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成女战士何尝不是一种独立

2017-03-16 18:26灵子
家人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养丈夫家庭

灵子

生而不养或许是女性争取家庭地位的一种方式,但那些因爱而生养孩子、并为此甘心付出更多的女性,她们的选择,虽然不够“女权”,却并不妨碍她们的独立性与家庭地位。

放弃对男人的期待吧!

愿意生养孩子的女性,要一边工作一边兼顾孩子的不在少数。这群女性,有了孩子仍然上班的原因,一部分是迫于经济压力,还有一部分是为了保持与社会的接轨,修炼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32岁的苏笑笑说,她25岁结婚,但30岁才生孩子,原因是:“之前觉得连养活自己都难,怎么养活孩子?”她的人生计划中,是必须要生孩子的,但也必须是在自己养得起的前提下。

她对男人在家庭责任这块,是比较悲观的。老公与她同龄,是大学同学,二人还算三观吻合,但她老公明确表示:“我愿意协助你做家务,包括带孩子,但做不到跟你完全平分。我对家庭责任这块,还是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苏笑笑觉得,男人能做到这个份上,就不错了。女人都希望男人跟自己平分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但这是一个漫长的争取过程,不是一天就能被改变的。苏笑笑觉得,至少老公没有直男癌,要求她必须做贤妻良母——尽管他们家有这个经济能力。

这跟专栏作家李筱懿给女性在何时生孩子的建议很像:当你觉得自己可以像单亲妈妈一样独自抚养孩子的时候。很多女人生孩子,要么觉得是年龄到了;要么觉得反正要生,那就早点生吧;要么觉得生了就能稳固家庭。

这些女性可能都爱孩子,但她们生孩子的理由,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她们自己。因为,当孩子出生,她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时,会产生诸多抱怨:身材的变形、事业的停滞,丈夫却不体谅自己,对孩子也不闻不问;长辈帮带孩子,却老跟自己作对……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李筱懿在《婚姻里,你孤独吗》说:什么时候要孩子合适?心态放空的时候。“这是我自己的孩子,没人有义务对他负责,我必须独立承担责任。这样,男人的体谅、家人的援手、保姆的帮忙、朋友的问候都成了飞来横福,你忙着感恩涕零地消受去了,哪还有情绪去抱怨孤独?反过来,你坚定地认为这是大家的孩子,父亲必须管孩子、老人必须带孩子、自己一定要获得这些帮助,最终,帮助不会来,抱怨、争执、孤独会排山倒海而来。”

简而言之,当你放低了对男人的期待值,有了独自抚养孩子的能力时,就可以生孩子了。

苏笑笑现在就是这样一种状态。30岁生孩子,虽然比同龄人晚了几年,但她的家庭比同龄人和谐。

生孩子时,她已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和心理能力去爱孩子;她不会因为没有经济能力,害怕被抛弃,而事事要对老公妥协;她照顾孩子的时间更多,孩子跟她更亲,反而让老公担心会被她以及孩子抛弃。

所以,在出现分歧时,老公为了她和孩子,去妥协的时候更多。

你有能力,才能更好地爱孩子

那些陷入离婚纠结状态的女人,不过就是因为缺乏独立应付生活的能力。

她们可能无法独立照顾孩子,也无法养活自己,于是才会把一切责任往外推,认为公婆带孩子天经地义,但不能干涉自己的生活;认为老公赚钱养家天经地义,但不能对孩子不闻不问;认为自己带孩子最累,付出的最多得到的最少……

30岁出头的情感专家晚情说,身边也有很多人催她生孩子。当她说“现在的条件还不具备”时,往往引来一阵不以为然,没人相信以她的条件要不起孩子。但她说的,却是心里话。有人质问她,到底想给自己的孩子挣下多少家业啊?这根本没有底的,好不好?

