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的叙事

2017-03-16 17:51武海波
记者摇篮 2017年1期
关键词:叙事电视新闻

武海波

【摘 要】电视新闻叙事是利用电视中的各种符号对新闻进行“诉说”的传播活动。电视新闻叙事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等。电视特有的“视听结合”的媒介特点使得它与其他大众媒介在叙事特征上呈现出很大的差别。《看东方》作为东方卫视的大型晨间电视新闻栏目,其呈现的新闻叙事类型是多样的。本文以《看东方》为例,浅析电视新闻的叙事,并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以期对其他节目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视新闻 叙事 《看东方》

《看东方》是东方卫视在晨间时段倾力打造的旗舰型节目。依托SMG强大的内容资源和制播力量,每天早晨直播120分钟,囊括新闻、气象、专题、谈话、生活服务、观众互动等各种电视元素,是一档超越传统早新闻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晨间节目”。本文以《看东方》为例,通过对电视新闻画面、声音和整体编排等方面的电视新闻叙事进行分析,总结《看东方》突出特点,给人们以启示,为日后新闻节目制作提供一些借鉴。

一、电视新闻叙事

叙事,即用一种符号或符号系统进行复杂的表意活动,就是将事实或虚构的故事用一系列的符号表达出来。电视新闻叙事则是利用电视中的各种符号对新闻进行“诉说”的传播活动。电视新闻叙事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文字语言等。画面语言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图像的选取、剪辑和拼接形成一则新闻,而图像正是起到了再现、渲染和表达某种意义的作用。电视这种独有的特点可以增强新闻文本的真实性和连贯性,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受众对新闻记忆、回顾和检索的能力。声音语言是电视新闻核心组成部分,可分为同期声、解说和背景音乐。新闻的主要内容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声音语言传达给受众的,通过声音语言和画面语言的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新闻。文字语言一般是配合声音语言一起出现在屏幕上的用以解释新闻的表达方式,形式多样,可分为字幕和图表等。作用也有很多,比如滚动新闻可以增加新闻信息量,图表可以解释说明新闻中复杂的数据信息等。

二、《看东方》的新闻叙事

(一)《看东方》新闻语言叙事

1.电视新闻画面语言叙事。电视新闻画面语言要遵循新闻原则和媒体方针,这不仅仅体现在画面和解说词的相互配合上,画面本身也应该达到一定的要求。

(1)画面的真实性。其实,电视新闻是所有传统媒介中最能表现真实性的一种媒介,因为电视有画面,能视听结合,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现在很多新闻节目还使用一种更新的方式展现真实性,那就是“现场连线”。为了实现新闻的真实性,在采访过程中会加入对官方人士、专家、学者的提问作为新闻的升华或是解疑。例如《看东方》的“环保”系列报道中插入了许多对中科院、环保部专家的采访来辟谣。

(2)画面的强调性。电视新闻一般会采用重复画面以达到信息的强调作用,让受众对新闻的中心要素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另外,也可以利用图片静止在屏幕上的方式以起到强调作用。新闻中若有数据例证可以用一张图表清晰明显地呈现数据和走势。在《看东方》的资讯栏目板块中,解说的同时,还配以图表以供受众参考和阅读,这样就增强了受众对新闻数据的理解。

(3)画面的丰富性。为了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需要在新闻中插入一些变换的镜头和内容。《看东方》曾播出《极地大救援》的专题新闻,新闻主要内容是报道中国南极科考队“雪龙”号直升机赶赴救援俄罗斯科考船的新闻。在新闻画面中有这样的细节:被困乘客在船上度过新年的场景,“自嘲式”地利用新年祝贺歌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还不时给自己鼓励,相信自己能度过这次生命危机。这本是要报道“雪龙”号飞机的救援,中间的这个细节正是体现了新闻画面的丰富性。

2.《看东方》声音语言叙事。新闻声音语言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讲,电视新闻声音叙事分为同期声、解说和背景音乐三大部分。

