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ESP英语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启示

2017-03-13 03:02侯晓丹马永良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双语学术英语教学

侯晓丹 , 马永良

(河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30)

国外ESP英语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发展的启示

侯晓丹 , 马永良

(河北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130)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以专业需求为基础的实用性英语,以其目的明确性和专业导向性,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通过追溯国内外ESP教育起源和发展历程,着重分析我国ESP教育发展现状,同时指出ESP与基础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相互融合,有机整体与协同发展,并提出以国外ESP为鉴发展我国ESP英语教育的对策建议。ESP作为应用语言学已取得独立地位,未来发展面向国际化方向。

ESP英语 ; ESP教育;发展现状;借鉴与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大学新生通用英语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正面临着一轮新的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的课程结构大调整,专门用途英语教学(ESP)开始在大学发展。ESP课程指在内容(主题和论题)上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及活动相关,以学习需求及目标需求为基础的课程。ESP课程的精髓是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即以需求为导向。ESP与普通英语(EGP)有鲜明的对照,它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交际需要,具有比EGP教学更为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能更好地应对社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ESP教学以专业交际的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合理整合了通用英语和专业知识、专业规则和通用技巧的学习。

以学习者的最终语言所用目的和语言环境为主线,可以把ESP分为两类,一类是职业用途英语(EOP),另一类是学术用途英语(EAP)。前者是指在某一行业领域所使用的、结合专业的英语,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工程英语、电力英语等,所以又称为工作英语。后者是指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交流所使用的英语。学术英语又可分通用学术用途英语(EGAP)和特殊学术用途英语(ESAP) (Jordan,1997)。前者包括学术阅读、听学术讲座、开展学术陈述、学术写作等语言技能的课程;后者包括结合专业的学术交际能力和语篇语类的课程。前者也称为基于技能的学术英语( skill-based EAP);后者是基于内容的学术英语( content-based EAP)。(蔡基刚,2010)从世界各地开展学术英语的现状看,前者最为普及。

二、ESP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ESP研究成果

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传播学术知识的地位日益凸显。学术英语的教学目标是以英语为工具顺利地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它考虑了学习者不同的专业背景以及未来职业环境对学习者的特殊需求,是跨学科的语言共核。学术英语以国际化课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是实现优化人才素质的必要工具。高校要培养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一定英语水平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就必须开办学术英语课程,提高学术英语能力。已有国外学者(如Flowerdew1999)指出,在美国、英国等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学生在大学初始都要必修学术英语课程。在日本、泰国、台湾、香港等英语为外语的国家或地区,ESP课程都是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中心展开的。这足以表明,ESP尤其是学术英语是国际大环境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客观要求。在国内(如上海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为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提供各种专门用途的英语课程,这些著名大学也有ESP英语尤其是学术英语的成功案例。这些成功案例同时表明:通过学习专业知识习得外语的做法能促进语言学习效率,是语言学习的理想模式。

20世纪六十年代末期,人们对ESP研究集中在语域分析上,A.J.Herbert(1965) 编著The structure of Technical English和swale(1985)都是以语言分析为导向,不同领域的专业英语构成不同语域,对这些语域分析和归纳,将其作为ESP的重心,科技英语与医学英语语域不同,因此语法和词汇特点也不同,所以ESP应抓住专业英语特有的语法和词汇进行研究,这些具有明显特征的语法和词汇构成ESP的主要内容。对这类语域分析持批评观点人认为,这类带有语域特点的词汇和语法,与ESP语法本质没有区别;而持赞成观点人认为,虽然EGP也有这些语法和词汇,但是这些特征在ESP中表现突出,如条件句,复合句等。另外一些特点在EST中表现较弱,尽管ESP语法和词汇特点在EGP中都存在,但是重要程度不同,ESP侧重强调常用的,优先考虑词汇和语法特点。

语域分析基础上,发展到修辞和篇章分析阶段,这一阶段代表人物Henry Widdonson 和华盛顿Larry Selinker,Louis Trmble,其基本理念是ESP学习阶段碰到的主要问题不是缺乏系统的英语语言知识,而是不知道在实际和生活中如何运用。因此要超于语域层面分析,重点放在鉴别篇章结构。这一理论分析前提条件是假设各种语篇修辞模式都不尽相同,即科技语篇结构模式和医学语篇结构不一样,Widdonson(1987)质疑,认为对于专业学术语篇在修辞模式上研究成果同样适用于ESP语篇中。

