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帝国军刀呈现(下)

2017-03-13 18:55八重樱
轻兵器 2017年3期
关键词:短剑刀身军刀

八重樱

帝国的垂暮——三式军刀

昭和18年(1943年),日本陆军又制定新军服、军刀标准,新军刀被称为“昭和18年制定陆军战时型军刀”。由于1943年是日本皇纪2603年,因此这款军刀也被称为三式军刀。

由于是“战时型”,三式军刀省略了几乎全部装饰性物件,猿手(刀柄尾部穿孔中设有连接刀绪的挂环,此挂环称为猿手)被取消,刀绪直接从刀柄尾部的穿孔穿过。

与类似“阵太刀”的九八式军刀不同,三式军刀整体上更接近打刀,外观更简洁,更注重实用性。其柄卷(刀柄的缠绳)从原本的多条细绳缠绕,变成了由一根較宽的绳带缠绕,并涂有桐油漆;雕刻更为简单,比九八式军刀的更为粗糙,后期型干脆取消了雕刻。早期三式军刀的目贯仍为三联樱图案,但此图案更简单。后期型的目贯变成一块椭圆形的金属片,并且多数军刀的目贯被完全包覆在柄卷里。后期型保护刀鞘的皮制袋也换成了帆布袋。

内部结构上,三式军刀最大的特点是增设第二目钉。传统日本刀的刀柄芯上设有一个穿入目钉的孔,刀柄芯与竹制刀柄片是通过一根目钉连接的,且刀柄芯与刀柄片经过修磨后装配在一起,能够紧密贴合,不会轻易松动。而三式军刀的产量大,刀柄芯与刀柄片多为批量制作,刀柄芯与刀柄片未经细磨,故两者贴合不够严密,极易松动。为此,三式军刀在刀柄芯后部增设了第二穿孔及目钉,使刀柄芯与刀柄片连接牢固,刀柄芯也因这一设计而加长。这些改变主要是因为资源匮乏,不得已而为之。

三式军刀的刀身多为“造兵刀”,即经过简单的机械加工而成的钢片,几乎没有任何艺术性。日本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刀身钢材在手工锻造和热处理时覆土烧刃产生的“刃纹”,而机制刀则没有这样的特性。

由于战争已经接近尾声,日军大为衰败,资源缺乏,因此三式军刀的外观粗糙,远不及九八式军刀美观。可以说,这种军刀的出现也预示了日本帝国的灭亡。

无用的配置——太刀型军刀

昭和10年(1935年),日本海军也开始着手新军刀的设计。实际上,军刀在近代日军海军手里几乎毫无用武之地,但为了满足一些海军军官的需要,1937年,日本海军还是设计了一款新式军刀——“昭和12年制海军制式军刀”,也被称为“太刀型军刀”、“海军刀”。

太刀型军刀的外装是当时日本海军少将小泉亲治根据镰仓时期的太刀作为模板审定的。从外装上看,太刀型军刀远比九八式军刀华丽。刀身、刀鞘的金具(即金属装饰件)都经过镀金处理,刀鞘为黑色,多用黑色鲛鱼皮包裹并经过研磨,也有采用涂漆处理的。从1937年到1945年,这种刀装几乎没有改变。

由于海上环境潮湿,对钢铁材料腐蚀极为严重,所以太刀型军刀除了少部分采用日本“玉钢”打造的传统日本刀外,多由不锈钢制成。太刀型军刀多产自“天照山锻炼场”和“凑川神社菊水锻刀会”,前者主要生产不锈钢军刀,后者生产的就是著名的“菊水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日本已经陷入战争的衰败,丧心病狂的军国主义者想出极端的战法——自杀式攻击,美其名曰“特攻”。参与特攻的军人多为应征入伍的新兵,他们被军国主义洗脑,只接受简单的训练。日军以日本南北朝时期忠于后醍醐天皇的著名将领楠木正成的事迹激励新兵,提出了著名的“七生报国”、“非理法权天”等口号。楠木正成临死前留下了“愿七生之后托生为人消灭朝敌”的遗言,此话意为“愿生生世世轮回为人,为朝廷消灭敌人”。“非理法权天”出自日本古籍《贞丈家训》,意为“谬误不胜道理,道理不胜法令,法令不胜权门,权门不胜天道”,“天”后来被曲解为“天皇”并假托给楠木正成,成了“忠君报国”的标志。日本军刀上常见的“菊水纹”图案是楠木家的家徽,也是“效忠”的象征。故以自杀式袭击为主的“特攻”也被称为“菊水特攻”,最著名的即为“神风特攻队”和“大和”号战列舰的自杀式作战。“凑川神社菊水锻刀会”生产的太刀型军刀上雕刻有菊水纹,以激励军官们“为天皇赴死”。