(1)同期声。同期声指拍摄人物讲话的现场录下的讲话声和现场背景声。同期声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尤其是在效果声的配合下更凸显新闻的可信度。比如在《看东方》中一则名为“海南三沙迎新年——海南:首个独立光伏智能微电网项目在三沙建成”的新闻中,工人在接受采访时背后的机器响声,把这种效果声录进去可以增强现场感,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期声包括记者的同期提问和被采访人物的现场声,而被采访人又包括事件当事人、目击者或事件相关人员和专家学者等。这几种不同身份的叙事者自然有不同的叙事方法,像记者的叙事特点一般是冷静客观。事件当事人则是会受到事件影响而产生情绪上的波动,这种“富有情感的对话”恰恰是新闻真实的一个体现,能让观众看到新闻事实背后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观众与新闻产生共鸣的效果。专家学者在新闻中主要的作用是为观众答疑解惑,深化新闻主题,挖掘新闻本质,所以专家学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也是冷静稳重的。

(2)解说。除了主持人的开场白、中间过渡和结束语,大部分是解释说明的话语,即解说。解说与同期声正形成了两级声音,解说是对新闻事件的总体说明和高度概括,同期声是为了检验解说的真实性。就特点而言,虽然解说没有同期声的强烈现场感,但是解说具有灵活包容的特征,可以将新闻背景、新闻事件成因等抽象元素糅合在新闻中,这是同期声无法做到的。《看东方》的外国新闻资讯大部分都是由主持人以口播的形式呈现的,这种口述新闻适用于较短的消息题材,信息量特別大。《看东方》之所以将这种形式应用到国外消息板块中,就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播出相对较多的国际新闻,使得信息宏大详实,新闻触角延伸广泛。

(3)背景音乐。《看东方》中资讯类新闻都是用了比较活泼或是比较悠扬的音乐,在重大国际国内新闻中却很少用到,这跟音乐的自身属性有关。音乐本身带有情感元素,这与新闻的客观原则是相悖的,所以在重大新闻中音乐不适合出现,但是在民生服务类新闻中加上背景音乐可以使观众更容易接受信息,比如天气预报。

3.《看东方》文字语言叙事。电视新闻文字语言主要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在《看东方》中,电视新闻字幕主要起提示、说明和解释、增加新闻信息量的作用。电视新闻的标题和主要内容都是在播音员播报新闻时同步显示的,还有就是介绍新闻中被采访人的姓名、职务等基本信息。另外,在服务类信息板块中也有文字语言的运用,天气预报和股市信息中的统计图都属于文字语言。

(二)《看东方》整体新闻叙事特点

电视新闻叙事是一种社会活动,新闻叙事受媒体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从而影响新闻文本的叙事方式。“叙事是‘通过一种符号(如语言文字)或者符号系统(视听语言)而进行的复杂表意活动,直接体现就是新闻文本。”通过研究《看东方》的新闻叙事能得出当下新闻文本流行的新闻叙事方法。

1.故事化。新闻故事化的现象是在《华尔街日报》兴起的。“华尔街日报体”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看东方》也不乏用故事化形式报道的新闻,例如《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田热火朝天》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这条新闻的结构是这样的:第一部分,以上海自贸区的五级注册官尚玉凤开始,并介绍了尚玉凤的一天工作生活。第二部分,着重介绍自贸区创新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等给客户带来的便利,并通过对尚玉凤的采访使受众更加了解了上海自贸区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第三部分,深入介绍了自贸区引领着金融领域的变革,并在新闻的最后给了尚玉凤一个镜头。这是典型的故事化新闻,这样形式的新闻与单纯的告知与宣传的新闻类型相比较,是一次飞跃,是由观众需求引导的电视新闻的变革。

新闻的最大功能就是传播信息,而“故事化”是一种叙事手段和技巧。现在不少业界人士质疑“故事化”新闻报道形式,认为“故事化”违反了新闻真实性,导致了与文学的界限模糊不清。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故事化”只是一种叙事策略,只是在报道新闻信息的编排上与传统的新闻有所不同,在信息的本质上不仅不会造成任何“干扰”,反而会加强传播效果,使受众更有兴趣接受新闻信息。《看东方》的这则新闻是正面宣传类型的新闻,记者一改过去的报道方式,转而用受众相对感兴趣的、能够接受的“故事化”报道方式,大大突破了报道瓶颈。