20世纪70年代末期是ESP发展的黄金时期,ESP学术应用广泛,实证研究颇少。由于语境研究和修辞篇章两阶段,人们重点关注语言本体研究,期望找到与EGP在语言本体上的差异,然后挑出属于ESP来研究,但Strevens(1971),Jordan和Mackay(1973)学者们失望看到,要划清两者界限非常困难,因此人们对ESP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在这一背景下人们从语体之外探寻ESP存在的依据,它必须有特定的目标情况,因此ESP研究首先由目标情况然后再 分析语境特点,分析的结果构成ESP体系结构,这一过程称为需求分析。是ESP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具有里程碑意义。

学习技能分析阶段,Francoise Grellet(1981), Christine Nuttall(1982)和 Charles Alderson与 Sandy Urquhart(1984)做出杰出贡献,对学习技能兴趣来自功能意念工具,需求分析的介入,导致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在目标情境中有轻重之分,多数情况阅读技能是置于学习技能的首位,其他技能因专业学科性质而定,从事商业活动偏重于口语,攻读学位研究生偏重于写作。以技能为重心的语言学理念,无论表层结构是否相同,都使用相同的推理,解释过程,语言受用者能解释含义,因此没有聚焦语言表面结构,而应偏重于语言的解释策略。通过上下文语境分析猜测词汇含义,利用母语相似结构和视觉版面定位决定篇章类型,所以语言境遇特点不是十分必要的,相反思维方式解释过程重要性凸显出来。

以学习为中心的阶段,ESP发展源于三种力量,一是学习需求,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和学习理论的发展,在前几个阶段人们忽略了学习理论的力量,更多关注语言学的实惠实践,无论语言学的便面结构分析 ,还是思维过程的探索研究,都是围绕语言本体和其使用,语言应用是ESP的目标,地位十分重要,实现目标的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侧重点归结到学习,人们对ESP研究已经超越语体自身研究,而要深入语言需求,阅读技能,阅读内容多方面多角度全过程。

(二)我国ESP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都进行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定位在专业英语上,其中:商务英语,经贸英语,新闻英语和医学英语这些行业英语,对专业知识背景要求不高的课程主要由大学英语教师开设,而科技英语,化工英语,法律英语和生物英语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则由专业教师开设。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除了专业性难易区别,同时目的指向性也是一个区别,行业英语主要体现实用性,专业英语主要通过词汇,句法和篇章,研究和阅读文献,研究性范围大。我国大学英语教育水平效率低下,履步艰难,主要表现为:

1.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有限

由专业教师开设专业英语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1)受教师教学水平的制约,普遍采用语法翻译。(2)专业教师集中精力在专业知识上,专业英语教学作为次要地位,因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加之学校师资力量和学时有限,很少学校在四个学期后能为学生开设专业英语,但是在2002年教育改革纲要下发以后有所好转,各个大学纷纷开设选修课,专业英语得到重视。基于大学英语教师学历背景,绝大多数选择英美概况,英美文学报刊选读课程,很少选择专业英语,即使上专业英语课也是集中在行业英语水平上,主要原因是教师对理工类和科技英语有畏惧心理,专业知识背景束缚他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上有所建树。

