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人瑞:那些“被死神遗忘”的人

2017-03-13 09:33
新传奇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瑞戈多长寿

揭秘人瑞:那些“被死神遗忘”的人

许多人都希望能长命百岁,然而,印尼却有一位“被死神遗忘”的老人天天盼着闭上眼的那一天。他说:“146岁,我真的活够了。”其实,目前世界上像他一样的百岁人瑞有很多,他们都分布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长寿秘诀?

146岁,“我想死,我真的活够了”

据美国《国际财经日报》网站报道,就在2016年12月31日,目前全球在世的最年长老人、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姆巴希·戈多迎来了他146岁的生日。

据报道,目前戈多同自己的孙子一起生活在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斯拉根镇。去年9月,他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当地政府因此去核实了他身份证的真实性,证件显示他出生于1870年12月31日。

虽然最终戈多身份证的真实性得到了确认,但当地政府承认无法核实他是否真的出生于 1870年。不过,戈多声称自己还记得当地一家制糖厂开业,据记载,这件事发生在1880年。

能够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戈多却并没有因为自己能够庆祝146岁生日而开心,他甚至曾多次表示自己不想活得更久了。

戈多一点也不想活这么久,最主要的原因大概是孤独。早年的生活其实跟其他普通人并没有什么不同,但随着时间流逝,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开,只剩他一个人被留在原地。

戈多表示,自己的4个妻子、10个兄弟姐妹和3个孩子都已经过世了,他在世间的近亲只剩自己的孙辈、曾孙以及玄孙。但他们跟这位百岁老人间却始终有着不可逾越的隔阂。

没人能再跟他畅谈七八十年前发生过的事,没人能再与他聊聊对某个新闻的看法,没人能再让他感受到曾经年轻又充满生机的日子……这鸿沟,成了他痛苦的最大根源。他成了一座会呼吸的雕像,一块会走动的纪念碑,一个丧失生的意义,却又“被死神遗忘”的人。去年9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的孙子孙女都已经长大独立了。”

戈多的孙子表示,这位146岁的老人早在1992年就开始安排自己的后事了。当年,122岁的他在自己孩子的墓葬附近买了一块墓地。不过,目前戈多的健康情况仍然相对良好,享受着能抽烟能吃饭的日子,不过,视力严重退化,每天的娱乐只剩听广播,或者坐在门口等待闭上眼的那一天。

146岁的姆巴希·戈多每天都坐在家门口,等待死亡

据报道,世界上也存在号称比戈多更老的人,包括尼日利亚的詹姆士自称已经171岁、埃塞俄比亚的艾巴则宣称已经163岁。不过,并没有确切证据能证明他们真正的年龄到底是几岁。

西方世界的高寿地带

目前多数学者考证人类的最高寿命为110-115岁,突破此限者极其罕见。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建立人口登记制度。有了定期、详细的人口普查,人们的出生日期有了可靠依据。从此以后,各个发达国家便不再出现超级老人,超过120岁的人瑞变得极为罕见。这不仅符合人体衰亡的自然规律,且有可靠的纪录予以证实。

法国和日本都是著名的长寿区域,也是世界上较早实行定期人口普查的国家。法国早在1801年便建立了人口年龄登记制度,此后每隔5-10年,除战争等特殊原因外,都会进行人口普查。因此,122岁的法国人雅娜·卡尔芒(死于1997年)——目前世界公认的最长寿老人——1875年出生时,就留下了可靠的相关记录。

日本1879年有了家庭登记制度,1920年开始全国定期人口普查。这使得日本长寿老人的年龄数据在历次普查结果中都有迹可循。即便如此,也仍有日本老人因为自供的出生日期与政府普查数据有出入,而未被认证为世界上最长寿的人。

此外,人口学家詹尼·佩斯和米歇尔·普兰于2004年提出了“蓝色地带”的概念,用以指称那些人口平均年龄较长寿的地区。美国记者丹·布特尼协同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对“蓝色地带”进行了5年多的实地考察后,确认了“世界五大长寿之乡”。蓝色地带版世界长寿之乡包括:日本冲绳岛、意大利撒丁岛、哥斯达黎加尼科亚半岛、希腊伊卡利亚岛,以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马林达。与中文网络的排名相反,“蓝色地带”版榜单上的大部分都是公认的发达国家。