由于战争导致物资极度匮乏,昭和20年(1945年)日军颁布《军刀外装临时特例》,外表华丽的太刀型军刀不得不取消了第二佩环,金具不再镀金,猿手和驻爪也被废止。

与九八式军刀一样,太刀型军刀除制式的“定寸军刀”外,也有尺寸较短的搭乘员军刀。

仿欧洲式样——海军短剑

由于军刀在军舰上难以携带,与大多数国家一样,旧日本海军军官多数时候都在军舰上佩带短剑。日本海军师从英国皇家海军,因此在短剑的形制设计上也模仿英国皇家海军的佩剑,并参照同时代欧洲其他国家的佩剑式样。

早期海军短剑的最大特点是背金(刀柄上部的金属盖)与兜金(刀柄末端的金属盖)连为一体。剑鞘多为木制,外面包裹皮革或珍珠鱼皮,也有漆成黑色的。

日本作为岛国,一向注重海军的发展,年轻人也多以加入海军为荣。海军士官学校的学生在毕业之际,可以自费购买海军短剑作为佩剑。身穿白色的海军夏装,腰间佩带精致短剑的年轻海军军官们风度翩翩的形象俘获了无数日本少女的芳心。这种海军短剑成为日本海军军官的骄傲和身份象征之一。

明治16年(1883年)10月20日,日本海军制定了新型的海军短剑,原来的短剑只能由海军士官学校中尚未毕业的士官候补生佩带。新型短剑与旧款短剑的最大区别是取消了背金。到了大正3年(1914年),旧款海军短剑被彻底废除,从军官到士官一律佩带新型短剑,一直到二战结束。

新型短剑的尺寸较小,刀身较细。其在丰川海军工厂、镰仓天照山锻炼场及民间作坊都有生产。其中,以瑞泉锻刀所生产的采用旧日本海军“三笠”号战列舰主炮炮管钢材作为主要材料的“三笠剑”最为出名。

海军短剑是军官自费购买的私人物品,外装的华丽程度取决于购买者的财力,因此,一把做工精美的海军短剑被海军军官视为最珍贵的物品。此外,海军短剑和陆军军刀一样,常被天皇和日军高级将领作为奖品“恩赐”给成绩出色的军官。

日本海军短剑虽然仿制西方短剑设计,但融入了富有日本特色的樱花图案。由于战争后期资源匮乏,海军短剑的制作也越发粗糙。

日本海军短剑上的雕刻经过了几番改变,除早期带有背金的海军短剑之外,随后的海军短剑雕刻大体可分为明治前期与后期、昭和时期三個阶段,主要区别在于浮雕樱花的样式不同。

高贵的象征——元帅刀

元帅是旧日本帝国的最高荣誉称号,天皇被称为大元帅。明治维新之后,旧日本帝国诞生了第一名元帅——近卫军都督西乡隆盛。但仅仅几年,西乡隆盛因鼓吹对外扩张而受到排挤,愤而辞职回到了鹿儿岛,并发动叛乱,史称西南战争。从1873年到1898年,日本曾一度废止元帅称号。

明治31年(1898年),日本恢复元帅称号,直到二战结束,共有17名陆军大将和13名海军大将获得这一称号。大正7年(1918年),日本制订了元帅佩刀规定,从此,陆、海军元帅拜授仪式上,都会由天皇亲自赠予一把特制的元帅刀。大正7年之前授予的元帅还补赠元帅刀,但已故元帅不再追赠。

元帅刀的外装极为华丽,大量采用雕刻、镶金、镀金等工艺。其刀身模仿了传统的“毛拔形太刀”和象征身份的“卫府太刀”,刀柄呈弯曲状;刀刃是独特的“两刃造”小乌丸结构(小乌丸结构是传统日本刀从直刀到弯刀过渡过程的一种刀型),并且刀身设有金制“十六八重表菊花纹”,这种菊花纹是日本皇室的家徽。