2.重视基础英语,忽视ESP教育

反对专门用途英语(ESP),主要是担心学习科技英语毕业无用。同时也担心ESP影响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原因有:(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外交流规模和频率较小,英语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学历教育上,人为素质教育上,除了学位考试,欣赏和翻译文学作品外,没有其他用途,即使有用也是潜在的和不确定性的。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国对ESP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交流与合作已扩大到全球领域,科技,经济,文化交流呈多元化,多角度,宽领域合作,全部与国际接轨.各个行业对复合型人才既精通专业业务有通晓外语知识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ESP需求呈现元化,专业化的趋势。国际贸易,高端访谈,技术交流与合作对ESP提出的要求,同时也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目的性,指向性从事涉外法律援助,出国深造,贸易往来这些领域的需求可以说ESP需求越来越大。(2)改革开放初期,大学生英语总体水平很低,这与高中英语教育质量不高有关。上世纪50年代高中外语教材全部是俄语,英语关停。60年代到70年代文革期间,英语教育受到影响。师资断档和教师资源匮乏,造成英语水平下降,基于历史原因教育大纲要求注重语言基础是正确的,在基础薄弱前提下开设专业英语势必会影响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提高。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有了长足发展,一批高素质高层次英语专业人才涌入教育队伍,同时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有些地区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英语基础扎实,高校对语言教育还要定期评估,这就为基础英语教学转为ESP教学提供条件。

3.双语教学的排挤ESP教育和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育部2001年出台教育评估评价体系,明确要求双语教学开设门数不低于8%,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建设,在双语教学环境的挤压下,专业英语教学发展履步为艰。具体表现为:(1)各学院(系)为了评估检查,抽调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师,并且在课时津贴,教学工作量核算上给与倾斜政策。(2)ESP属于公共课,而双语教学属于专业课,后者在教师职称认定上要优于前者。(3)ESP规定属于必修课,在全面推行学分制和压缩本科总学分前提下,ESP教育被专业英语所代替。(4)目前我国ESP师资状态问题很多,制约着ESP教学效果和理论研究的提升空间,部分高校英语教师学历偏低,根本原因是长期以来师资培养结构不合理,ESP教育专业空白造成的,传统外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各行其道,专业结构单一,各学科知识之间脱节,忽视ESP作为一门学科的特征。

三、ESP教育与基础教育和双语教学的相互融合,有机整体与协同发展

专门用途英语(ESP)不同于基础英语,也不同于双语教学,大学英语侧重于听,说,读,写,译等基础学习,在于对语言能力的培养,专业双语教育在于由专业教师用英语传播知识,并兼用汉语来教学。它不是以语言教学为目的,而是以传播专业知识为主线,作为学习者特定环境下的语言教学,专门用途英语是衔接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双语教育,在基础英语的前提下,让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和专业技能更好的相互融合,尽最大可能满足学习者在基础英语达标前提下,尽快适应双语专业课的实际需求,这样的解释恰好符合学习者对ESP教育的要求。

(一)提出ESP教育理念,不是替代基础英语 ,它们互为补充,融合一体。基础英语教学和ESP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两个层面,起初有人反对ESP,其主导思想是反对ESP取代基础英语的做法,李佩(1992)意见是基础先行,ESP英语跟进的原则,对于基础不扎实的,还要先是基础教育,而对于基础牢靠就不应在听说上无休止的训练,而是要尽快进入ESP学习。张尧学(2002)认为,重点院校不设公共英语,直接接受双语教学,也就是说ESP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用英语开放的专业知识,以取代必修的基础英语不但不会影响语言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这种通过专业知识传导机制是学习语言的理想模式。

(二)ESP与双语教学应当各有侧重,互为补充。ESP教学主要由外语教师来承担,而双语教学可以由专业教师来授课,前者侧重语言教学,后者侧重专业知识讲解,ESP除了对口专业开设,如医学英语,新闻英语等,开得课程是适用面广,共性强的课程,如经贸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尤其是专业技能英语,如国际会议报道,高端论坛,论文写作,文献检索等。ESP教学与双语教学适用教材也不同,ESP教材不宜专业性太强,但是语言要由代表性,尤其要有专业词汇和习惯用法等,不计有专业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突出英汉互译和摘要写作,这是二者的区别。实质上,ESP是从基础英语到双语教学的过渡课程教学,是为顺利进入双语教学作准备,是在学习专业知识前提下,继续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过程。

