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模拟给水水质对碳素钢材料的影响

2017-03-14 09:23张好峰
东北电力技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溶解氧余热电位

张好峰

(大唐东北电力试验研究所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12)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与传统的燃煤发电机组相比,具有建设周期短、发电效率高、启动快、调峰能力强、占地面积小、用水少、环保等优点,可以大大改善电力系统运行环境,增强系统的调峰能力和事故应急处理能力[1-4]。

余热锅炉作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给水质量标准与其炉型、压力等级等因素有关。国内常见的余热锅炉多为三压式汽包炉,3个汽包的压力等级相差很大,这就对余热锅炉的给水处理提出了严格要求。现行的GB/T 12145—2016《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以及DL/T805.4—2016《火电厂汽水化学导则 第4部分:锅炉给水处理》中并没有针对余热锅炉的水汽质量标准。流动加速腐蚀作为余热锅炉最易发生的腐蚀损坏,其主要因素有水流状态、金属材质、温度以及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等。流动加速腐蚀(FAC)是在还原性水环境下发生的腐蚀形态,多发生在70~300 ℃、低溶解氧浓度、低pH值的紊流区域。三压余热锅炉最易发生FAC的部位是碳素钢材质的低压汽包、低压蒸发器,其设计运行温度约为150 ℃。经相关研究发现,通过提高溶解氧浓度和pH值可以有效抑制FAC的发生[5-6]。

为考察余热锅炉给水水质对碳素钢材料的影响,本文选择在150 ℃的试验条件下,改变联氨浓度、pH值、溶解氧浓度等影响因子进行了模拟试验。

1 试验方法

本试验使用STB340碳素钢管(其化学成分与我国Q235C相近)沿长度方向切割出的平板状试验片,尺寸为40 mm×20 mm×2 mm。试验片STB340及Q235C的化学成分对比如表1所示。

表1 STB340及Q235C化学成分对比 %

试验片表面使用800号砂纸湿式研磨,经丙酮溶液脱脂后,用于试验测定。本次模拟FAC的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试验片置于高压釜中,经高温高压水(150 ℃,5 MPa)从喷嘴喷出,垂直喷射到试验片上,在20~100 h内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在添加缓蚀剂的常温硫酸溶液中进行阴极电解还原,去除试验片表面的氧化膜,然后利用粗糙度仪再次测定试验片的表面形状,通过试验前后的形状变化来计算减薄深度。

图1 试验装置

为了测定流速、ORP(氧化还原电位)对试验片腐蚀电位的影响,本试验采用Ag/AgCl为外部参考电极,试验片为工作电极。在水质调节罐中调节试验水溶解氧和pH值,经高压泵升压,预热器升温后进入喷嘴。在升压后通过加药罐调节所需的联氨、NaCl和Na2SO4浓度。

2 试验结果

2.1 联氨影响

流速为6 m/s时联氨浓度对减薄速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pH9.0的水质中添加10 μg/L的联氨,较未添加联氨的水质中减薄速度增加约3倍。pH9.3时添加50 μg/L的联氨,其减薄速度同样增加了约3倍。pH9.4时添加联氨浓度为20 μg/L时,与未添加联氨相比,减薄速度增加了约5倍。另外,添加395 μg/L的Na2SO3的试验结果与添加50 μg/L联氨的减薄速度相同。因此,认为除氧剂全部具有增加减薄速度的效果。

图2 联氨浓度对减薄速度的影响

在低pH值、低溶解氧浓度、70~300 ℃的流动水温环境条件下,联氨等还原剂的存在会加速FAC的发生,其发生机理如图3所示。

图3 联氨等除氧剂存在条件下FAC发生机理

联氨对150 ℃高温水中ORP的影响如图4所示。添加10 μg/L联氨的ORP显著下降,随着添加联氨浓度的增加,ORP小幅度下降,当添加联氨的浓度达到40 μg/L以上时,ORP的变化很小。结果表明,与增加联氨浓度时减薄速度会提高一样,ORP的下降与减薄速度相对应,即联氨的存在使水中的氧化能力降低,金属在高温水中形成氧化膜的过程被抑制。因此,在静止的水环境中,联氨对FAC的影响基本没有区别,在流动的水环境中,联氨的影响很大。