除了这些堪为例证的地区之外,相关研究也表明,除了细胞衰老、机体衰老这样的生物因素之外,人均GDP这样的经济指标也能影响人类的预期寿命。而且根据普雷斯顿曲线,出生在富裕国家的个人,通常比出生在穷国的个人的长寿概率更高。越是富裕发达的国家,也越有可能出现高寿的老人。

不过,有些国外的长寿传奇也只存在于中文媒体。在“五大长寿之乡”之一的厄瓜多尔比尔卡班巴村,有一位滩尾木村先生,曾任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秘书,后来患上严重的心脏病,“日本名医”都表示“束手无策”。后来,此人听从友人建议,前往比尔卡班巴山谷疗养,病情竟奇迹般地好转。这位只活在中文世界里的首相秘书,在其“故国”日本的互联网上没有一条相关信息。

怎样成为一个超级老人

当然,中国也不乏百岁人瑞。从2007年起,中国老年学学会开始评选“中国长寿之乡”,目前,获得这一称号的地区共有52个,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完善的发达地区,和经济较落后、地处偏远的“老少边穷”地区。前一类地区虽然鲜有超级高寿人物,但却有着较高的人口平均寿命;后一类地区的人口平均寿命较低,却经常涌现完灭世界纪录的高寿老人。

根据冈珀茨·梅卡姆人类死亡率定律,人类死亡的概率随着年龄增长呈指数上升。而诸多长寿之乡人均寿命不高、超级人瑞层出不穷,则意味着他们成功摆脱了生物学的普遍规律,年龄越大死亡率反而越低。

因为全世界盛产超级老人的地方,老人们的经验几乎是难以复制的,你只能把一切都归于当地的空气、水和其他看不见的神奇的东西上。

譬如苏联长寿冠军穆苏利默夫曾介绍过他活到168岁的秘诀:每天赶羊走10-15公里,因为“无所事事滋生懒惰,懒惰导致死亡。”

乌兹别克斯坦长者图吉·尤苏波娃也曾现身说法,抒发其积蓄了135年的人生感悟:“我亲历一战、二战和苏联时期,现在每天打开电视,都为国家的繁荣感到由衷自豪。感谢人民,感谢总统艰辛英明的领导!”

相比之下,中国新疆近131岁的阿丽米罕·色依提的长寿经验就要朴素得多,除了喝冷水、带孩子、唱情歌这些较为普世的生活方式之外,老人最独特的生活习惯,大概就是“一顿吃10个肉包子”了。此外,阿丽米罕老人习惯于赤脚走路,一直到现在也是打着赤脚。老人的孙子说,奶奶的这种做法相当于一种足底按摩。

再如,新疆喀什地区近125岁的图如普·艾麦提老人前两次婚姻没有子女,老人79岁时娶了第三任妻子,80岁得子,古今罕有;82岁时,妻子又为他生下一个女儿。图如普日常起居很有规律,通常早9点起床,先做礼拜,一天做5次。接着,就开始忙地里的活儿,如给玉米地除草。他还养了10多头羊,他拔的草就是羊的饲料。午餐后午睡一个半小时。老人最喜欢吃苞谷、高粱这些粗粮,也喜欢吃抓饭,常年喝鲜牛奶。老人炒什么菜都喜欢放西红柿,吃羊肉必定要有洋葱,这是老人的习惯。

超级老人一般都晚婚晚育,六七十岁才有孙辈较为常见,这无疑会给今天的大龄未婚人士以信心。但是,有些女性超级老人的晚婚经验却很难模仿。

比如1880年出生的格鲁吉亚的超级老人安吉撒·柯维察娃,40岁时生下第一个儿子,60岁时还生下一个儿子。广西巴马的罗美珍老人,1885年7月出生,她的儿子黄有才1946年出生,61岁高龄生育的纪录真不是一般人能打破的。

(《中国日报》2017.1.4、《百科知识》2014年22期等)

猜你喜欢
人瑞戈多长寿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浅析《等待戈多》中“等待”的象征意义
一个漫长的下午
世界最长寿的人
奇怪的发现
戈多是谁
祭抗战英烈
“等待”的意义
——《等待戈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