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2017-03-14 02:36董瑞芳史方堃杜俊凤张艳春程晔
山东医药 2017年5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通气血流

董瑞芳,史方堃,杜俊凤,张艳春,程晔

(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沧州061001)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的效果及作用机制

董瑞芳,史方堃,杜俊凤,张艳春,程晔

(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沧州061001)

目的 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治疗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脑梗死合并OSASH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PAP治疗,均连续治疗14 d。分别于治疗前后(入院当日、治疗14 d)使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呼吸功能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ODI)、低氧持续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治疗前及治疗14 d、2个月、6个月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计算阻力指数(RI);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治疗后随访6个月记录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双侧脑动脉RI降低,ADL评分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再发脑梗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PAP辅助治疗脑梗死合并OSAHS有效,其可能通过改善大脑动脉血流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与神经系统功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梗死;持续正压通气;脑血流动力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表现为睡眠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和呼吸表浅,患者睡眠期间易发生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高碳酸血症与电解质紊乱。研究证实,OSAHS是诱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1]。OSAHS能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同时脑梗死也能加重OSAHS,如此形成恶性循环[2]。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OSAHS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认可[3]。但是对于CPAP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未见报道,而脑血供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常用阻力指数(RI)来评价脏器血供好坏,且在肾脏中的应用较多[4],且可以用于评价脑组织血供状态[5]。本研究CPAP治疗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患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38~74岁,BMI 24~30 kg/m2,梗死类型:多灶25例、单灶65例,梗死部位:额叶18例、顶叶14例、颞叶12例、枕叶12例、基底节34例。入选标准:①均经颅脑CT和(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6],且起病急,病程≤72 h;均为首次急性脑梗死发病。②发病1周内经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为OSAHS,且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有关OSAHS的诊断标准[7]。③既往无鼻咽部、肺部、神经、肌肉病史。④无肺结核、肝炎等慢性传染病,无有害粉尘长期接触史。⑤无重要器官(心、肺、肝、肾等)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脑梗死病情危重或伴有意识、认知障碍。②合并颅内病变。③预期生存期过短(≤1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拒绝接受CPAP治疗2例,失访3例,入组40例;对照组拒绝接受治疗1例,失访4例,入组40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脱水降颅压治疗、改善循环、清除自由基及其他对症治疗14 d,之后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营养脑神经药物、针灸、理疗等),康复治疗持续时间、频率及具体方案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常规治疗第2晚观察组给予CPAP治疗,每次治疗时间≥4 h(每晚19时开始),1次/d,连续治疗13 d。

1.3 呼吸功能检测 分别于入院当日(治疗前)和治疗14 d给予PSG,并记录呼吸功能指标: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氧减饱和度指数(ODI)、低氧持续时间占睡眠总时间百分比。

1.4 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2个月、6个月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颅内动脉的血流速度,双侧颅内动脉包括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AC)、大脑前动脉(ACA),检测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PED),计算阻力指数(RI),RI=(PSV-PED)/PSV[7]。

1.5 神经功能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2个月、6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评估两组神经功能[8],NIHSS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ADL分数越高疗效越好。

1.6 疗效评价标准[9]治疗14 d对疗效进行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以治疗14 d的NIHSS评分为标准,与治疗前相比,评分降低大于90%为基本痊愈,评分降低46%~90%为改善,评分降低18%~45%为好转,评分降低<18%甚至出现轻微加重为无效。基本痊愈+改善+进步为有效。次要评价指标:治疗14 d ADL评分>90分为有效。主要评价指标与次要评价指标满足任一项有效标准即为治疗有效,计算有效率。

1.7 随访 治疗结束后每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1次,每两周门诊随访1次,并分别于治疗后14 d、2个月、6个月检查神经功能及脑血流情况,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如再发脑梗死、脑出血、外伤、二次住院、心血管事件。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呼吸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4 d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指标比较(分

2.3 两组治疗前后脑动脉RI比较 两组治疗前双侧脑动脉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双侧脑动脉RI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脑动脉RI比较

