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塘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2017-03-16 10:15罗继波
农业与技术 2017年2期

摘 要:玉米栽培种植过程中,高产是综合技术的体现。平塘县杂交玉米推广面积大,但是生产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跟不上,良种良法不配套,玉米品种杂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玉米产量低,生产效益不高,影响玉米产业化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广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发挥先进技术威力,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推动玉米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平塘山区;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82

玉米是平塘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7959hm2左右,杂交玉米种植占总播种面积86%以上,杂交玉米推广面积大,但是生产上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跟不上,良种良法不配套,玉米品种杂种优势没有充分发挥,玉米生产效益不高,影响玉米产业化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推广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发挥先进技术威力,提高玉米单产,增加总产,推动玉米产业化发展。

1 山区杂交玉米生产布局

平塘县位于贵州南缘中部,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貌类型的黔南低山狭谷地带,县境地貌以山地为主,地形地貌交错分布,地势相对高差大,陡坡多、土壤瘠薄,农业气候资源和土壤类型差异较大,属典型的立体农业,形成了多种玉米生态类型。而且年际间受季风气候不稳定的影响,气温多变、雨量分配不匀,形成一些时段雨水过多或过少,光照条件欠佳,干旱发生较为广泛,经常出现洪涝、低温、阴雨、冰雹、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适宜的本地区玉米优良品种是抗玉米大小斑病、锈病、穗腐病,雌雄穗协调、适度耐密、耐旱、抗寒、籽粒灌浆脱水快的中秆、中到大穗型硬粒和半硬粒型品种为主,半马齿和马齿型品种为辅。玉米生产布局按照生态气候与土壤肥力、栽培制度组合搭配不同类型品种。上等肥力的平土和5°以下的坡土,土壤肥力及光照条件优越。推广种植紧凑型玉米单交种为主,半马齿和马齿型紧凑型玉米单交种为辅。中等肥力的平土和10°左右的缓坡土种植平展型硬粒和半硬粒、搭配半马齿型单交种。中下等肥力和15°以上的坡土种植三交种和双交种。20°以上的坡土和阴山夹谷光热条件差、肥力低下的下等土种植顶交、群改种为主。在条件稍好的地方搭配平展松撒型、白轴、叶色浅、茎秆坚硬、耐阴、耐瘠薄、硬粒型和半硬粒型三交种、双交种。生态环境极差的地方,应推广比其它杂交种类型适应性强,能获得较好产量有本地血缘的三交种、双交种和群改种。砂土,保肥保水能力差,容易受旱,栽培植株矮、节根和气生根发达、种子较大、芽鞘较长、顶土能力强、雄穗分枝少、叶片狭长或上冲、生育期相对较短的抗旱或避旱紧凑型杂交玉米品种。

2 山区杂交玉米栽培技术

2.1 山区玉米,适时早播

玉米适时早播,可以延长玉米生长期,光合产物制造积累较多,促进果穗发育,籽粒充实饱满;地下害虫发生以前发芽出苗,减轻苗期虫害,保证全苗;幼苗在春季低温和干旱环境条件下经过锻炼,地上部生长缓慢而根系发达,根群能向下深扎,茎组织坚实,节间粗短,幼苗墩实健壮,抗旱、耐涝和抗倒伏能力增强;还可以避过夏季伏旱和高寒山区后期秋霜不良气候的影响,使玉米授粉受精良好,产量高。确定玉米适宜播期要根据当地有利的气候条件、土壤温度、水分、品种特性等因素而定,本地区春玉米适宜播期3月下旬—4月上中旬,一般是土壤表层5~10 cm范围内的土温达到山区玉米种可以正常缓慢发芽的下限气温10~12℃的基础温度上,种植越早越好,适时早播。

2.2 精细整地,施足底肥,做好播种准备

玉米种子播种需要做好种子处理,在播种之前人工筛选种子,清理破、霉、病以及杂粒种子类型,选晴天把种子晒2~3d,发芽势增强,出苗快而整齐,根数增多,穗粒重可增加25~51g,产量增加3.4%~19.3%。整地,春玉米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进行秋深耕使土壤有较长的时间充分熟化,撒石灰改良酸土,精耕细作,土壤容重减少、土层增厚,保水保肥,通气良好。采取高垄种植,可以提高春季地温,保滳保苗,又利于排水排涝,是保证玉米丰收的一种好办法。垄作一般底宽50~90cm,高10~17cm,垄沟宽10~13cm。每667m2施足1000~1500kg腐熟农家有机肥、8~10kg尿素、25~35kg过磷酸钙,5~20kg氯化钾,增施1kg左右硫酸锌肥作底肥,底肥占总施肥量的50%,于种植前10d开沟条施并覆土,培肥地力,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玉米根系入土深,根群分布宽广,根量多,增加抗旱抗倒伏能力,茎叶和雌穗生长发育好,玉米产量高。播种,需控制好温度,深窝浅盖,窝深16.5cm,窝要平,深浅一致,便于施农家圈肥、土杂肥等有机肥,有利于播种的种籽分布均匀,在春季雨水少的情况下,可利用土壤的下层水分。盖种深度一般3.3cm左右,砂土可适当深一点。播种深淺,还要按土壤质地而定,一般粘土,土湿、地势低,需适当浅播;砂土,土干、地势高,需适当深播。杂交种应浅播。春旱少雨,播种深度可达13~16.5cm深播于湿土中,再浅盖种。有水源灌溉地区应引水灌溉抗旱播种。播种之前必须充分结合所规划的密度、种子大小、害虫情况、品种类型、气候条件以及土壤肥力等。根据栽培经验和科学试验,当前比较适合的种植密度平展型玉米2600株/667m2,紧凑型玉米3000株/667m2,叶面积指数、叶片分布以及光能利用都较理想。要加快玉米育苗移栽和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

