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两种思路和方法

2017-03-12 08:42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201318
大众文艺 2017年21期
关键词:白帝城有形古典

冉 彬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201318)

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两种思路和方法

冉 彬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201318)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审美特征,意境的有无及高下是评价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价值的最重要的尺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有两种思路和方法:一是从意境美的四个构成成分生动的形象、艺术家的感情、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含蓄的风格唤起读者的想象来分析;二是从意境的“有形”、“未形”和“无形”三个层次来分析。

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分析思路

在当今中国积极承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大潮中,语文课本选编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和欣赏这些中国古典诗歌的时候,最应该注重的就是引领学生领略这些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因为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的有无及高下是评价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价值有无及高下的最重要的尺度。本文提出了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两种可操作的思路和方法。

一、 从意境美的四个构成成分分析

意境能够引起人强烈的美感,是因为其中包含了四个构成成分:(1)生动的形象;(2)艺术家的感情;(3)精湛的艺术技巧;(4)含蓄的风格唤起了欣赏者的想象。

意境引起人的美感,首先靠诗歌中生动的形象。诗人描绘出的生动形象就像活的、真的人物和景物一样,让人身临其境。并不是生活中任何一种形象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只有饱含着艺术家的情感,只有艺术家抓住了人物和景物中最富有诗意的特征,用精熟深通、精微深奥的艺术技巧加以展现的形象,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美感,唤起读者某种特殊感觉和情感,所以意境中的人物和景物都是经过艺术家审美情感过滤之后的“情中景”。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涉及的景物有宛如嵌在黎明曙光朝霞中的白帝城,顺流御风的一叶轻舟,滚滚东流奔腾不息的长江水,种种景物特征的共同特征是生气勃勃,气韵生动,由此唤起了诗人对应的情感:一种意外遇赦之后自由飞动、酣畅淋漓的情感。

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寄托在客观的物象中,客观外物成为了艺术家情感的投射和化身。诗人的主观情感融化在客观物象中,就象香气扩散在空气中,给读者以微醺沉醉的情调和美感动人的情趣。李白为表达自己畅快而又兴奋的心情,写自己驾乘一叶轻舟,转瞬之间便已过“万重山”,一日之间便到达了千里之遥的江陵。为表达情感的需要,李白甚至对自然形象进行了取舍、集中、夸张以至变形,以增强情感的浓度和强度。

意境感人的第三个原因,来自于艺术家对艺术技巧纯熟和创造性应用。艺术家营造意境所使用的语言、色彩、节奏、音韵和线条都富有表现力。《早发白帝城》中的“还”字,体现了艺术家归家的喜悦,“轻”字再现了诗人解放的心情,朝霞的红色和白帝城白色的对比搭配,体现了景致的清新和李白对前途的一片光明感。“AN”韵的运用使诗歌朗诵起来音韵开阔,配合喜悦心情的表达,恰到好处。

第四,意境美还源于激发起了读者的创造性想象,满足了读者的阅读期待。心理学认为,想象中的事物是最美的,含蓄的特点是“藏”,让读者发挥想象自己去补充完善。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含蓄风格,使人感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意境的感人力量由此而生。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没有一个字明说自己喜悦畅快的心情,但这种心情透过字里行间诗情画意地传达给了读者。读者读此诗体会到的美感是在创造性想象获得的。

二、 从意境美存在的三个层次来分析

中国古典美学很早就注意到意境美的层次性。老庄思想是意境说的最早源头。老子提出了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是“无”与“有”,“虚”与“实”的统一,正是这种无规定性,无限性的“无”和有规定性,有差别和界限的“有”的统一,才使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老子的有无思想使“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原则。继老子之后,庄子把这种有形和无形、虚与实的结合称之为“象罔”,庄子认为艺术家创造虚幻的境相以象征人生的真际。

唐代是意境论的诞生期。盛唐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认为物境“得形似”,情境“深得其情”,意境“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这种区分使意境层次得以明朗化,王昌龄指出物境偏重“形似”之美,情境追求“情”美,意境追求“真”美,涉及到了事物本质的美。

晚唐司空图对意境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他在综合前人思想基础上,将意境理论的重要内涵“象外之象”、“味外之旨”提了出来,并从理论上意识到“境界”是一种超感性、超具象、生成于具体艺术媒介之外的美学范畴。

清初的王夫之进一步从哲学美学的高度来论述意境的层次问题。他说:“有形发未形,无形君有形”。“有形”和“未形”,不能离开“无形”而存在。“无形”统摄“有形”,赋予万物以灵魂和生命。

近人宗白华对意境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他称:“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层次。”他不仅认为意境有层次,而且层层境深。

在《早发白帝城》中,有形的是诗歌中的生动物象,未形的是诗人自由解放的心情,无形的是对人生哲理的感悟:生活是一条长河,有波折,有痛苦,但是也有新生和希望。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歌普遍存在四个基本构成成分,也相当深刻地体现出意境的三个层次:表层为有形的物景层,既作品语言所构成的可见之象;中层为不见其形的“境中意”,表征为诗人之情和所见之景的融合,即情景交融、思与境谐、意与象印、心物相契的境界;最高层为无法见其形的“境外意”,主要表现为诗歌中体现的宇宙时空意识和对生命有限而世界无限的二元对立的解决,即哲思的审美境界。用宗白华的话说,这层境界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宇宙的根本认识,是“最高灵境”。

意境美的创造过程,既是艺术家用纯熟艺术技巧选择生动意象表达情感和哲思的过程,也是变有限为无限、化瞬间为永恒、化实境为虚境的过程。把握了文中两种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的思路和方法,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将得心应手。

[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白帝城有形古典
10 Threats to Ocean Life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动物的“叫”各不同
未定义
奉节观瞿塘峡
游白帝城有感
怎样读古典诗词?
从有形看到了无形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