日本陆军第一个被授予元帅刀的元帅是1914年时任朝鲜驻屯军司令官长谷川好道,最后一个被授予元帅刀的元帅是1944年时任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俊六。日本海军第一个被授予元帅刀的元帅是东伏见宫依仁亲王(逝后追授),最后一个被授予元帅刀的元帅是1944年时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被击毙后追授)。

日军元帅刀共计颁发24把,其中陆军14把,1把为死后追授;海军10把,5把为死后追授。其中,4把元帅刀在战争中遗失,现存20把。

罪恶的证明——刺刀

刺刀作为侵华日军装备数量最大的一种军刀,其使用频率远大于上述各型军刀,也是日本侵略者血腥屠杀我国抗日军民的工具之一。

明治维新之后,日军装备的第一种刺刀是村田十三式刺刀,其采用双刃形制,配用于村田十三式和村田十八式两种单发步枪,安装在步枪右侧。此后的村田二十二式刺刀也采用类似的双刃形制,配用于村田二十二式弹仓式连珠步枪,刺刀则改为安装在枪管下方。

明治30年(1905年),日军装备了新型的三十年式步枪,同时装备三十年式刺刀。后来,日军尽管更换制式步枪,但三十年式刺刀则被沿用下来,作为三八式步枪和九九式步枪的标配刺刀。战争末期,日本海军仿制M1伽兰德步枪的四式自动步枪同样配用这款刺刀。此外,九七式轻机枪和九九式轻机枪也能安装三十年式刺刀。

由于生产的时期不同,三十年式刺刀可分为早期型、中期型、后期型和末期型四种。早期的三十年式刺刀采用弯钩式护手,刀身两侧开有血槽,刀身涂成黑色,配用铁制刀鞘。中期型刺刀取消刀身的表面处理,刀身呈金属原色,并且刀柄尾部进行简化设计,加工更为简单。后期型刺刀则取消护手的弯钩,刀身进行烤蓝处理。到了战争末期,三十年式刺刀被进一步简化,血槽被取消,刀鞘也由铁制改成木制。

由于标准尺寸的三八式步枪在骑兵手中显得过长,难以操作和携带,日军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为骑兵设计了三八式骑枪,主要改变之处是截短枪管,仍然配用三十年式刺刀。但与三八式步枪不同,仅仅6年,三八式骑枪就被撤装。因为在作战中,骑兵很难做到一边操纵战马,一边取出刺刀装在枪上。日军很快又装备了四四式骑枪,并在枪上配备折叠式刺刀,这种折叠式刺刀被称为四四式刺刀,骑兵可以在马上单手开合。

尽管三十年式刺刀较村田十三式刺刀已经缩短了很多(村田十三式刺刀全长71cm,三十年式刺刀全长51cm),但仍然显得较长,沉重且不便携带。因此战争后期,日军在三十年式刺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全长缩短到32cm,称为二式刺刀。二式刺刀主要装备二式伞兵步枪和全长较短的百式冲锋枪。

其他军刀

除了以上军刀之外,日军在战争后期,还向那些参加“特攻”的飞行员和人操鱼雷驾驶员配备过一种短刀。这种短刀十分简陋,仅有白木外装。在日本文化中,这种短刀一方面是日常使用的工具刀,一方面也是日本武士切腹自尽的工具。丧心病狂的侵略者企图用这种短刀激励将要去赴死的飞行员和人操鱼雷驾驶员,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天皇尽忠”。这种短刀多数做工粗劣,但也有极少数精品。这种短刀存世量很少,因为它们中的多数都随着使用者沉入大海,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从明治元年(1868年)明治天皇登基到昭和20年(1945年)二战结束,军刀一直伴随着旧日本帝国军队,从最初建立的新军,到后来在数次战争中犯下滔天罪行的“皇军”,这一时期日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给邻国带来无尽的伤痛。最终,这种畸形的发展带来的恶果终于被日本吞下,日本人民也成为这场战争的受害者。军刀见证了从明治到昭和的全部日本历史,直到今天还在提醒世界人民,不要遗忘这场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的战争。(全文完)

编辑/曾振宇

猜你喜欢
短剑刀身军刀
朝阳县博物馆藏青铜短剑简述与认识
俄海军退役军官可终身佩戴短剑
那一阵风
切割部件用途及制造方法的探究
寻找魔法短剑
军刀的演变
“沙漠军刀”是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地面进攻的行动代号吗?
北也门人的犀角柄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