晚情说,她根本不是为了给孩子多好多好的生活,只是希望在有孩子之前,已经把自己的各项事业都推上轨道,可以有优越的物质基础和相对自由的时间:

“我不用为了是出去打拼还是陪孩子成长做两难的选择,我可以一边拥有事业,一边陪伴我的孩子长大;

我不用因为又要做家务又要带孩子而变得心烦气躁,我可以请两个阿姨负责日常打扫、洗衣做饭;

我不用因为两边的老人没有牺牲自己的晚年生活继续为我奉献而怨恨不已,我可以一边带孩子,一边让他们到处旅游玩耍,安度他们的晚年;

我不用因为老公没有帮我一起带孩子而披头散发地叉腰指责,我可以把自己和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一起出去悠闲地玩耍;

我不用把自己能力不足的梦想嫁接到孩子身上,让他负重前行,我可以把最宽松的环境给他,充满爱意地对他说:‘亲爱的,你只需成为你喜欢的样子就行。

即使生活中有任何变故,我也不至于茫然失措,不得不委屈妥协。只要是我不愿意的、不喜欢的,我都可以轻轻地吐出一句:‘我不要!”

孩子的出现,不会颠覆她的生活,“我们互为彼此生命中的美好遇见,我给他最健康最乐观的一面,他给我最纯真最阳光的笑臉,而不是盲目地把他带到这个世界上,让他和我一起面对我的手忙脚乱、我的不情不愿、我的情绪失控。如此,我才能真诚地对他说一句:‘孩子,感谢你的出现。”

有底气把家庭主妇当成家庭CEO

一个女人如果思想够独立,即使是做全职太太,也不会失去自我,更不会失去家庭地位,因为她随时都有“东山再起”的能力。那些被嫌弃的家庭主妇,不过是因为怨气太重,又少了在家庭生活中的思想策略,才将自己变得贬值,将婚姻变得岌岌可危。

柳玫之前是一家外企的高管,35岁生下孩子后不久,就回家做了全职太太。所有人都替她惋惜,因为正她处在事业的黄金期,并且她是高学历,留过学,回家做主妇岂不是浪费人才?柳玫却有底气说:“等孩子大点,再出来打拼时,我一样可以很快做到高管的位置。”

如今,5年主妇生活过去了,柳玫并没有成为黄脸婆,并且因为“相夫教子”方面的能力,在家中地位极高。家里没人敢小看她。家里的一切大小事,都由她说了算。甚至,丈夫在工作上的事情,有时也要请教她的意见。

丈夫身为企业的一把手,经常带她一起出席公司的宴会,因为她不仅打扮得非常得体,也懂得如何在酒场帮丈夫积累人脉。柳玫把家庭主妇当成了家庭CEO,“家里请了保姆、临时工,我只负责分配和监督她们的工作,告诉她们如何做就ok了。剩下的时间,我会处理家庭方面的人情来往、孩子的教育问题、看新闻、约朋友吃饭、健身等。”

柳玫擅长处理琐事,她从来不会抱怨,丈夫一回家就能感到放松。丈夫从来不会小看她,知道她一直是职场上的潜力股。

有人会觉得,这样一群标榜独立的女性,未免活得太累:既要有赚钱能力,又要有生养能力,事业家庭都要兼顾,像一个女战士。孩子又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为何非要跟自己较劲,不逼男人共同承担呢?有句话叫:靠人不如靠己。

丈夫能与你共担生养孩子的责任当然更好,但如若不能,你拿什么去逼他?到最后,你为了向他讨要金钱、时间、情感的时候,也彻底失去了自我。人活着,就是为了争取自己想要的人生,不拼不累怎么争取?在婚姻中保持独立,才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各种意外。

正因如此,才有越来越多的男性感到恐慌,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都开始变得岌岌可危。

猜你喜欢
生养丈夫家庭
我丈夫是得抑郁症了吗?
丈夫做事先斩后奏为哪般?
情牵远方
家庭“煮”夫
幸福地发芽
恋练有词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
寻找最美家庭
高原上的野花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