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纪念性研究及当代启示

2017-03-16 19:32周炯焱王冠英
现代园艺 2017年2期

周炯焱 王冠英

摘要: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是根植于西蜀历史文化土壤上的纪念性质的古典园林。其造园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文化及西蜀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纪念性精神的传承是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的核心。本文以西蜀名人纪念园林为例,采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法进行研究,认为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纪念性主要表现在选址、空间布局与水体、植物栽培上。西蜀名人纪念园林对文脉的延续和历史的传承可为现代造园提供借鉴,注重精神空间与物质空间、地域性与场所精神等方面的考虑。

关键词: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纪念性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造园技法,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众多学者对南方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从历史考证、造园思想、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做出了丰富细致的研究。西蜀名人纪念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独树一帜,承载独特的人文与地域文脉,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作为西蜀地区古典园林的重要代表,加强对西蜀名人纪念园的研究,也是加强对整个西蜀地区古典园林的研究,同时使整个中国古典园林体系更加完整。

1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概念界定

蜀国之名,始见于殷墟出土之卜辞;今四川古为蜀地,“因在西方,故称为蜀”;世人普遍接受的关于“蜀”的说法:“蜀即西蜀,在今四川”。文中“西蜀”一词,并非指具体地域上的限定,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处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综合概念。文中所说的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是指西蜀地区为了纪念某位先贤、名士以及其品德、文采、功绩为主题的古典园林。

2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纪念性体现

纪念性是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的灵魂,纪念性影响着西蜀名人纪念园的产生、发展和传承。西蜀名人纪念园的纪念性主要体现在对于园主人的精神品质的传承。接下来从选址、空间、植物栽培3方面,对其纪念性表达加以阐述。

2.1 选址

根据名人纪念园选址不同可分为直接在原有古迹上造园的一次承载纪念园和人为选址二次承载纪念园。西蜀名人纪念园林选址多为一次承载纪念园。选址通常为名人、文人住所或坟墓,因人而扩大,后人为纪念而逐渐返修扩大并赋予其浓郁的纪念意义,直接在原古迹遗址上建园对纪念性的表达具有直接效应,人们可以直接地感受体会园主人的生活,产生纪念与追思的情感。其中文君井、武侯祠、杜甫草堂是典型代表。以杜甫草堂为例,它是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携家眷由陇右入蜀,建设的茅屋。杜甫居住4年离开后草堂便不存在,后来诗人韦庄根据草堂遗址重新修建而成,经后人多次返修、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2.2 空间布局与水体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的空间布局包括中心主轴环绕式、岛式、辐射式,其中中心主轴环绕式以建筑组成规则的空间,主体建筑附近均有水环绕。纪念建筑空间和水体区域划分较为清晰,而在局部有所融合,将西蜀田园的自然风韵加以巧妙地体现。島式布局是一种纪念建筑空间和水体糅合、交错的布局形式,其不仅使得园林中小空间形式得以丰富,而且更能体现出对自然的保护与尊重。辐射式指主建筑和自然水体的空间布局呈现辐射式,建筑空间主要依附水体空间,水的存在增加建筑的灵性。无论哪种空间布局都很重视对水体的运用。宋郭熙在《林泉高致》曾曰:“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欲激射、欲多泉、欲远流、欲瀑布插天、欲溅扑入池、欲渔钓怡怡、欲草木欣欣、欲挟烟而秀媚、欲照溪谷而光辉。”因为西蜀时期名士多对自然有崇拜之情,因此,西蜀名人纪念园对水体的运用多模拟自然水体,如江河、湖泊等。

2.3 植物栽培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在植物栽培有着自己的特色。一方面,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与尊重,成景多依附自然景色,栽种的植物与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如青城山中的“步桥雨亭”依大树而建,以树皮为盖、以树干为柱,实现了建筑景观和植物景观两者间的巧妙融合。另一方面,选取的植物多为园主人喜好的植物,他们大多以植物比拟自身,而古人喜爱植物多代表了其自身的品质。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沽,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例如三苏祠,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故三苏祠以竹为脉。

3 巴蜀名人纪念园林的启发

3.1 物质与精神空间的启发

在物质与精神方面巴蜀名人纪念园林给当代的启示主要体现在2点:其一,充分发挥精神引领作用。西蜀名人纪念园林较为注重精神引领作用的发挥,如望江楼使用薛涛的诗词,围绕精神需求进行建筑空间的构建,在强调园林主题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园林的精神空间。其二,精神空间多层面体现目的。巴蜀名人纪念园林精神空间多层面体现目的,主要体现在理想、伦理、实用等关系的处理上,其不仅追求美感,更强调对审美理想境界与道德境界的追求。

3.2 地域性与场所精神的启发

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是经济、文化、社会长期积累的体现。人们通过对审美经验、建造方法的积累,去除糟粕,继承精华并逐渐发扬光大,并应用在园林设计与建造中。一个地域特色文化的园林往往给人带来归属感,西蜀名人纪念园林在继承西蜀园林风格的同时,注重与现代社会的结合,通过人们合理的规划,划分合理的区域供人们休闲,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因此,当代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地域性,综合分析所在地风俗习惯、历史、人文等内容,确保造园能体现当地特色与文化内涵。另外,还应注重设计供人们休闲、活动的场所,注重人的心理感受,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精神享受。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巴蜀名人纪念园林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巴蜀名人纪念园林的纪念性主要体现在选址、空间布局、植物栽培3方面,选址多为名人遗迹,空间布局有中心主轴环绕式、岛式、辐射式之分,注重运用水体,强调模拟自然事物,植物栽培与自然相结合,注重尊重自然,以植物喻人。(2)在现代造园时应注重对这些特点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况,加以合理借鉴,尤其应注重从物质与精神、地域与场所精神的考虑,在提高景观观赏价值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责任编辑 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