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啦啦队队员激励与训练策略

2017-03-15 14:55
运动 2017年3期
关键词: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队伍

朱 艳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理论与方法探索

高校舞蹈啦啦队队员激励与训练策略

朱 艳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 100101)

首先详细阐述了啦啦操运动的界定、表现形式以及该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接着基于北京地区的现实,系统地描述了目前啦啦操运动在北京地区的发展现状,尤其针对队员激励和训练策略两个重要方面,提出了一些现有的不足,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以及改进建议。

啦啦操运动;队员激励;训练策略

1 啦啦操运动的界定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1 啦啦操运动概述

与其他的竞技类运动所不同的是,啦啦操运动总是以团体的形式组队参与竞赛,如双人、三人小团体、八人以上团体等。啦啦操运动充分利用了跳跃、轿子抛、巧叠罗汉等动作技术,再加上特殊设计的口号、队形变换、标志性物品如彩球、口号板等基本要素结合起来。比赛中,则严格遵循对性别、人数、表演时间、安全规则等规定。啦啦操运动主要分为技巧啦啦操运动与舞蹈啦啦操运动。本文的以下分析均只针对舞蹈啦啦操运动而言。

啦啦操运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大西洋西海岸的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的历史上一直流行橄榄球运动,直到目前,其他的运动项目一直无法代替橄榄球在美国人民心中的地位。19世纪80年代,正是橄榄球运动开始风行的时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场橄榄球运动比赛中,出现了一种有组织的、有口号的表演助威团队,这就是啦啦队组织的雏形。大约10年之后,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发起成立了历史上第一支正式的啦啦队队伍,从此啦啦队队伍连同啦啦操运动开始进入人们的运动生活。直到20世纪90年代,啦啦操运动弥漫了整个美国的各大学校,这些大学或中学都相应建立了自己的啦啦队队伍或社团。1998年,在日本东京国际啦啦队联盟正式成立,自此,啦啦操运动开始向全世界推广、发展。至今为止,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瑞士、芬兰、加拿大等国家啦啦操运动的发展已经完全成熟,步入稳定阶段。

啦啦操运动最初源于对其他类型运动员在赛场上的鼓励支持,现代啦啦操运动自然沿袭这种起源方式。但是,需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啦啦操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改进,该项运动的关注重点从单纯的口号鼓励转向了对队内队员的身心健康以及运动技巧上来。也就是说,啦啦操运动逐渐成为一种脱离其他运动的单独竞技类运动,并逐渐走上赛场,参与竞争。因此。众多运动者都认为啦啦操运动对于队员的身心健康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例如,陈伟伟、张锐以及蔡廷川在他们的研究中明确指出,啦啦操运动对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他们指出,该项运动不仅符合当代大学生充满朝气正能量的特征,而且通过啦啦操运动的特殊训练之后,能够普遍增加队员们对自己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运动创造能力,考虑到啦啦操运动是一个典型的团体竞技类项目,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以及团队之间的合作方式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从事这项运动的运动员们。

1.2 啦啦操运动在中国的发展

谈及啦啦操运动在中国的发展,那必须要说起国内是通过何种方式开始关注啦啦操运动的。20世纪末,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的观看逐渐成为中国国内的一种运动观看潮流,比赛的暂停或休息期间,各个球队啦啦队队伍的舞蹈表演让中国的球迷观众惊讶感叹,这就是最初啦啦操运动被中国人所认知的契机。在中国,啦啦操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时间远远晚于美国、日本等国家。1998年,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正式成立,效仿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参赛队伍,中国的各大高校开始组建自己的啦啦队队伍为篮球比赛呐喊助威,这是啦啦操运动开始在中国实践的一次标志性事件。直到2001年,中国大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在广州首次举办了中国大学生动感啦啦操比赛,共有23支来自各大高校的啦啦操运动队伍参与了该项历史性的比赛,最终,经过激烈角逐,该项大赛的专业评委们共选出6支队伍代表中国参加了美国奥兰多世界啦啦操大赛,这是中国啦啦队队伍首次向全世界展示国人运动风姿。

