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下关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浅析

2017-03-15 18:54连芯钰
财会学习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

连芯钰

摘要:新常态经济进入瓶颈期,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不能只单纯强调扩大总需求的短期经济刺激政策,更应该注重长期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从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这些长期的要素来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深化改革产权划分,通过法治强固市场经济,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提升人力资本质量,顺应时代潮流,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中国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更加扎实地推进经济发展,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开放,更加充分地激发创造活力,更加有效地维护公平正义,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习近平

2014年5月习主席考察河南途中,结合中国当前经济,首次提出新常态的含义,中国经济似乎到了瓶颈期。中国经济是否有继续发展的潜力,有继续发展的韧性,又该怎样促进中国经济在长期内进一步释放活力赢得机遇呢?这是摆在当代经济学者面前的问题。

在西方经济学中有关于长期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及其对策的论述,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二。首先,研究长期中经济增长核算方程式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发现经济增长受到劳动力、资本的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最重要,因为不管是劳动力还是资本的增加对于国民收入的贡献率都要受到相应的产出弹性的影响,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也就最大,产生的效果也是最明显的,对于国民收入的贡献率是完全的;再次,索罗模型中对于现实经济世界的解释中明确指出了人口增长率和储蓄率的变动对于长期中国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强调了低人口增长和高储蓄率高投资率对其重要影响;最后,在内生增长模型中,提出了著名的两部门模型,这个模型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中无增长和高增长并存的问题的。新常态下,产生的主要变化是我国更加重视创新,利用创新带动要素驱动,实际就是更加注重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其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稳定与繁荣。对于我们现阶段而言,人口增长率在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下已经到了很低的水平,人口方面实现了低增长,而对于中等收入陷阱来说,我们应当借鉴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并认真分析其发展的教训。

针对现在的经济形势,我认为应该适当放弃凯恩斯单纯强调扩大总需求的短期经济刺激政策,转为更加注重长期经济增长的效率和质量。内生增长理论中的两部门模型与其相关,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参考。如果一个国家将自己的投资方向更多的引向科研开发方向,那么就可以突破增长陷阱,转向高增长的发展阶段。现阶段,国家更加强调创新驱动的作用,加大对创新和科研的投入,是正确的道路,这进一步增强了中国面对经济的后发优势和韧性。然而,剧烈波动影响金融市场后,中国各行各业被不安情绪深度笼罩着。体现在对改革未来方向和措施的未知,对银行坏账、PMI和经济增率处理应对的担忧。当前到底是不是中国最艰难的时刻?改革究竟要如何推进? 众所周知,经济分析的框架模型是参照凯恩斯主义的增长模型。新古典的增长模型,即索罗模型(Solow Model)应用于长期增长,更加广泛可行,其经济增长模型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主要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这些长期的要素。

从资本角度出发,是通过深化改革产权划分,把以前没有重复利用的经济资源进行系统化管理来明确产权,同步建立要素市场,为我所用,首先转变为资产,利用金融杠杆的作用,通过抵押、投资、贷款方式,把资产转换为资本。以前为人诟病的投资方式,是通过增加负债,利用高杠杆化来增加投资的方式,将不能持续。从劳动力角度出发,参考西方发达国家,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水平下降,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已制约着劳动力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将会影响人口结构,使其恶化,老龄化的问题将凸显,而我国当前人口红利也在减少。我国开始做一些重要调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落实,为应对劳动力问题,将逐步产生影响,这对国家经济增长动力一个非常重大的改革决策,影响深远。至于技术角度,“互联网+”的概念影响各行各业,经济技术与互联网信息科技相结合产生的巨大作用,其影响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时间,深入人心,好比当年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夜,伴随而来的是创新层出不穷。举例说,就创新能力来看,过去三年中国专利数增长率为全球第一,其中今年上半年创新的专利增长量为30%,在2014年一年注册的企业数目是中国往期总数目的25%。可见一大批的国际化企业正在崛起,将影响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影响中国改革的巨大动力,是消费率上升,其自動带来了平衡机制,在投资放缓、经济下行的过程中,对改革产生助推动力。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具有全球罕见的低消费率,大约是52%,全世界平均是75%。如果对统计数据上的误差进行修正,中国实际消费率按照国际口径换算,也可能只在60%左右,显而易见,也显著低于全球平均。而只有创新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中国经济正处于腾飞阶段,拥有十足的创新能力,从宏观角度来说,改革的动力是非常巨大的。要充分理解市场产生的积极作用,来积极应对当前的市场波动,搞清楚长期和短期问题,协调改革和短期的宏观政策调控之间的矛盾。解决方式要符合当前的经济黄金,合理、有效,宏观经济就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当经济下行压力特别大、可能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要适当放松,这不是与改革方向对立,与改革宗旨相悖,长期的问题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利用长期的方法通过改革去应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通过宏观政策来做避免短期经济大幅下行是可行的。

