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2017-03-16 21:50陈秋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2期
关键词:多学科综合护理干预肺癌

陈秋瑜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83例肺癌患者, 按照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和综合护理组(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综合护理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和肺感染的发生率、卧床时间、留置胸管时间、6 min步行距离、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 综合护理组肺不张和肺感染发生率(2.33%、4.6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5.00%、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卧床时间(45.60±2.59)h、留置胸管时间(2.40±0.89)d、6 min步行距离(258.10±5.35)m、住院费用(5.02±0.25)万元和住院时间(9.50±1.30)d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55.89±3.45)h、(3.97±1.30)d、(215.10±6.30)m、(5.55±0.20)万元、(12.30± 1.25)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肺癌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肺癌;多学科;肺功能康复;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2.083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CHEN Qiu-yu.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Central Hospital, Guangzhou 51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3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40 cases)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43 cases).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ostoperative atelectasis and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time in bed, indwelling thoracic duct time, 6 min walking distanc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atelectasis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2.33% and 4.65%) tha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15.00% and 25.00%),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group had time in bed as (45.60±2.59) h, indwelling thoracic duct time as (2.40±0.89) d,

6 min walking distance as (258.10±5.35) m,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s (5.02±0.25) ten-thousand-yuan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9.50±1.30) d, which were all better than (55.89±3.45) h, (3.97±1.30) d, (215.10±6.30) m,

(5.55±0.20) ten-thousand-yuan, and (12.30±1.25) d i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Lung cancer; Multidisciplinary; Lung function rehabilitation; Effect

肺癌是呼吸系統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多见于中老年人,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 肺癌根治术是切除肿瘤, 防止肿瘤扩散、转移的有效方法[1-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肺癌患者不仅重视手术的质量, 更关心的是术后康复的问题。因此, 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应用于肺癌患者中, 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的肺功能, 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本研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肺癌根治术患者, 效果显著,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83例肺癌且施行根治术的患者纳入研究, 男63例, 女20例;中央型9例, 周围型74例;腺癌48例, 鳞癌35例。按照收治时间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40例, 2014年6月~ 2015年3月收治)和综合护理组(43例, 2015年4月~2016年1月收治)。常规护理组中男30例, 女10例;年龄40~75岁, 平均年龄(57.5±17.5)岁;中央型4例, 周围型36例;腺癌23例, 鳞癌17例。综合护理组中男33例, 女10例;年龄39~76岁, 平均年龄(57.5±18.5)岁;中央型5例, 周围型38例;腺癌25例, 鳞癌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胸腔镜辅助下肺癌根治术, 常规护理组按常规完成围手术期的护理, 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呼吸道的管理、管道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护理组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措施,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专科化的入院评估 入院时, 与患者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平台, 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治疗的信心, 促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除了评估一般情况, 还增加以下的专科评估项目:是否高龄患者(≥70岁)、是否肥胖(体质量指数≥28 kg/m2)、心肺相关病史、吸烟指数(>400)、戒烟时间、外周血氧饱和度、咳嗽效力、疼痛的敏感度、并发症、对肺功能康复护理的认知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等。

1. 2. 2 联合多学科的肺功能康复指导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胸外科, 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率及死亡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减少医疗费用[1]。本科联合康复科治疗师共同对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肺功能康复。具体如下:①管床医生、管床护士与治疗师根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编制的《围手术期肺康复评估及训练方案》对患者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病史、心肺运动试验、肺功能, 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 制定康复方案。②在康复方案中, 管床医生制定药物康复方案, 管床护士遵医嘱规范执行抗生素用药和氧气雾化吸入等治疗措施。③管床护士与治疗师共同参与物理康复。物理康复措施有腹式呼吸训练、人工阻力呼吸法、吸气训练器、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爬楼梯训练。a.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坐位, 集中精神, 全身放松, 经鼻缓慢深吸气到最大肺容量后稍屏气, 停顿时间约占呼吸周期的1/4, 然后用口缓慢呼气。要求吸、停、呼比例在1:1:2左右[2]。吸气时膈肌下降, 腹部外凸;呼气时腹肌收缩。腹部内凹。连续进行20~30次(总时间约15~30 min), 每天早、晚各进行1次。b.人工阻力呼吸法(吹气球法):选择容量为800~

