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化肥零增长行动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7-03-16 02:35
中国化肥信息 2017年1期
关键词:零增长使用量化肥

助力化肥零增长行动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近些年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一方面由于农业资源长期透支,过度开发导致负重程度高,资源利用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另外一方面是农业面源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环境的成长能力越来越接近期限。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两个紧箍咒,因此,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肥料污染的主要问题是使用量偏大,利用率偏低。2015年我国化肥使用总量为6023万吨,占世界使用总量的35%,但耕地面积只占世界总量的10%,使用量与耕地面积不协调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我们国家人多地少,土壤肥力低,要保证粮食产量,只能精耕细作,提高化肥使用量,提高单产;二是我们国家土地负重程度高,同等耕地面积下,播种面积大,化肥使用量也相对较大;三是我国化肥不仅用在农业生产上,还广泛用于工业、林业、城市园林等方面,去年经济园艺作物用肥2500多万吨,粮食作物用肥2000多万吨,城市园林绿化、林业和工业用肥1300多万吨。

我国施肥方式落后,撒施、表施等方式较普遍,根据2016年初农业部登记数据显示,化肥利用率只有35.2%,较前两年高出2.2个百分点。

对化肥问题要一分为二的看,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一方面不能滥施化肥、低效施肥,也不能完全不施用化肥。化肥是粮食的粮食,过去化肥短缺之时,农用化肥量过少,粮食产量上不去,亩产只有几百斤,人们吃不饱;而现在东北的玉米与水稻,一季亩产上千斤,对此,化肥是功不可没的。如果大幅减少化肥使用量,其他措施跟不上的话,粮食产量会大幅减少。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大量使用化肥,根据相关统计,我们国家三大粮食作物中只有小麦亩均化肥使用量比较高,大约是发达国家的2—3倍,稻谷和玉米与美国巴西差不多,美国的玉米亩均施用化肥19.5公斤,我国东北地区也只有19.8公斤,基本上是相等的。非洲一些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因为没有化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解决不了,因此要确保口粮安全。

另外一方面,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化肥使用量多,使用方式粗放,要把过量的化肥减下来,关键是推广科学施肥,提高用肥的精准性和利用率,鼓励农民使用绿肥、农家肥等有机肥。去年以来,农业部按照国家关于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部署,坚持绿色发展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在行动

一是在作物种植结构上,主要是调减耗肥量高的作物改种相对耗肥量低的作物,在化肥使用的结构上,重点是优化氮、磷、钾的配比,注意氮源与中微量元素的配合。优化肥料结构,加快推广缓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

二是精准施肥,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配方肥的到位力度,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另外一个方面是由粮食向经济园艺作物深度扩展。此外与企业进行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大区域内推广配方肥,使配方肥能够进村落户;推广机械深施,推进农机农业融合,因地制宜地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以及种肥同播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提高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是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突出抓好果菜茶的优势区域、秸秆资源富足区域以及畜禽规模化养殖区域。

对有机肥资源充分利用,一是推广秸秆养分还原、秸秆粉碎还原、快速腐熟还原等技术,使秸秆来源于田,回归于田;二是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鼓励引导农民造农家肥,推广应用商品肥;三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南方冬闲田以及北方秋闲田,推广种植冬玉米和秋玉米;四是利用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依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业企业这些新型经营主体来示范引导耕地质量建设和科学施肥,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科学施肥和运用有机肥,带动周边农户科学施肥,利用新型肥料。

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措施得到落实,除了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主要是加大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去年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5亿资金实施测土配方和耕地质量保护有机质项目,为了使化肥零增长项目得到资金支持,统计各地总共投资30亿。在用肥量大的玉米产区、北方蔬菜和苹果产区,创建了50个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集中推广减量增效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辐射带动化肥零增长行动。2016年审议通过并将推出“促进重氧循环加快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将更大地支持有机肥推广使用,要把果、菜、茶产区和畜牧产区结合起来,全国将选200个试点区域用有机肥资源替代化肥。这一行动的目标是减少试点区域50%的化肥使用量,同时,也会有资金对这方面大力支持。

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化肥使用量年增数由2014年的1.4%下降到2015年的0.4%,下降一个百分点;同时利用率也在提高,与2013年相比提高了2.2%。据专家测算,这相当于每年减少尿素使用量100万吨,为老百姓减少投入18亿。