近10年来,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呈现出社会化、专业化以及市场化的发展方向。除了普通高校的啦啦队队伍之外,逐渐涌现出专业的啦啦操队伍以及运动健将。许多体育类的专业院校已经将啦啦操运动引入到日常教学课程,全国啦啦操联赛也每年按期举行,并且逐渐扩大影响覆盖区域。此外,一些公司针对啦啦操运动的服装、道具等制作销售开启了特定的业务,甚至已经成立了多家专业化啦啦队队员培训公司。例如,守镇之舞(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旗下培养的“守镇之舞”啦啦队参加了2002年韩国世界杯的啦啦操表演,已经成为了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的官方模范啦啦队。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啦啦操运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有很多需要完善或者改进的地方,这一部分在之后的不足分析中会更加详细地指出。

2 北京市普通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发展现状

目前来看,北京地区的50多所本科院校中,其中有20多所学校已经建立了啦啦队队伍。每年,北京市健美操协会都会固定地举办例如热力操、健美操、艺术体操等比赛,吸引各大高校的啦啦操运动队伍参加,通过比赛不仅能够促进高校间运动技巧以及训练方式的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有了压力才有动力,比赛的竞争压力能够促进高校啦啦队队伍不断进步与发展。

就目前现状来看,在大多数普通高等院校内,并未设置健美操专业或者没有招收健美操专业特长生,啦啦操运动类型在这些高等院校中还是以舞蹈啦啦操为主,竞技啦啦操难以发展。此外,啦啦队队员也是大多从健美操普修课程中选拔出来的几乎没有舞蹈或者运动功底的学生。这些学生经过一系列训练,紧接着开始参加各种比赛或者表演。再来说训练模式,现在北京地区高校的啦啦队均由体育部指派一名专业的健美操教学老师担任教练,日常训练由该教练指导以及选拔出来的较优秀或者资历较深的队长带领着,并没有像专业院校那样系统的训练模式。目前北京市普通高校啦啦队队员选拔机制和训练模型存在很多不足,成为了阻碍啦啦操运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选拔机制不完善

北京地区的大多数普通高校中,啦啦队队员主要由健美操任课教师从健美操普修课程中进行选拔挑选,而不是在全校范围内举行公开的普遍选拔。这样的选拔方式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一些具备啦啦操基础或者舞蹈领悟能力较好的学生往往会因为没有选修健美操普修课而难以进入啦啦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第二,由于并没有开展全校范围内的队员选拔,啦啦操运动在学校中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度远远不如其他类型的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以上两个问题最终导致了啦啦操运动在校园内的知名度较低,啦啦操运动属于表演性质的竞技项目,相比于篮球等,更加需要制造热点和亮点吸引关注。

2.2 缺乏专业而有力的训练

目前北京地区普通高校的啦啦队教练员均为在校健美操普修课程的教学老师,日常的训练只是进行简单动作或者套路的教学以应付比赛或者表演,缺乏专业的训练,诸如不同类型的舞种、形体建设、乐感培养等。啦啦操运动富含多种元素,日常训练也应该针对这些元素一一进行培养,单纯地进行套路动作教学,很难提升队员的竞争能力。从目前各大比赛视频可以看出,大部分啦啦队队员在力度、肢体表达、动作幅度、表现力上都欠佳,难以真正展现出啦啦操运动那种活力激情的特质。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强调的就是,训练本身的目的不是为了比赛或表演,而是通过日常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掘队员的身体机能潜力,提高运动技巧水平,提高队员的身心健康,达到运动的真正目的。但是,就现有北京地区普通高校运动队伍的训练来看是十分不科学的,训练主要集中在比赛前一个月甚至半个月,短期集训很难在整体运动技巧水平上有很大的提高,制约队员运动能力的提高,而且突然的剧烈加训很有可能会造成运动损伤。此外,普通高校队员在学期间还肩负着艰巨的学习任务,尤其每次大型的比赛时间都接近期末,训练时间也很难保证,不利于获得好的比赛成绩。