四、以国外ESP为鉴发展我国ESP英语教育的对策建议

通过对比分析国外成功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教育发展模式,为我国ESP教育发展提供可借鉴的范式。随着全球化,拉美,东南亚,环太平洋经济的崛起,商务英语已经变得空前发展,全球一体化,各方交流加强,专业学科和环境的多样化,ESP教育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一)当前ESP体系还不健全,各种思想交织碰撞,作为应用语言学已取得独立地位,发展面向国际化方向。ESP理论研究呈现融合发展趋势,把语域分析,修辞篇章分析,技能分析,目标情境分析,学习为中心几个阶段,经过实践的沉淀,将有效要素提炼出来,融合一体,分析利用,形成相互和谐有机整体,不惟经验论,不惟权威论,只惟客观性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索精神,有针对性,目的性的提取精华,完善ESP,发展ESP。

(二)基于计算机语料库的语域分析和体裁分析得以空前发展。计算机语料库的高效便捷的技术手段,为ESP蓬勃发展提供难得机遇。过去仅限少数语料展开的语域分析,体裁分析难以揭示语言使用的真实全貌,导致研究结论的信度很低,进而运用广度很小,随着计算机语料库的建立,为其研究提供庞大和有效的真实语料,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和信度。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计算机的局限性,许多问题的发现与深层次思考,计算机是不能完成的,依然要依赖研究者敏锐的洞察力,ESP研究成果的重大突破需要研究者不懈追求,计算机只是将研究人员从复杂数据计算和分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使用工具。

(三)加强ESP理论创新发展,发挥ESP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作用。ESP是一门目的性和指向性强的跨学科专业,涉及社会学,语言学,教育学和自然科学多领域,ESP创新发展需要多学科基础理论作支撑,零散破碎,杂乱无序的感知认识不足以支撑和推进ESP科学研究,也无法胜任ESP教育实践,尤其要改变目前ESP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地方,努力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实际证明ESP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从而改变教育行政部门对ESP教学消极态度和英语教育专家对教育改革的重视,重新调整大学英语大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ESP师资队伍不仅要有较高英语水平,同时还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因此对其岗前培训是必要的。(1)在思想和心理上对这个转型要有准备,尽管基础教育在绝大多数高校不失主导地位,但是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2)鼓励英语硕士研究生攻读其他专业博士学位,提高交叉应用能力,提高综合素质;(3)加强和双语专业知识业务合作,结成帮扶对子,在专业学习和语言学习上相互协调,共同长足发展。长远来看,真正解决师资问题,还要靠建立ESP教师教育培养机制,设立ESP教师资格证,实现ESP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只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ESP队伍,有了专门的教师,才会有教学模式的研究者,教材编写和课程设计者。因此,教师教育机制的常态化,刻不容缓。

(五)充分利用国内现有交流平台,发挥高校间大外部的作用。开设ESP课程,进行ESP教学实践,开展校际交流,校内学院交流,教师交流与合作,同时要与国家专门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广泛的渠道,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定期举办培训班和理论研讨会,学习与交流,努力提业务素质。在国际方面,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的ESP研究历史久远,而且其特点分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在ESP课程开发和设计理念十分成熟,具有国际权威性。1984年菲律宾与该大学进行合作,引进课程开发成果开设培训课程。我们应当借鉴他国经验,大胆引进科技成果,建立国际合作。为ESP快速发展,理论提升和体制创新提供智力支撑。

[1]蔡基刚.CBI理论框架下的分科英语教学[J].外语教学,2011.05

[2]张为民.通用英语教学转向学术英语教学的探索— 清华大学公外本科生英语教学改革设想[J]外语教学研究,2011.05

[3]赵庆红,雷蕾,张梅.学生英语学习需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2009.04

[4]陈冰冰,王欢.国内外语需求分析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07

[5]王嘉铭,从ESP英语课程模式探讨英语复合型专业模式构建[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04

[6]李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ESP英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1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ESP English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in China

HOU Xiao-dan , MA Yong-li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130, China)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ESP) was developed in 1960s, which is based on professional needs. It is the mainstrea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ecause of the objective clarity and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Though tracin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SP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ESP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oints out the mutual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ESP and basic education and bilingual teaching.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SP in our country guided by foreign ESP. As an applied linguistics, ESP has achieved independenc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ESP; ESP education; development situation; reference and integration

G642

A

1008-2395(2017)02-0134-05

2017-02-10

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5020503)

侯晓丹(1979-),女,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第二语言习得、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马永良(1973- ),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翻译、英语教育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双语学术英语教学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