2.3 科学肥水管理,全程种好杂交玉米

玉米植株高,叶片宽大,是一种需水肥较多又不耐涝的作物类型,肥水管理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玉米各生育时期对环境条件的需要是不同的,必须及时进行追施、灌溉、中耕除草和培土,还要防治病虫害,才能获得高产。苗期,玉米播种后,天气干旱,土壤持水量低于60%时,常会发生炕种烧芽、干霉或幼苗出土即被旱死,造成严重缺苗,应及时浇水和松土、保墒。如遇大雨造成土面板结、潮湿,会阻碍土壤透气与升温,玉米难出土,即使出土生长也不壮,应及时松窝,破除板结,散墒透气,助苗出土。苗期是根系建成的重要时期,一般进行2次中耕,第1次中耕是三叶期,松窝浅耕5~10cm,并及时追施苗肥,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30%,每667m2用尿素5~6kg,兑清粪水1500kg淋施。第2次中耕是拔节前深中耕15~20cm,中耕疏松土壤降低或排除积水,土温上升,天旱中耕,可减少水分蒸发。出苗后拔节前控制浇水,玉米蹲苗,控制杂草滋生,水、气、热协调利于根系生长。重点防治土壤害虫地老虎,达到苗全、苗齐、苗壮,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础。穗粒期,生育特点是由前期的营养生长逐渐转换为穗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再转换为粒期的生殖生长过程。玉米茎叶生长旺盛、迅速,雌雄穗分化形成相继进入最盛时期,植株生长最快。对水、肥供应的要求较高。主攻目标,争取壮秆、大穗、粒饱、粒重。田间管理措施以水肥为中心根据土壤与杂草滋生情况中耕、培土、追肥,一般进行1~2次中耕,拔节后,行间中耕深8~15cm,刺激生长新根,扩大吸收面,增强抗旱抗倒吸肥能力,且有利于后期培土,促进支根的生长与入土。玉米播种出苗后45d左右,全展叶11~12片叶时进入“大喇叭口期”,此时正处于雌雄穗分化盛期是决定果穗大小、籽粒多少的关键时期。重施穗肥高培土垄,垄高20~23cm。施穗肥,保湿保墒,以水调肥,肥水齐放,既能满足穗分化的肥水需要,又能提高中上部叶片的光合生产率,使运入果穗的养分多,粒多而饱满,增产效果显著,适时猛攻穗肥,是玉米高产栽培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大力推广重施穗肥追肥技术。一般用总施肥量20%的肥料施穗肥,即每667m2用尿素15~25kg,有条件地区可以增施1000~1500 kg腐熟农家肥,也可增施15~25 kg复混肥或加3~5 kg氯化钾肥。在玉米株间挖窝深施为表土下10cm左右并结合培土。进入大喇叭口期后,搞好田间管水,不能缺水,土壤的持水量保持在70%左右,地面以见湿不见干为度。天气干旱抗旱灌水。看苗补施粒肥,吐丝期如叶色渐淡每667m2可补施尿素5kg,窝施植株旁,以保根、保叶、促灌浆、增粒重。防病虫、防倒伏。穗粒期玉米容易发生倒伏,要立即扶正,加固基部,使之不相互压盖,以恢复正常的生理现象与开花受粉,减少损失。病虫害主要是大、小斑病、纹枯病、锈病、玉米螟发生比较普遍,可选用多菌灵、托布津、波尔多液杀菌剂、辛硫磷颗粒杀虫剂等对路农药间隔7~9d防治2次,就可以取得明显的效果。适时收获,科学贮藏。在玉米开花受粉后的50d灌浆结束,苞叶和茎叶都将变成青黄色并变松软,且在籽粒乳线消失后,玉米颗粒基部转为黑色层,达到完全成熟之后进行收获,避免损失。玉米容易发热霉变,收获到家后的玉米应当及时脱苞凉晒,在剥光玉米穗晒干需将水分控制16%以下脱粒入库保存,铺垫仓底,保持通风干燥,防止虫鼠,安全贮藏。

参考文献

[1]罗继波.平塘县杂交玉米品种布局[J].农技服务,2016(12):8-10.

作者简介:罗继波(1971-),男,布依族,贵州平塘,助理农艺师,大专,主要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和农业综合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