目前来看,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的两年来,化肥使用量今年已经实现零增长,也有可能是负增长,提前实现了零增长的目标。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更需要发挥科技支撑的作用,开展行政推动是必要,但也离不开科研教育推广和企业的支持,最主要的是需要加大科研投入,跟踪前沿技术,将科研成果用在土地上。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新型肥料的研发。从实际需求出发,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针对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原则研发新型肥料,重点围绕缓释肥料、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以及秸秆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开展产品创新、工艺装备开发、质量标准检测方法等。

二是高效施肥装备的开发和研究。根据作物在不同产区和气候条件下的养分需求特征,建立不同区域作物施肥规律模型和土壤养分供应模式,利用标准化数据库来开展土壤养分快速测试、作物营养诊断和养分调控技术研究,实现高效施肥指标和精准施肥的信息化。

三是农化服务模式研究。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开展对企业经营方式提高了要求,企业要深入了解农村之变、农业之需以及农村之态,实现由单纯卖产品向产品技术服务等整体方案转变,更好地推进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科研也为企业提供很好的参谋作用。

四是有机肥替代化肥的路径研究。增加有机肥施用不仅是减少化肥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农业废弃资源转化利用的重要措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行动成为2017年的重点来抓,必须结合行动,认真研究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有效路径,开展堆肥技术规范、畜禽粪便和沼渣沼液开发处理利用以及秸秆低温腐熟技术的研究。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党组扩大会仪里提出,东北、西北包括华北部分地区秸秆腐熟怎样实现得既快又好,在这些地区主要加快研究低温腐熟技术。目前东北秸秆腐熟效果不是很好,低温腐熟技术要作为重要的研究项目,甚至可以利用奖励和资金支持。因此,秸秆问题怎么解决是重中之重。

五是耕地质量保护技术模式的研究。目前已安排5亿资金专项针对东北黑土地保护,明年将整合百亿资金开展研究保护模式。试点县分配3000万资金,按照要求研究东北土壤保护模式,以便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重金属耕地修复治理方面,以湖南为试点,各地也可研究治理模式。此外,明年耕地轮作休耕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如何保护休耕耕地的质量,提升休耕耕地的产能,真正做到藏粮于地,就需要研究不同的模式。

肥料管理

目前的肥料市场迫切需要加强管理,新的概念性产品很多,有些不是很成熟,检测无方法,安全问题存在隐患,所以需要加强肥料管理,完善肥料登记制度。

首先是宽进严把,宽进是企业申请的材料只要符合要求,即可提审待批,严把是严把审核关,杜绝田间试验报告以及检验报告造假问题。检验检测单位出具虚假报告的,需要建立黑名单,并及时通知企业;着力落实政策监管,加大抽查力度,农业部将安排专项资金来加大力度进行登记后产品的监督抽查,对于不合格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以及违规产品进行处理。

其次是肥料登记将进行三项改革,一是取消临时登记,二是分层登记更加清晰,三是登记资料更加具体、更有操作性和更加详细,适时由国家财政出资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新形势下推动科学施肥,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任重道远,需要调度和发挥各方的积极性。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示范作用,创新农企合作方式,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和肥料企业参与化肥零增长行动,共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讲话录音整理

黑龙江省加速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

2016年,黑龙江省依托现代农机合作社,围绕主要农作物耕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六个重要环节,扎实实施并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提升行动。目前,全省有依安县、龙江县等15个县提前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

为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2016年,黑龙江省组织专家制定了相关行动方案,以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小麦等农作物为对象,重点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并建设了一批示范基地。

黑龙江省全面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以上,玉米收获和马铃薯耕种收机械化进一步提升;机械植保能力达到80%,实现病虫害防治作业低喷量、精喷洒、高防效;粮食烘干能力达70%,满足粮食生产要求;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80%,机械化秸秆还田率达5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地力。

(黑龙江日报)

猜你喜欢
零增长使用量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No.5 中国提前5年进入人口零增长时代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田间试验化肥减量增效促农增收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目标顺利实现 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双双超40%
2020年 宽带订户月使用量将创新高
昆明市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工作调研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