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批评的解剖》的文学循环观

2017-03-12 08:42史倩茹江苏师范大学210000
大众文艺 2017年21期
关键词:弗莱原型神话

史倩茹 (江苏师范大学 210000)

浅析《批评的解剖》的文学循环观

史倩茹 (江苏师范大学 210000)

《批评的解剖》作为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的代表著作,其中的文学循环观对他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创作模式、社会语境、叙事结构这三个彼此独立而又环环相扣的循环结构是他文学循环观的基本组成部分,被用以阐释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梳理弗莱文学循环观的基本结构,研究创作模式、社会语境和叙事结构的循环运动,不但可以深入理解神话原型批评理论,而且对这位20世纪加拿大著名文学理论家的思想也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循环结构;文学循环观;神话原型批评

诺斯罗普·弗莱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著名的学术专著《批评的解剖》代表了弗莱文学批评的高峰,同时也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在《批评的解剖》中,弗莱探究了西方文化的神话本质,并系统地建立了以神话原型为中心的美学和文学批评理论。文学循环观作为弗莱构筑其理论的基础,其运用和阐释在《批评的解剖》中贯穿始终。本文从三方面入手,浅析弗莱文学循环观的基本结构,以达到对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深入理解的目的。

弗莱在《批评的解剖》的第一篇《历史批评:模式的理论》中把西方文学区分为两大类:虚构型和主题型。虚构型文学主要叙述人物及其故事,表现体裁为小说和戏剧;主题型文学主要表达一种观点或富有诗意的思想,表现体裁则多为散文和抒情诗。虚构型文学有“喜剧的”和“悲剧的”两种主要倾向。“喜剧的”倾向,使主人公与所处社会打成一片,“悲剧的”倾向,则使主人公处于被独立的状态。此时“喜剧的”和“悲剧的”指的是情节的势态,而非戏剧的形式。弗莱在《虚构模式:引言》部分把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以主人公的品德为标准以区别文学种类的原则作为进一步划分标准的依据。他认为在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是一个参照物,情节是由他的活动构成并以他的“行动力”为差别。按照行动力超过我们、不及我们或是和我们大致相同,弗莱把文学创作分为五种模式:一、在性质上,主人公超过凡人和凡人所处的环镜,他是神,关于他的故事是神话。二、在程度上,主人公超过他人和他人所处的环境,他是传奇中的典型人物,但是仍然是人类的一员,非神。三、在程度上,主人公超越他人,但无法超越自身所处的环境,他是人间的领袖,行动服从自然规律,并且受到社会制约。这类主人公大多数属于史诗和悲剧中的“高模仿”模式。四、主人公既不优越于他人,又不能超越自身所处的环境,他便是我们中间的一员,普通人。这类主人公大多数属于戏剧和现实主义小说的“低模仿”模式。五、主人公的能力和智力都比我们低劣,他们遭受奴役挫折和荒唐可笑的境遇使我们感到轻蔑,这类主人公则属于“反讽”模式。

这五种模式实质上是西方文学重心不断顺序移动的过程,弗莱认为这五种模式是分别在虚构型和主体型的当代作品中周而复始的循环发展,并且依次衔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当代文学作品虽处于反讽模式却并没有走向终结,而是又复归到神话模式之中,这五种模式的循环构成了一个环状结构。“讽刺起源于低模仿:它肇始与现实主义和冷静的观察。但是在过程中。讽刺不断趋近于神话,并重又隐约地显示出古代祭祀仪式和垂死神袛的轮廓”1,弗莱试图以此说明西方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这里,可以将此种模式的循环视为弗莱文学循环观的第一个循环结构。

由此,现代文学作品中一些令人困惑的事实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释。例如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利,他的灵魂囚禁在大甲壳虫的身体内,就是讽刺借用神话结构的表现,或者说是反讽中神话的重现。再如,乔伊斯《为芬尼根守灵夜》中的谢姆,他的身上则将艺术家、普通人和卓别林式的忧郁的丑角合而为一,并且把这些当代反讽中的一般类型以喜剧的形式再现。这也就印证了弗莱的话“反讽神话在别的场合也随处可见,反讽文学的许多特征如果没有反讽神话便变得不易理解。”2