图4 联氨浓度对ORP的影响

2.2 pH值和污染物影响

pH值和污染物对减薄速度的影响如图5所示。在没有添加污染物的条件下,pH9.0时的减薄速度约0.25 mm/a,将pH值调至9.2以上时减薄速度降至0.08 mm/a。在添加联氨50 μg/L、pH9.0的水环境中,减薄速度非常高,为0.88 mm/a;但是随着pH值的上升减薄速度直线下降,在pH9.7的条件下减薄速度降至0.03 mm/a。

图5 pH和污染物对减薄速度的影响

由以上结果可知,给水中存在NaCl、Na2SO4时因FAC而引起的减薄被加速,联氨存在时会增大减薄速度。但在污染物与联氨共存的条件下,将pH值调节至9.7以上就能够有效抑制FAC。在没有添加联氨的AVT(O)给水处理中,即便考虑腐蚀性阴离子的混入,只要将给水pH值调节至9.3以上就能抑制因FAC而引起的减薄现象。

2.3 溶解氧影响

在25 ℃时使用氨水将模拟除盐水pH值调节至9.0,并使用该模拟除盐水在150 ℃、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 μg/L以及5 μg/L的条件下,改变不同流速时测得的碳素钢试验片STB340的腐蚀电位结果如图6所示。随着流速提高,碳素钢的腐蚀电位有所上升,在溶解氧浓度为2 μg/L的条件下,流速提高至20 mm/s时,试验片的腐蚀电位依然没有达到Fe2O3的临界电位值,试验片表面处于Fe3O4的生成区域;当溶解氧浓度升至5 μg/L、流速为2 mm/s时,碳素钢的腐蚀电位到达Fe2O3的临界电位值,随着流速继续增大,试验片的腐蚀电位完全进入Fe2O3的稳定区,试验片表面处于Fe2O3的生成区域。与Fe3O4相比,γ-FeOOH和α-Fe2O3的溶解度非常小,具有良好的防腐蚀性,能够有效防止FAC的发生。

2.4 高pH值停炉保护

使用氨水进行停炉保护的模拟浸泡试验结果如图7所示。试验在常温、密闭的玻璃容器内进行,试验片浸泡在一定量的大气饱和试验水中。随着pH值不断提高,停炉保护时的腐蚀速度逐渐减小,在pH10.5时,没有发现因氧气存在而发生的氧腐蚀,碳素钢试验片在浸泡时间长达28天后,依然能够看到试验片表面的金属光泽,有效抑制了停炉保护过程中腐蚀发生。

图6 碳素钢腐蚀电位与流速的关系

图7 使用氨水进行停炉保护试验结果

3 结论

a. 与未添加联氨的水质相比,联氨浓度大于10 μg/L的水质可加速FAC速度2~5倍。在联氨存在的水质条件下,需要将给水pH值提高至9.7以上才能有效抑制FAC的发生。

b. 联氨的存在使氧化能力降低,金属在高温水中形成氧化膜的过程被抑制。因此,在静止的水环境中,联氨对FAC的影响基本没有变化,在流动的水环境中,联氨的影响很大。

c. 在没有联氨存在的给水中,即便考虑腐蚀性阴离子的混入,只要将给水pH值调节至9.3以上就能抑制因FAC而引起的减薄现象。

[1] 张家维,孙德俊,冷 杰.300 MW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三压再热余热锅炉特点[J].东北电力技术,2007,28(4):30-33.

[2] 谭旭南,杨 威,魏 盾.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水汽品质监督应用[J].东北电力技术,2011,32(3):24-27.

[3] 朱士圣,吴怡卫,孙耀峰.大型联合循环机组化学水工况的控制与监督[J].江苏电机工程,2008,27(2):76-80.

[4] 彭 群.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快速启动中水汽品质控制与监督[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1(2):35-40.

[5] 王利宏,单建明,李 伟,等.联合循环余热锅炉中的流动加速腐蚀[J].发电设备,2010,40(6):409-413.

[6] 毕法森,孙本达,李德勇.采用给水加氧处理抑制流动加速腐蚀[J].热力发电,2005,35(2):52-53.

猜你喜欢
溶解氧余热电位
电位滴定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东平湖溶解氧及影响因素分析
铜冶炼多段余热三级叠加高效利用实践
浅析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污水活性污泥处理过程的溶解氧增益调度控制
城市河道洲滩对水流溶解氧分布的影响
电镀废水处理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控制
浅谈等电位联结
关心下一代 余热写春秋
基于二维自适应hp有限元的自然电位高精度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