2.资讯化。现在,很多人看电视为的是获取资讯,从而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在如今媒体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电视新闻要适应这种情形做出改变,就要采取另一种叙事策略——资讯化。所谓资讯化,就是把观众关心的日常生活资讯以短信息的形式呈现出来。《看东方》的这一板块做得非常好,信息的呈现方式也是条理清晰、内容紧凑。新闻模块或“报天下”模块结束后就是资讯类模块。天气预报模块中包括早上的天气情况、上午未来三小时的天气情况、上班早高峰的天气情况。全方位的资讯服务报道给人的感觉是非常细致入微,股市资讯也不仅仅播报沪市和深市,而是全世界的股市全部囊括。

3.报道深度化。电视这种媒介由于自身的特点,新闻的时效性相较于其他传统媒体来说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新闻报道的深度,因为记者很难做到时间和深度两项兼顾。《看东方》的“报天下”板块就很好地弥补了这个弱点,发挥了电视和报纸的互补性。《看东方》“报天下”板块的内容一般都是来自头一天的《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或是各省晨晚报等的评论版,是“新鲜出炉”的,既有评论的深度,也不会影响电视媒介的时效性。现在很多电视新闻节目都有这种读报的板块,其实这也是一种媒介融合的方式,用另一种媒介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这应该是传统媒介的发展趋势。

总体来说,《看东方》的新闻叙事虽然定位于大型早间新闻资讯节目,但整个新闻节目做得是比较有深度的和比较全面的。

(三)《看东方》新闻叙事的成因

电视新闻叙事的实质是叙事主体在特定的电视新闻生态环境中,利用电视制播技术及其相应的叙事理念,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的活动。电视新闻叙事是由新闻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决定的。

1.新闻内部环境。新闻叙事活动一定是受一系列新闻内部环境影响的。传播技术、节目定位、叙事主体都是新闻内部环境中能影响电视新闻的因子。传播技术的改进会诱发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所以传播技术的更新是影响新闻叙事活动的基础因素。而叙事主体主要是指新闻的制作者,即记者、主持人、编辑等,传播学称其为“把关人”,在新闻编排上和审阅新闻节目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加入个人的主观倾向。节目定位是制约新闻叙事最重要的因素。节目定位是受众对节目品牌形成的一整套独有的认识,这个认识完全靠媒体的塑造,媒体要通过进行受众调查、市场评估等一系列电视评估体系的工作后才能拟订一个完整可操作的节目制作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制作方一定要为产品找到合适的定位。《看东方》的节目定位应属于综合类新闻节目,因为它囊括了宣传类新闻和资讯类新闻,所以它兼具宣传类新闻的节目形态特点和资讯类新闻的节目形态特点。宣传类新闻的叙事方法一般是传统的电视新闻叙事方法,即“形象塑造论”,就是在拍摄前需要场景布置、人物串词等工作,在后期剪辑时需要附上完整的新闻稿,对新闻稿进行审查合格后由播音员统一配音,很少有现场音响。资讯类新闻则是媒体收集经济、商业、生活等各类权威中心发布的数据,通过自己的平台准确快速地传递到受众那里,达到服务大众的目的,从而便利百姓的生活。

2.新闻外部环境。对电视新闻叙事活动产生影响的不仅是新闻内部环境,还有一种因素——新闻外部环境,主要包含国家传播体制和传播政策,是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作用的部分。传播体制在根本上决定着现有的电视新闻格局以及各自不同的叙事特征,决定着媒体的双重属性(经济属性和政治属性)、双重功能(宣传功能和產业功能)。经历一系列改革,如今,媒体在市场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时媒体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和考虑受众需求,《看东方》很好地兼顾了这两方面的要求。

现在,由于社会受众的要求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看东方》是业界的品牌节目,探讨《看东方》的叙事方式,进而分析其新闻编排特点,总结新闻叙事方式的成因,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 乌日根:电视新闻叙事技巧和镜头语言[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2]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3] 余雅薇:《新闻调查》叙事结构建构之探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4] 李媛:电视新闻报道形式与叙事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猜你喜欢
叙事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东方奇幻与眼球审美:对中国魔幻电影的解读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电视新闻后期制作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