1000 ml的气球, 患者先深吸气, 而后尽力把肺内气体吹进气球内, 注意不要漏气, 直至吹不出气为止, 如此训练3~5 min,

3~4次/d。c.吸气训练器的使用:应用三球式肺活量呼吸训练器, 将训练器垂直平放于眼同高的位置, 指导患者含住咬嘴缓慢吐气后慢慢地吸气使训练器的球体升起, 尽最大的努力持续吸气, 尝试让球体升到最高点并屏气持续2~3 s, 然后移开咬嘴, 缩唇慢呼气, 调整呼吸, 重复练习, 20 min/次, 4次/d。

呼吸训练器小巧、直观、具有量化指标、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掌握等优点, 它可以训练患者缓慢而均匀地用力深吸气, 根据刻度指示和容量设置, 便于控制吸气速度和容量[3]。d.功率自行车运动训练:在康复治疗中心进行, 患者自行调控速度, 在承受范围内逐步加快不行速度及自行车功率。运动量控制在呼吸困难Borg评分5~7分之间, 若在运动过程中有明显气促、腿疲倦、血氧饱和度下降(<88%)或其他合并疾病引起身体不适, 告知患者休息, 待恢复后继续进行练习。15~20 min/次, 2次/d, 疗程为1~2周。e.爬楼梯训练:在医务人员陪同下进行, 在运动中调整呼吸节奏, 采用缩唇呼吸, 用力时呼气, 避免闭气, 稍感气促时可坚持进行, 若有明显呼吸困难, 可作短暂休息, 尽快继续运动。15~30 min/次, 2次/d, 疗程为1~2周。每项物理康复的强度应以患者的体力耐受为标准, 循序渐进, 适当调整训练计划, 使得患者能达到最舒服的训练状态。

1. 2. 3 系统化的心理干预 依据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近1周的心理状况, 标准分≥50分的纳入干预对象, 分数越高, 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越高。具体的干预措施有:①健康教育, 实施健康教育前评估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 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从入院-手术-出院, 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实施多样化、阶段化的健康教育。与本院开展的康复助手APP相结合, 使得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治療护理有正确的认识, 从而坚定患者信念,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②案例教育, 将以往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生活质量提高的个案向患者讲述, 坚定信心。③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平台, 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心情, 并教会患者调节抑郁焦虑情绪的方法:可以在本科的放松治疗室进行, 指导患者体验肌肉紧张和放松的感觉。依次自如控制脚趾-脚尖-脚跟小腿肌肉-大腿肌肉-腰-臀-双肩-下巴-牙齿-舌头-紧闭双眼-额头紧张和放松的感觉, 能够有效地调节自己的情绪。④优化患者的疼痛管理, 入院时教会患者疼痛的自我评估技能, 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进行评估, 评分≥3分时, 报告管床医生和管床护士, 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每天管床医生和管床护士主动了解患者疼痛评分的情况, 告知患者可通过视觉分散法(看电视、读书等)和听力分散法(听音乐、听故事等)减低疼痛的程度。同时详细讲解阿片类药物应用的必要性和“成瘾”发生与阿片类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等相关知识, 减少患者的担心和恐惧。⑤家属心理疏导, 主要针对经常陪侍的家属, 在治疗护理患者的同时, 也要关注家属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多与家属沟通, 了解心理动态, 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消除患者疾病给家属带来的负面影响, 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康复环境。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肺不张及肺感染的发生率、卧床时间、留置胸管时间、6 min步行距离、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综合护理组肺不张和肺感染发生率(2.33%、4.6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5.00%、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综合护理组卧床时间(45.60±2.59)h、留置胸管时间(2.40±0.89)d、6 min步行距离(258.10±5.35)m、住院费用(5.02±0.25)万元和住院时间(9.50±1.30)d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55.89±3.45)h、(3.97±1.30)d、(215.10±6.30)m、