弗莱在第二篇《伦理批评:象征的理论》中把全部文学作为象征系统来考察,受到卡西尔将文化视为象征形式的理论的影响,认为文学是一种“假设性的语言结构”。象征,被弗莱定义是“可以从文章中离析出来供批评家研讨的文学结构的单位。词、成语或形象在使用时带有某种特殊的参照物的,都叫做象征。”3从中可见,文学批评从开始就把象征系统化了,并且等于把文学象征加以系统化。由于文学作品包含多种或一系列的意义,弗莱认为应承认多项含义的原则,虽然在客观上存在多种有效的批评方法,但是实际可以用一种单一的理论将它们全部概括。同时,弗莱表明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事实上是更大整体的一部分,因而不能只单单考虑一系列的意义,而要把语境与相互关系都联系起来,使整部作品都能被纳入其中。弗莱把这些语境和关系称为“阶段”,基于此他提出应从字面阶段、描述阶段、形式阶段、神话阶段、总释阶段,这五个相关联的方面阐述象征系统的意义。

在字面和描述阶段,象征是母题和符号。字面阶段,一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词语能够延伸出一种由它本身可构成的最大的语言模式的象征,其意义指向作品内部,有着倾向娱乐的含义。二是指词语及语言结构能够表示相对于它们自身来说是外在的事物,代表这类符号以外的东西,这种语言结构具有假设的性质,意义是外向且明晰的。作为描述象征系统侧面的文字,趋近于象征主义的叙事方式,含义上则具有教诲的意义。在形式阶段,象征是形象,是文学作品中作为具有假设性意义的语言结构对其自身模仿的自然和真实命题的关系。在这里,象征是形象或是假设成实质或内容的自然现象。在神话阶段,象征是原型,代表文学传统的继承关系。原型是一种反复出现的典型形象,是将一部文学作品与另一部文学作品关联的象征,也是一种可以交流的单位。这是弗莱文学批评理论的重心。在总释阶段,象征是单元,是一个人全部文学经验的中心。

弗莱在此提出的象征系统的五个阶段与第一篇中的五种模式,存在着对应关系。他认为字面阶段与象征主义的那些文学作品突出主体的反讽技巧,以及“新批评”派视文学作品为一种反讽结构有密切关系。描述阶段的象征系统,在十九世纪的自然主义表现的最为彻底,与低模仿似乎存在密切联系。形式阶段的象征主义则更明显地出现在文艺复兴和古典主义作品中,它与高模仿存在对应关系。由于原型常在歌谣、民间故事和通俗故事中交替出现,神话阶段则对应的是传奇模式。象征系统的最后一个阶段总释阶段则如同神话模式一样,涉及的乃是有关神袛的故事。象征系统从字面阶段描述阶段到形式阶段,再过渡到神话阶段最后进入总释阶段。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模仿由反映外界到对形式的营造,内容由自然到包含在自然之中,至处于合乎道理的范围之内,最后变为由容纳他物转变成为他物所容纳,这样一个次序变换的过程。因而,这五个阶段可以视为弗莱文学循环观的第二个循环结构。

弗莱在第三篇《原型批评:神话的理论》中以《圣经》和希腊神话的象征系统来表述文学作品原型的基本特点,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文学批评理论。他认为作为所有文学形式中最古老最传统的部分,神话是最基本的文学程式和结构原则。文学从它开始,其它的文学形式是对神话的移位。通过研究神话故事以及在之后它们的种种置换变形过程,弗莱阐明了文学作品中叙述结构原则的三种模式:神话模式,写实模式和传奇模式。弗莱认为神话模式是未经移位的,通常涉及神袛和魔鬼,呈现为完全隐喻的相互对立的统一性的世界。传奇模式指的是和人类经验关系更密切的一些隐约的神话模式。写实的模式则更多的强调作品的内容和表现,而非它的形式。这三种模式中的神话模式是一个极端,写实模式是另一个极端,传奇模式则处于它们的中间位置。由此他进一步解释神话原型的意义理论,并由两个相对的隐喻世界引申出五种意象结构:神谕的形象、魔怪的形象、天真类比的形象、自然和理性类比的形象、经验类比的形象。

