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来的“维修人员”是冒牌货

2017-03-16 07:19
中国防伪报道 2017年2期
关键词:小钱售后上门

上门来的“维修人员”是冒牌货

案例回放

南京市民小钱2016年10月份买了一台空调。2016年11月10日,他想在入冬前试试空调效果,结果没启动多久就出了故障。小钱翻出贴在购机发票上的一张纸条,拨通上面的“售后热线”,按照智能客服的提示操作提交了维修申请。

当天下午,自称“维修人员”的男子刘某来到小钱家,对着空调检查一番,从包里掏出工具修理。没过一会儿,刘某说空调修好,新装的零件要12小时后才能启动。刘某称机器在质保期内,但新装的部件要另外收费,向受害人索要360元“零件费”。

“官方售后肯定靠谱,能修好就行,我当时就把钱给他了。”小钱说。第二天,小钱试机发现,空调根本没有修好。他立马拨打昨天的“客服”号码,一直无人接听。意识到自己被“维修工”骗了,他立即报警求助。

民警询问得知,小钱的空调是在私营店买的。小钱回忆,拿到发票时,这张写有售后热线的纸条就贴在上面。民警联系该品牌售后热线发现,该热线是座机号码,而小钱拨打的电话却是一个手机号。客服人员告知,该商品“三包”卡上的电话号码才是唯一官方售后热线,其他号码均不可信。小钱懊悔地表示,“维修人员”上门时并没有穿工作服,也没有出示任何证件,现在回想这些细节,其实都是破绽。

民警赶到小钱买空调的电器店了解情况。老板反映,之前有人上门自称是“品牌售后”,给了他一沓写有号码的纸条,让老板卖空调的时候告知顾客。警方通过这个“品牌售后”留下的联系方式,顺藤摸瓜揪出了嫌疑人刘某。

刘某交代,他听人说维修行业利润很高,但自己又没有这门手艺,便动了歪心思。他假装官方售后找到这家店铺,让老板把“售后维修”号码贴在购机发票上。实际上,这个“维修热线”是他自己的手机号。

案件分析

南京警方近期处理过多起冒充维修员上门诈骗的警情。2016年10月中旬,有人谎称煤气公司的工作人员,以“检测到民宅煤气泄漏”为由,在市民家中安装检测煤气管道泄漏的“精密仪器”,并收取288元押金。经专业人士鉴定,所谓“检测器”不过是仅值30元的接气管,根本没有检测漏气的功能。

市民方女士向民警反映,她在小区里看到“水务公司免费上门测水质”的广告,遂拨打上面的电话。“检测员”上门后,称她家水质不好,推销自来水过滤芯。警方核实后得知,水务公司根本没有检测过水质,而方女士花几百元买下的过滤芯在市面上只卖几十元。

煤气水电以及通讯、家电等是民众重要的生活必备品,很多民众怕私自找维修会存在“维修费高、修理不好、部件被换”等问题,所以更信赖官方售后。不法分子打着“水务公司”“煤气公司”“品牌售后”的旗号,很容易使受害人放松警惕。骗子以维修费、押金和零件费等为索财借口,听上去“有理有据”,民众很难拒绝。违法分子每次只索要几百元,就算民众发现上当,部分人也因为金额不大选择息事宁人。

警方提示

不管是自己找到售后,还是有人主动上门检修,民众都要提高警惕,谨防不法分子冒充维修人员。找客服、找售后时,要通过质保卡、官网上发布的服务热线,不要轻信搜索引擎、小广告等,没有认证过的途径很容易被骗子做手脚。

维修人员上门时,要观察对方着装是否是正规工作服,查看对方工作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记下检测人员工号,当场拨通官方号码对人员身份进行核实。检修过程中,民众要全程在旁监督,以防本来完好的零件被偷偷更换;一旦维修人员收取任何费用,民众要加强防备,拒绝强行推销,必要时可通过官方途径进行求证查询,谨防上当受骗。同时,民众应索要维修员的电话现场拨通,防止骗子留假号码。若发生问题或不慎上当,以便有迹可查。

猜你喜欢
小钱售后上门
瓜果时间长 上门收购忙
浅谈汽车售后配件同步发布
警惕朋友圈里的“小钱”骗局
上门可行 诊疗不可
舍弗勒售后发展历程
生意上门
糖公鸡
雷贝斯托:技术革新让OE与售后两市场相得益彰
第二届法兰克福成都汽配及售后展成功举办
美上门:“爱美丽”是个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