(5.55±0.20)万元、(12.30±1.25)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资料显示[4], 肺部大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

40%。早期采取翻身、拍背等方法预防术后并发症, 但效果并不理想, 呼吸功能训练近几年陪受关注, 国外有专业的肺部治疗师专门负责患者术后的肺部治疗和指导患者的肺功能康复。肺部感染、肺不张和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是胸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 而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与患者的呼吸功能及能否有效地排痰有关, 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增加呼吸肌力, 促进肺膨胀,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9]。因此, 采取积极的综合护理措施对肺癌患者进行护理, 有利于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 改善术后呼吸困难, 提高肺泡换气能力[10-13]。腹式呼吸锻炼有利于提高肺部、胸廓的顺应性, 减慢呼气的速度, 从而降低呼吸的阻力, 促使呼吸更加顺畅;吹气球法有助于患者提高肺活量, 改善肺功能;利用呼吸功能训练器辅助肺康复, 有利于转变患者的呼吸方式为深而慢的呼吸, 提高肺功能和运动耐力[14-16]。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效果显著, 具体措施包括专科化的入院评估、联合多学科的肺功能康复指导、系统化的心理干预。其中, 医护一体化与康复科的多学科合作模式在患者快速康复中发挥了专业的优势, 强化了专业发展与临床的实践统一。本次通过多学科的合作, 综合护理组肺不张和肺感染发生率(2.33%、4.65%)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15.00%、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的卧床时间(45.60±2.59)h、留置胸管时间(2.40±0.89)d、6 min步行距离(258.10±5.35)m、住院费用(5.02±0.25)万元和住院时间(9.50±1.30)d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55.89±3.45)h、(3.97±1.30)d、(215.10±6.30)m、(5.55±0.20)万元、(12.30±1.25)d,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肺癌患者术后恢复,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专家组. 多学科围手术期气道管理专家共识(2016年版).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6, 3(7):641-645.

[2] 徐凤茹. 吸气末停顿呼吸训练方法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441-442.

[3] 夏广梅, 周莹, 李春红, 等. 呼吸训练器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观察. 徐州医学院学报, 2014(4):272-273.

[4] 刘钦刚, 胡平, 贾晓红, 等. 呼吸训练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 中国康复, 1999(1):22-23.

[5] 黎沾良, 崔德建. 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90(1):52-56.

[6] 王惠, 刘欢欢, 陈建辉, 等. 全程综合护理对肺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广东医学, 2015, 36(21):3418-3420.

[7] 冯涛. 综合护理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四川医学, 2015(11):1608-1610.

[8] 徐旻. 社区综合护理在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22):43-44.

[9] 欧阳军力.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围术期呼吸困难作用观察. 中国农村卫生, 2015(2):68.

[10] 應丽娜, 俞亚萍. 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北方药学, 2012, 9(1):116-117.

[11] 李红霞.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像分析. 医学信息, 2015(14):120.

[12] 张丽萍. 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12):3360-3362.

[13] 刘颖.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226-227.

[14] 张瑶, 冯士云, 赵勇. 综合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吉林医学, 2015(16):3616-3618.

[15] 刘银芳, 张春玲, 牛瑞兰, 等.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14, 8(2):116-119.

[16] 杨杰, 谷寅煜, 宋秀岩, 等. 护理干预对肺癌手术患者围术期自我效能的影响分析. 河南中医, 2013(B10):105.

[收稿日期:2017-01-09]

猜你喜欢
多学科综合护理干预肺癌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关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思考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验中心的构建与实践
基于多学科的应用型“数据结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