弗莱将原型意义理论总结成五种意象结构,但是他认为“其形象结构,乃是一种静态的范式”4,作品虽然按照它们写成并有各自的结局,但是在叙事时却可以从一种结构转到另一种结构,由静态转变为动态过程。由此,他在此基础上又概括出七种意象范畴,并从叙事的动态视角分析了它们循环运动的过程。一是神袛世界,其运动过程代表某个神的死亡和复活、消失和重现、转世和隐退。二是天体发光的世界,它展示了三种基本的循环节奏:太阳每日升天一次、太阳从夏到冬的循环象征新生光明遭遇黑暗势力威胁的主题、月亮的阴晴圆缺。三是人类世界,它介于神灵世界与动物世界之间,其在循环中反映出双重性的特点:与白昼和黑夜相对应的是清醒和梦幻之间想象力的循环,与动物相同,人也经历着生和死的循环。四是动物世界,和人一样受自然的约束,经历生和死的循环。五是植物世界,它遵循着一年四季交替的循环过程。六是社会文明,它同生物一样成长、成熟、衰老、死亡,随后从另一个形态再生的循环。七是水的象征,它从雨水泉水溪流到江河大海再变为雪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解释七种意象范畴的循环运动过程之后,弗莱又深入探讨它们共同的循环特征——四个主要阶段:一年为四季、一日为四时、水为四形态、人为四阶段,并认为这也是整个宇宙的循环形式。

把宇宙论和诗歌的形式作类比,弗莱认为“上有天堂,下有地狱,处在其间的是循环运转的宇宙也即自然秩序”5,这种观念可以作为文学作品的整体构思。因此,他提出文学具有两种基本的运动叙事原则:自然秩序内部的循环运动以及神谕世界的辩证运动。其中自然循环运动又分为两半,上面的一半为传奇世界,属于天真类比,下面的一半为现实世界,属于经验类比。由此,他推出神话原型运动存在的四种主要类型:传奇内部运动、经验内部运动、向上运动和向下运动。这样,弗莱就得出来在逻辑上出现在平常文学体裁之前,且更广泛的文学叙事结构——传奇、悲剧、喜剧和反讽。这四种文学叙事结构是在自然秩序循环之内,也就分别对应着神话原型运动的方向。喜剧对应春天,是英雄诞生和复活的表达;传奇对应夏天,是英雄的成长和胜利的诉说;悲剧对应秋天,是英雄失败和死亡的缩写;反讽对应冬天,是英雄死后世界的描述。喜剧和传奇是向上的运动,悲剧和反讽是向下的运动,反讽至极则会出现喜剧的色彩,冬天转为春天。这四种叙事结构的串联就构成了由春天到冬天又回到春天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与自然四季的变化相一致。所以,这四个叙事结构可以视为弗莱文学循环观的第三个循环结构。

结语

在《批评的解剖》中,弗莱试图“向后看”,他相信存在着一个可以被人完全理解的知识结构,这个知识结构从诗中而来,但它不是诗,也不是关于诗的经验,而是诗学。所以他把批评的视点从文学画面的笔法刀工转移到文学的原型构造上,在他看来,文学是一个总的形式结构,各要素要紧密融合,一部伟大作品的诞生就在于这些要素之间相辅相成的搭配。弗莱力图解释创作模式、社会语境、叙事结构这三个方面的循环运动以达到阐释其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目的。这三个循环结构彼此各自独立运动又环环相扣,构成了弗莱文学循环观的整体结构。当然,在弗莱的著作中存在着主观上的一些弊病,理论模式是否符合文学发展的实际也值得认真考虑,但是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闪烁的人性和深厚的文化素养却使得他的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在世界文学批评理论中具有了不朽的意义。

注释:

1.2.[加]弗莱著:《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3.[加]弗莱著:《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4.[加]弗莱著:《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25页。

5.[加]弗莱著:《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30页。

史倩茹,学校:江苏师范大学,专业:艺术学理论。

猜你喜欢
弗莱原型神话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德国弗莱克森公司(中国)
英国FLYGER弗莱戈阀门有限公司
爱情神话
包裹的一切
神话之旅——奇妙三星堆
神话谢幕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