2.4 两组疗效及预后比较 对照组治疗有效20例、无效20例,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有效32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死亡13例,病死率32.5%;观察组死亡5例,病死率12.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治疗结束随访6个月,对照组再发脑梗死8例、脑出血4例、外伤2例、二次住院5例、心血管事件25例;观察组再发脑梗死2例、脑出血1例、外伤1例、二次住院2例、心血管事件12例;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再发脑梗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呼吸面罩压迫致面部皮肤破溃4例,给予酒精消毒及其相应皮肤处理后好转;出现咽部干燥24例,给予呼吸机湿化后好转。

3 讨论

OSAHS病因复杂[10],易导致全身心血管系统损伤,其常见临床表现为注意力及短期记忆力损害、认知功能障碍,长期易产生不良情绪(焦虑及抑郁)。研究证实,CPAP是OSAHS的首选治疗方案[3]。Gottlieb等[11]研究认为,经CPAP治疗的OSAHS患者呼吸暂停次数减少,同时患者的缺氧状态及高凝状态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其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吸氧治疗。任蕾等[3]研究认为,CPAP能通过降低OSAHS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水平来改善凝血状态。目前关于CPAP治疗OSAHS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可以纠正低氧血症与二氧化碳潴留,进而提高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②气道内的气流强度增加,导致刺激上呼吸道的机械感受器强度逐渐升高,进而传入中枢,调节咽部及其呼吸道的肌肉张力;③通过改善氧饱和度来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而改善患者血凝状态,减少血压波动,改善心脏功能;④改善患者的脑部缺血状态,减少细胞死亡[11]。有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的OSAHS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人[12]。但是目前针对CPAP对OSAHS患者脑血流的改善作用尚未见报道。以往有研究表明,奥格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很好地改善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大脑中动脉的循环参数,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与神经功能状态[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AHI、ODI、LSaO2和低氧饱和度的睡眠时间百分比等呼吸功能指标均改善,且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以往的实验观点[3]。治疗后两组脑动脉RI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说明CPAP治疗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从而改善脑组织血供。与以往部分研究[13]结果一致。CPAP治疗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在随访中发现,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说明CPAP治疗安全有效。

本研究结果证实,CPAP能改善急性脑梗死合并OSAHS患者的脑循环血流,进而改善患者的呼吸、神经功能。但是本研究未检测患者外周血清学指标,随访时间仅半年,且样本量相对较小。今后将对该治疗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1] Capampangan DJ, Wellik KE, Parish JM, et al. Is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stroke? A critically appraised topic[J]. Neurologist, 2010,16(4):269-273.

[2] Wessendorf TE, Wang YM, Thilmann AF, et al.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with nas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stroke[J]. Eur Respir J, 2001,18(4):619-622.

[3] 任蕾,杜井波,翁秋霖,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价[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2,7(6):429-434.

[4] Tublin ME, Bude RO, Platt JF. The resistive index in renal Doppler sonography: where do we stand[J]. AJR, 2003,180(4):885-887.

[5] 韦朝霞,祁风,余科,等.经颅多普勒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血管反应能力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8(1):11-12.

[6] 吴江.神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8-170.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2,35(1):9-12.

[8] 赵晓萍,孔华卿,应杰.奥格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血栓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状态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2):258-260.

[9] 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写作组.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11):812-820.

[10] Ciftci TU, Kokturk O, Demirtas S, et al. Consequences of hypoxia-reoxygenation phenomena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J]. Ann Saudi Med, 2011,31(1):14-28.

[11] Gottlieb DJ, Punjabi NM, Mehra R, et al. CPAP versus oxygen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 NEJM, 2014,370(24):2276-2285.

[12] Johnson KG, Johnson DC. Frequency of sleep apnea in stroke and TIA patients: a meta-analysis[J]. J Clin Sleep Med, 2010,6(2):131-137.

[13] 高晓刚,李毅,席刚,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疗效评估[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3):284-287.

沧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51302087)。

10.3969/j.issn.1002-266X.2017.05.026

R743.33

B

1002-266X(2017)05-0078-03

2016-08-31)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通气血流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实用无创机械通气技术进修班招生简介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研究进展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破裂性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