2.3 缺乏必要的物质激励措施和严格的管理体制

目前北京市各大普通高校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校队啦啦队队员的物质激励欠缺,大部分队员的坚持所凭借的只是对该项运动的热爱或者对团体的依赖,缺乏可持续的有效激励机制。而且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啦啦队也并没有形成严格的管理体制,人员变动大,不利于队伍建设。

就其中第一点来说,大多训练、比赛或者表演均出自队员自愿,训练场地经常与其他运动项目共享,难以满足进行啦啦操专业培训的场地。

目前多数高校啦啦队日常管理体制不完善,存在漏洞,缺乏对队员的严格管理,训练大多靠着意愿或热爱,缺乏持久的管理模式。这样既难以提高队员自身的运动水平,而且也不利于整个运动队伍的建设与运营。

3 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啦啦队队员的激励和训练策略的建议

3.1 做好队员的选拔工作

啦啦队队员的选拔除了从健美操普修课程中筛选之外,还应该将选拔工作扩展到全校范围,类似于学校的其他学生社团一样进行招新活动的安排。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如在身体素质、身体柔韧度、肢体力量、协调度等多方面设立选拔指标进行挑选。

3.2 对队员进行有效的激励

3.2.1 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 普通高校应当更加重视对啦啦队运动队伍的关注,提供良好的训练客观条件,比如训练场地与器材。

3.2.2 做好啦啦队团队建设 啦啦队队伍区别于其他竞技类项目,比赛的完成需要依靠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默契配合,没有跳的最好的单人,只有最整齐划一的队伍。所以,团队建设十分重要。是否具有团队归属感,队员之间是否能够进行良好地沟通和支持,这些因素对于啦啦队队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更好的团队建设,可以通过增加队员们的交际机会来实现。

3.2.3 为队员争取更多的表演机会 目前,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啦啦队所参与的表演只涉及一些官方举办的专业赛事,可以说,普通高校啦啦队外出比赛、表演的机会比较少。只有更多的舞台、更多的比赛机会,才能不断提高队员的舞台表现力。因此,啦啦队应该更多地争取表演机会,比如可以与学校的篮球队或者足球队合作,进行专门的演出,不仅利于队员发展,还能增加啦啦队在校园的知名度。

3.2.4 提供适当的政策和物质奖励 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啦啦队队员更多地是凭借对该运动项目的热情来参与日常训练或比赛,缺乏学校的物质奖励或者更多的政策性奖励,很难将这种热情持久保持下去。因此,学校应当更加重视啦啦队队员的激励,在每年的校内评优或者升学时予以一定的优惠,当队伍为学校争夺荣誉之后,为其适当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

3.3 制定有效的训练制度并保证实施

就现状而言,普通高校啦啦队的日常管理十分松散,对队员的约束力不强,为了保证日常训练的高效性,啦啦队应该制定出严格的训练管理机制,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实现训练的目的,也可以允许适当的处罚。

4 结 语

作为一项在中国新兴的竞技运动,啦啦操运动逐渐在高校学生群体中获得青睐。但是,目前北京地区的普通高校运动队还是缺乏有效的选拔机制、训练模式以及对队员的激励和惩罚措施,阻碍了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第一,做好队员的选拔工作;第二,对队员进行适当的激励和惩罚;第三,制定有效严格的管理机制。

[1]陈伟伟. 拉拉队效应的运动心理学分析[J].体育学刊,2006,13(4).

[2]陈英,赵栩博. 提升高校拉拉队竞争力的探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4).

[3]谢漪珊.拉拉队:独立的运动项目[N].中国体育报,2006-11-18.

[4]张中菊,李竹丽. 我国啦啦队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 12(3).

G83

A

1674-151X(2017)02-11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60

投稿日期:2016-12-24

朱艳,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北京地区普通高校队伍
北京地区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发展及人才培养分析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我省近两年普通高校专升本选拔考试第二批招生院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比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歌华发布
大雁的飞行队伍
基于技术输送与合同类型的北京高端装备制造业技术交易现状及对策分析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