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分析

2017-03-12 11:01韦樱花
林区教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校园大学生

韦樱花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663)

大学生安全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分析

韦樱花

(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663)

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高校教育有序进行的重任,同时也是高校建设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密切相关,是确保高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举措。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和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期对高校稳定工作的有效开展有所启示。

高校;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稳定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是大学生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教学目标。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交流领域都有了极大扩展,并不局限于校园内部。在接受教育期间,大学生除了进行必要的学习生活外,还会自发参与各种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这无疑对开拓大学生视野和交际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于并未真正融入社会的高校学子来说,如果缺少必要的社会生活常识和安全知识,很有可能发生各种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绝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应结合现有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保障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有序开展,为社会的安全稳定作贡献。

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代表,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力度,保障大学生的安全成才和健康成长,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1]。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教育形式单一

高校教育是国家公共事业的代表,高校建设包括校园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建设、学术交流、安全建设等多方面内容。通常情况下,高校管理者更关注与学术研究相关的建设成果,安全教育在高校建设中并不被重视。部分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且大部分高校的安全教育管理部门单一,没有形成多部门联合共管的局面,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的实际情况,由此导致安全教育运行机制不够成熟,不能达到安全教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安全管理目标[2]。

2.安全教育重事故后处理,轻事故前预防

高校作为一个集学习和生活于一体的半封闭式社会环境,正朝着开放式发展,人员构成日趋复杂化,对于具备不可预测性的安全事故没有免疫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管理者应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定期对高校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把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同教学、学术研究一样的常规工作来重视,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尽量避免高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事实却是大学生坠楼事件、恶意伤害等安全事故频发,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疏忽,缺乏必要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这时才能引起各管理部门的重视。

3.安全教育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许多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分工不合理,主要由学校的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和辅导员承担。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直接负责人,有的需要管理多个班级、数百个学生,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对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大多数学校的安保人员构成较复杂,既有转业军人和社会上招聘的非专职人员,也有教职工家属,准入门槛较低。由于他们的工作重心在于校园日常安全管理和应对突发的安全事故,无法成为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主力。因此,建设一支具备专业安全管理知识的安全教育团队,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责任到位、落到实处,是安全教育队伍建设的目标。

二、高校安全管理

(一)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安全管理包括活动安全、设施设备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卫生安全、心理安全、用电安全等多个方面。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复杂化、多样化,存在较高的管理难度。随着科技的应用和电子设备的普及,目前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已经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但仍然存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保建设不合理问题。

(1)由于校园社会化环境的复杂化,校园内部教学区、生活区、居民区混杂在一起,除必要的教学、科研设施外,还有超市、银行、医院等生活服务机构和设施。

(2)一些法制观念不强、文化素质较低的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进入高校,其流动性大、不易管理,为校园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不确定性。

(3)随着高校的发展,校园周边聚集了宾馆、饭店、网吧、KTV、发廊等以服务行业为主的商业设施,存在众多引发治安问题的消极因素,对师生人身及财产安全有不良影响,治安、刑事案件层出不穷。

面对如此复杂的高校环境,稍有安全管理方面的疏忽,就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应局限于校园内部,而应采取校园内外多个安全机构相互协助的方式,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安全管理队伍,进行相关规则的制定和实施,以保障高校日常工作正常有序地进行,这也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

(二)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1.消防安全制度不完善

消防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重要方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造成不可预估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影响,对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不良影响。有的学校未能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对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设施进行落实,存在众多的消防安全隐患。有的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流于形式,还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未能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导致遇到突发事件时无法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高校学生公寓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

高校学生公寓存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作为已具备独立思想和叛逆思维的高校学生,他们不重视公寓安全管理制度,经常在宿舍违规使用电热棒、电磁炉、电饭煲等大功率电器,容易造成电力设备超负荷运转,增大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另外,还存在私自留宿外来人员情况。有的学生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强,对钥匙、手机、现金、电脑等重要物品保管不到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二是存在公寓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等情况。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和宿舍管理员责任心不强,不能保持随时在岗,对待学生宿舍的安全检查不深入、不彻底。有些管理员甚至不会正确使用消防安全工具,在发生灾害时不知如何逃生,更谈不上在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挥和引导。

三是存在消防安全通道堵塞、消防设施不完备的情况。有些安全设备未能定期进行排查,超过有效期仍然在使用,还存在消防设施不符合安全标准、设备数量不足等情况。

3.管理环境复杂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人口的密集程度越来越高,校内生活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教职工人员的日常生活需求。这催生了一大批以高校为基础而建设起来的生活、服务设施,并延伸至校园周边,使学校的安全管理环境变得异常复杂,有的高校变身成闹市,周围的游戏厅、茶楼等社会活动场所对高校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

三、结束语

高校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和保障,不仅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高校安全教育水平,更需要整个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教职工以及后勤人员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认真开展,细心落实,防范于未然。同时,还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制定好应急预案,确保高校的安全稳定,以保证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1]李玉梅.独立学院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园,2014,(7).

[2]朱海波.我国高校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4).

[3]刘俊毅.高校学生公寓区的安全防范与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报,2013,(3).

[4]任跃辉.浅析高校安全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群文天地,2012,(4).

〔责任编辑:李海波〕

G641

文章编号:1008-6714(2017)07-0120-02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7.054

2017-03-21

韦樱花(1990-),女(壮族),广东肇庆人,助教,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校园大学生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