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追问,引导小学生数学深度思考

2017-03-15 08:56付饶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正方形解题思维

付饶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不竭动力.教学实践证明,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提问与追问可以让问题进一步明晰.尤其是通过教师的不断追问,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不断地提出问题.甚至通过不断的追问,对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这样,学生就敢于面对自己不懂的地方,并加以学习掌握.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经常能遇到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或是解题瓶颈,而敢于不断地追问提出问题,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也能保证学生们在不断质疑中学习到新的知识.

一、对独特思维进行追问,对问题进行创新思考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阶段,由于数学的计算算式较为单一简单,因此学生们往往计算出的结果都差别不大.但是,对于数学教师而言,不能仅仅满足让学生得出正确结果这么简单.很多时候,学生们对于同样的问题,解答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追问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在思考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思维的发散.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内容时,就让学生计算1000-353的结果.很多学生都会利用之前学习过的竖式在草稿纸上进行计算直接得出结果647.但是教师往往会发现,同样是留给时间计算,有个别学生短短一下子就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而大多数同学却要花去比这小部分同学要多的时间.此时,教师就可以请那些计算快的学生们站起来,并向他们提问:我看到你很快得出了结果,你是用我们之前学习的竖式进行计算的吗?果不其然,学生摇摇头,并告诉大家他有更好的想法.该学生是现将1000分为999+1之后,先拿999与353相减后再加上剩下的1,很快就能得出答案是647.如此一来,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二、在发散处进行追问,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追问往往会在谈论中产生新的理解和新的想法,这相比起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单向的讲课,思维活跃度和广泛度显然要宽广得多.虽然在小学阶段而言,教师的阅历和知识储备是远超于学生的.但是毕竟教师一个人的思维是有限的,即便是能够熟练具备的解题技巧,往往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受到局限甚至被忽略.但是往往通过追问这样的形式,便能够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很多时候就是通过追问,一些很有灵性的方法便脱颖而出了.师生之间本身就是平等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追问的形式,也可以在拉近双方距离的同时,通过言语的碰撞激发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对于学生们所提出的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以此来激励学生多思考、多回答、多问问题的习惯.在学习“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600+700这样的问题,就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实际上就是计算6+7=13后,在13后加上00就好了,其实这实际上就是蕴含了乘法的思维在里面,学生们提前想到这样的解题步骤,充分说明了他们对数学知识掌握的熟练.

三、对追问结果进行评价,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研究遗忘学习理论中指出,一个人的记忆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缓慢.小学生有意强化知识的意识不浓,但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却善于记忆.因此,教师应该通过追问的形式来强化对追问结果的评价.例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课本中有关圆的基础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用圆的计算公式来解答生活中有关计算圆形面积的问题:一台压路机,横截面是个圆,它的直径是1米.轮宽2米.如果前轮每分钟转10圈,那么每分钟可以前进多少米?每分钟可以压过的路面有多少平方米?这个问题乍一看上去似乎和圆的面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通过仔细的思考,不难发现其实压路机转动一圈的面积,就是圆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只要乘以10就可以了.当然,对于教师而言,直接告诉学生们解题思路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长此以往甚至会依赖教师.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采用追问的授课方式,将解题的思路转化为多个小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问题的引导下不断接近解题的正确方法,从而通过自己的努力解答出问题,大大激发了他们思考的动力和信心,使得今后学生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很快想到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

四、追问要有递进性,逐步深化问题的思考

追问是对问题进行递进式的探讨.不论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追问,还是学生自发地对教师提出的追问,都蕴含了双方的思考和想法.但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而言,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不论是从知识储备上还是从教学经历上,都远超于学生.因此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提出一系列追问之前,首先想一想该通过怎样的表述使得学生可以又好又快地理解教师所提出问题的内容.所以说,追问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渗透,需要具备渐近性.追问不是盲目地问问题,而是通过问题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利用解答这些问题来解决最后的大问题.例如,在学习五年级“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手头发的学具盒中的长方形、正方形等等模型进行观察.并提出相应的追问:同学们是根据哪些特点来找出正方形的?为什么不选择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具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经过这样几个问题的追问,学生便能順着这些问题,一步一步地领悟到这些图形之间的异同点,那么在今后的考试和学习当中,就不容易犯错误了.

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一系列问题的追问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们对于问题的回答,对于班级里参差不齐的理解速度,教师一定要充满耐心.尤其是对于一些接受新知识较慢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多在课后花一些时间与他们单独攀谈一下,从而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在今后的课堂上加以重视和改进.

猜你喜欢
正方形解题思维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用“同样多”解题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