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视频到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效果优化

2017-03-17 21:54陈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年32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微视频微课程

陈娟

摘要:该文从移动媒体环境中的微视频教育应用背景与传播特点出发,论述了“微视频”、“微课”基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育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微课程优化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水平、实现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目标的方式。

关键词:微视频 微课程 计算机 基础教育 效果优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2-0098-02

From Micro-video to Micro-lecture: the Effect Optimization of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CHEN Juan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anyang 712000,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video education in the mobile media environ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Micro-video” and “Micro-lecture” effecting on the basic cour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And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o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enhance the level of educ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university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Key words: Micro-video; Micro-lecture; Computer; Basic education; Effect optimization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着深刻改变。较快的学习工作节奏使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和微内容成为现代人接收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呈现出了多种形式的信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特征即是信息技术变革促进教育革新。移动网络和数字化终端使得在线移动教育成为可能,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催生出更多的学习方式。

1 微视频:打造移动学习环境中的“微课程”

移动学习和多终端学习相伴而生。移动学习是指学习者在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上随时随地获取教育信息、资源与服务的一种学习形式。这样的学习形式首先需要借助便携可移动的终端,知识的获取往往不受地域限制,而且可利用学习者的零碎时间来完成。提升学习者的效率,充分利用好空闲时间。其次,移动学习还需要依赖互联互通的网络,学习者既能从网络上下载或在线观看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凭借云计算、大数据等平台保存学习进度,做到同一平台、同一内容多终端学习。

开放、共享已成为今天人类实现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共同理念,尤其是在教育、文化领域,网络资源成为全球学习者自由获取学习素材的重要途径。网络存储及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移动学习本身也在寻找着栖息于主流平台的新方式。互联网经过Web1.0至Web2.0的发展,到如今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MOOC,微课等平台成为网络用户接受在线教育的新方式。

作为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者需要开启思路,建立适应移动学习环境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由此提高学习者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学习兴趣并保持专注。在当前的教学资源中,视频或FLASH是常见的内容形式。但碍于网络流量以及移动学习的条件限制,长度在5-20分钟的微视频深受中国的学习者欢迎。

针对这一变化,国外的教育者提出了微型学习的观点。Theo Hug是较早界定微型学习概念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微型学习是处理比较小的学习单元并且聚焦于时间较短的学习活动”。[1] 林德纳 (Lindner) 将微型学习表述为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內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 [2]

微型学习的出现与前述媒介终端的变化和学习内容的微细化都有密切关系。随着微型学习提出和发展,微视频这一学习者喜闻乐见的内容形式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重要对象。

微视频的内容短小精悍常以创设情境、形象生动、短小精悍的内容取材吸引受众。“微”字意味着容量小,却同时强调了制作细致、内容隽永。微视频的内容涉及要求定位准确,思想价值高,且要采取合理的叙事结构。微视频的制作则可通过PC、手机、DV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此外,Camtasia Studio,Snagit,Cyber-LinkYouCam,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均可以帮助教师方便快捷地录制、编辑视频。

将微视频作为教学形式可追溯至教师随堂灵活运用的插片、片断性内容的教学录像短片。2005年,随着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的出现,可以使微视频搭载网络进行共享和传播,用户可任意下载、观看及分享视频短片,这一新的内容分享方式迅速风靡全球。之后,针对微视频形式的教学应用和教学创新研究兴起,2007年,非营利性的可汗学院网站创立,这一网站率先把中小学不同科目内容的教学微视频上传到网站上,供学生学习和交流,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之后,内容形象生动、制作方法简便的微视频引起了国内外教育研究者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并被迅速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微视频的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对教育的革新作用开始深入影响人类传播和吸收知识技能的路径。

2 微课程:善用优化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微视频

在国外,以可汗学院与 TED 教育为代表的微型网络教学视频的出现进一步触发了教育研究者对微视频运用于教学的可行性探究。由此微课程成为以微视频为主要内容,以微型学习理念为理念的新型课程。2008年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 David Penrose 提出建设网络“微课程”五步骤:(1)树立课程内容核心概念;(2)为核心概念提供 10~15 秒的介绍或总结;(3)围绕核心概念录制 1-3 分钟时间音频或视频;(4)设计微课课后拓展练习;(5)上传微课至网络教学平台。[3]在学术界,亦有学者将“微课程” 出现的雏形追溯至 1993 年由美国Leroy A. McGrew 教授所提出的 60 秒课程(60-Second Course)及 1995 年英国T.P. Kee教授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ture,OML)。[4]但这两种形式都没有搭载网络平台,没有将授课内容进行共享和广泛传播。