其次,最为基本、也最具争议的问题是注重调整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深刻探讨,实现了一个重要突破,总结国内外长期历史经验,更是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指出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因素的重要作用,同时强调政府的调控作用应用的当。中国经济经历稳定的中高速增长,在经历了增长后,经济进入增速放缓阶段,影响经济结构和增长动力的因素也发生改变。最新数据显示,外贸增速降低后进而使内需比重相应上升,资源环境压力也持续加大,在劳动力方面也出现小幅度减少。三大产业的比重也产生次序变化,服务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比重,消费比重也超越投资比重,生产率提升和创新驱动将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必须做出相应调整来应对这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健的支持。

首先,以法治强固市场经济的基础。今天部分地区仍然存在利用“关系”、“人缘”和“土政策”来为地方招商引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影响根深蒂固。经常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政策,例如今天可以给诱人的优惠政策,明天则可能“关门打狗”。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需要切实保护各类产权,营造和维护公平竞争环境,需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将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深入人心,。

第二,国有资本改造是当今政府政策的首要目标。需要明确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与领域,如何“定位”是首要问题。延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是首要目标,要想使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国家安全和科技进步等领域产生高速高效的增长,这需要重复利用国有资本,使其服从和服务于各个领域。

第三,构建相应的支撑体系和制度环境,有利于创新驱动、效率提升、可持续发展。实现以上目标,需要政府发挥应有的作用,转变思路,变换机制,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体制与政策环境,而不是像以往一样,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投资招标、跟踪项目进度、指定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规划,现在应更多的放手权利,提高效率,运用市场的操控作用,这样才会包容多样性、有利于创新。

第四,政策导向要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世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的大幅增长,是政府公共开支上升的主要因素。保障支出增加對于发达国家缩小收入差距、改善民生,起到了关键作用,主要涉及社会救济、住房、医疗、就业、养老、教育等方面。反面教材是有的国家产生过高的政府支出,形成了“养懒人”体制,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长期的不利影响。而大部分国家更加重视人力资本建设,为国家竞争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主要通过基础教育、职业培训等提高劳动者的工作选择机会与就业转换能力,提升人力资本质量重要的是转换思路,劳动力的横向和纵向流动要同时发展,社会保障体系要精心设计和建设,着力培养职业转换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劳动者适应工作环境与流程,使社会保障支出用在刀刃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宏观调控要顺应时代潮流,保持增长基本平稳的同时,创造条件来转方式、调结构、控风险。当经济转入新的阶段后,要深化改革,转换增长机制,提供动力,要使企业盈利、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带动就业、控制风险、改善民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放缓速度,但更加重视质量和效益、更具有可持续性。

依靠中国经济的潜在的韧性和合理的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国经济应当会越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进一步长期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世锦.新常态下强而有道政府才能支撑强而有效市场[J].财经界,2014(3).

[2]李恒建.适应新常态需有更大作为——刘世锦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J].秘书工作,2015(1).

[3]刘世锦.中国经济三年实现增速转换[J].金融经济(市场版),2014(11).

[4]张占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可持续发展新趋势[J].河南科学,2015(1).

[5]冯玉瑞.论国资监管体系深化改革的创新思维[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6).

[6]孙雨兴.国资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6).

[7]徐宁.政府与市场关系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5(21).

[8]余斌.促进经济运行向新常态平稳过渡[J].中国远洋航务,2014(9).

[9]刘世锦,赵晓,林抚生.国有企业应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J].前线,2015(1).

[10]李明良.习近平经济战略思想及其实践探究——基于江西上饶的具体分析[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5(4).

(作者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猜你喜欢
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制度创新
别被“中等收入陷阱”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