同举办,与省级赛事和全国性质的比赛相比,多数校园赛事规模小,影响力有限,不能和社会体育联赛相提并论。同时在众多小型校园赛事活动中,赛事组织者的活动策划方案专业性欠缺,对体育赛事的安排不够科学,如果是面向非体育专项学生组织的赛事,还面临赛事观赏性较低的问题。从而导致赞助商给予的赞助费用较低,且赞助商的反馈评价不佳。但是,北京体育大学拥有商业开发较好的赛事,如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负责的篮球3V3赛,赛事吸引了大量的校内高水平运动员的参与,在决赛之夜,还有篮球嘉年华的活动,包括扣篮大赛、3分大赛及赞助商产品和活动游园会,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围观,连续几年李宁对该赛事的赞助证明了该赛事主办方在商业开发方面做出的努力。但是同时该赛事没有清晰明确的赞助效果评价体系,对长期与赞助商形成合作关系造成影响。

2.2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赞助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被广泛认可关于体育赞助的3种主要形式,包括体育赛事赞助、对运动员和运动队的赞助及体育俱乐部赞助。通过对校内体育赛事的赞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赞助主要分为3种形式:(1)体育赛事组织方通过精心的策划,对体育赛事进行尽可能的商务开发,主动联系社会企业洽谈商业赞助;(2)企业主动联系校园体育赛事组织方提供赞助;(3)校方和社会企业经过多次合作,形成相对较稳定的赞助关系。

2.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赞助的宣传方式

体育赞助活动的成功与否与体育赛事的赛前宣传、赛事包装和赛中的宣传方式密切相关。体育赛事主办者一般通过对赛事进行必要的宣传,吸引赞助商向体育赛事投入可观的赞助物品和资金。通过访问调查发现,北京体育大学负责体育赛事的学生社团都比较注重体育赛事的宣传,尽可能通过对赛事的规模和影响力的提升,增加赛事价值,吸引社会企业对校园赛事进行赞助。负责校园赛事的学生社团一般都会采取拉条幅、贴海报等行为对赛事进行赛前宣传,且受到企业赞助的体育赛事都会在与赞助商协商后在比赛现场进行宣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北京体育大学依靠政府出台的相关体育文件为保障,可以放开校园体育赛事进入市场,为高校体育赛事赞助活动提供法律支持,为发展高校体育奠定基础。同时依靠北京体育大学专业体育院校的背景,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校内赛事多数存在比赛规模小、组织者策划不够专业、对赛事宣传的能力较差等问题,难以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体育赛事,不利于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开展。

3.1.2 北京体育大学相关领导对体育赛事的举办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对于高水平校内赛事走向市场并没有足够的重视,相关体育赛事的组织者对体育赛事赞助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单纯地局限于办好校内赛事活动,没有积极开发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并寻求赛事赞助活动。

3.1.3 北京体育大学现阶段没有专门负责校园赛事赞助活动的机构,基本都是由赛事组织方临时组建的小组进行赞助洽谈,缺乏专业性,且组织内分工不够明确。对于校内优质赛事资源没有统一的整合,在主动寻求校外企业赞助时不能很好地引起企业的关注。

3.2 建 议

3.2.1 学校领导应改变对校园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认识,积极鼓励校园赛事市场化,促进体育赛事赞助活动的进行。培养专门的体育赛事赞助人才,更好地为高校体育赛事赞助提供服务。建立专门的体育赛事赞助机构,整合体育赛事资源,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赞助的机会,为校园体育赛事寻求资金支持,扩大体育赛事规模、加强赛事宣传效果。

3.2.2 收集赛事信息,对于面对全校学生的竞赛,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并针对不同的人群制订赛事宣传方案,加大奖励奖品的投入,更多地吸引水平高、运动兴趣高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对于参赛人员少,但是有共同点的体育赛事,在组织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合办赛事,以期扩大赛事规模,增强赛事质量。

3.2.3 借助校内相关专业力量,培养赞助专业人才,树立打造赛事品牌,创造赛事价值,积极开发体育赛事的无形价值。

猜你喜欢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赛事赛事
本月赛事
基于“三次售卖理论”我国体育赛事营销模式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北京体育大学游泳专项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