当前的微课程,更多地体现为依托云计算,以微视频为核心教学资源的网络课程。作为新型课程类型,微课程即可独立于常规课程,也可于常规课程深度融合,适应更多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资源。在自媒体繁荣的环境中,微课程资源的制作和使用者是多元化的,专业教师、学生、教育爱好者、社会公共服务机构都可以参与制作或是接受培训。

与常规教学课程融合时,微课程的建设是体系化和结构化的。微课程可以将原有课程按学生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但从更广义的角度理解,“微课程”是强调课程改革与信息化进程中的学习资源创新,倡导优质的学习内容与灵活的学习方式,在社会化媒体中只要是体系化、结构化、知识点内容完整度高的微视频集合都可以视为微课程教育。

在信息技术革新和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大学计算机教育一直应需而变,因势而生,计算机教育不仅成为各类素质教育的试验田,而且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学科支撑,计算机基础学科知识成为各类网络课程和教育平台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3 以微课程创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教育模式

从微课程教育的设施条件上来看,我国部分省市从中学起便开展了电子书包、1对1项目、云计算辅助教育等教学资源建设和教育改革实验,促使社会关注网络时代学习方式变化。在每个学生都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后,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改变。网络所具有的内容海量、互动性强、反馈及时等特点意味着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从过去灌输式、被动式、以知识的传递和考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向新型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在计算機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微视频成为完成教与学模式创新的试验田。

3.1以微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精良的微视频重视学习情境、资源和课后延展。学习情境可由问题出发或是现实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实景出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如何制作PPT为例,在学习制作PPT之前用30秒左右的时间介绍PPT对于未来学习工作帮助,能很的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善于情境,使视频富有感染力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吸收微视频内容的重要方式。

3.2以微课程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因材施教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和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近,有些学生在中学时代便打下良好的基础,微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将知识点拆分成微内容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则需要引导学生勾连知识点,引导不同层次学习者运用资源,担当好导师的角色。

3.3以微视频组合形成自主学习资源库

大学阶段课程设置种类多,专业课的学习针对性强,基础课程则事关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能力素质。随着大学生日常使用网络频率加快,搜索引擎、手机阅读、在线课程成为大学生进行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方式,随时随地学习成为优秀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好习惯。一云多端,方便学员可根据自己的需求,筛选自己需要的知识,形成自己的待学库和已学库。体系化的微课程使学生自行拟定学习计划,存储学习重点,提前学完所有课程。

3.4以微课程教育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师专业发展

微课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转而要求基础课程教师建立或选择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使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更易结成共同体,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从 众多的网络“微课” 中,教师可以受到启发。有些可以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师利用微课的形式记录和呈现这一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从本质上讲是教师反思和总结的过程,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一个成功的微课制作中,必定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文字、 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

3.5以微课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教师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设计制作章节中的重点、 难点和疑点,上传至个人自媒体或专业学习平台,学生在学习时可以留言等待教师解答,或实现学习互助由其他学生帮助解答,教师则在课堂上集中精力介绍知识难点。在判断学生的自学水平后,教师也可以将拓展性的学习素材制作成丰富的微视频。

介于大学计算机课程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善用微课这一教育形式,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将课程教学从课堂内延展至课堂外,使学生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作为一种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主题精悍、目标明确的新型教学技术,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值得广泛使用和借鉴。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则需要教师在构建教育平台、微视频制作、设计任务、引导启发等方面精心设计,提升学习者的参与感和学习动力。

参考文献:

[1]Theo Hug. Microlearning: A New Pedagogical Challenge(Introductory Note) [A]. Microlearning Conference 2005 [C].Australia, 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6(7):12.

[2]Martin Lindner, Peter A. Bruck. Micromedia and Corporate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Microlearning 2007 Conference[M].Innsbruck: Innsbruck University Press,2007.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

[4]Shieh,David.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J].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009(55):26.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微视频微课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