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为的审美意识

2017-03-17 00:09谢江山
教育界·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求真做人现实

谢江山

凡去过大连的人都会被那城市的风光所吸引,如宏伟的广场、如茵的绿草、怒放的鲜花以及别具一格的楼房,更有那悠悠的鸽子和着装亮丽的人群。

凡看过世纪巨片《铁达尼号》的人们,无不为男女主角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故事所打动,为优美委婉的乐曲而动情,同时更被对死亡威胁而神态自若全情投入直到生命终刻的乐手们所感染。生命如此可贵,而美的力量却如此强大。

凡现场看过儿童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那几十个孩子用心去“倾诉”得泪流满面时,也会不知不觉地落下泪花。

这就是美!自然的美、社会的美、艺术的美以及人性的美。

这就是美的现实、美的感染、美的创造及美的价值。

我们都在赞叹美,感觉美,欣赏美以及一生都在追求美。学会审美是人最高的精神境界。

教育人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终极目的是要培养富有时代精神,勇于登攀和创造,热爱生活和热爱生命的人。既懂做人,又会求知,既能健体,又会赏美。德智体美劳,是一首协和的变奏交响曲——育人五重。但如偏离了曲调的旋律,就会奏出不和谐的乐曲,不但不能给予人以美感,更使人厌烦音乐之本。

然而,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学校以及我们有没有深思过:育人何尝不是这样?

当我们只把教鞭指向分数的时候,当我们在对学生大声叫喊如何做人而自己根本就不懂得做人的时候,当我们告诉学生的世界与现实有很大差距的时候,我们是否反思过,我们是在培养人还是在糟蹋人,是在传授真理还是散播“伪知识”,是在激发学生的灵感还是在抹杀其创造性。

时代的高速运转,已容不下我们半点“虚伪”与“制造”。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为人生而艺术。”我想,我们更需要有艺术的人生。

一、教人求真,用真情引导学生探索真实的世界

求真,首先表现为人对生命的“存在”“非存在”的比较意识,存在“为真”,而非存在“为假”。在现实生活中,必须追求真的存在或不存在,以分清是与非、虚幻和实在。

其次,让学生形成“饮水思源”,追求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的习惯。学生都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而回答现实中无穷无尽“为什么”的脑力劳动、知识的探索就是科学的研究。科学就是人们追寻事物发生发展的本质和原因的思想性活动。追寻科学就是探索真理的过程。

面对着要担负起祖国民族未来命运的求知者,我们是教会他们如何应变,还是教会他们探索求知的方法,答案显然是后者。

教人求真,前提是教者先会做真人,用真情。这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真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获得知识和经验,逐渐在现实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做人为善,让真爱铺满学生幼嫩的心灵

求善,表现为人对自己行为的适度或恰当的反思。思的終极目标是让人们以尊重人性为主体,与行为、品质和道德构成规范的、体现和谐的社会大系统。

不言而喻,教人为善,就是要与人为善,要不断地优化和反思教学的过程和育人的手段。教育存在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功利主义短期行为。毫无疑问,这是违背人的成长和求知规律之举,肯定事与愿违,同时会影响学生一生的价值取向,后患无穷;这也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愚弄,不尊重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实际来进行“改造”活动,并非善举。

追求至善,首先要以真爱为前提。用真爱构建出人与世界、人与人生的协调关系,追求人格的完美、人格的魅力,体现为那种热爱生命、崇高的追求与思想行为意志的和谐统一。在现代社会复杂的大系统中,教育更应以一种友善之举去激励学生脆弱的心。

三、创造为美,创造美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斗志

现实社会中,除了需探索真的、善的东西,更主要的是追求美的东西。

真的、善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美的,同时,美的东西也是真的、善的,可以说美的价值是最大的,比前两者都要大。

可以说,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改造这个世界,其最终目的是要使这个世界更加完美,让人与世界更加和谐。

美以创造为核心,而创造是推动世界和人发展的唯一动力,没有创造的生命及事物没有审美可言。传授学生知识的目的在于学生能利用知识的积累和经验去探索世界,一步步前进,以获得成功。这就是创造的价值和美的理念。美的创造是以追求生命不断完美的物的“美化”和“改造”,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和最高境界的追求。我们激发学生去探索,去创造,其前提当然是我们要使用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

用美好的心境去把握这个真实的世界,建立至善之举,创造尽美的生存空间,这就是人生“真善美”的辩证统一。教育应当充分协调各方关系,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到创造优美的校园大环境,都应追求至真的社会观、至善的行为观和至美的发展观。

猜你喜欢
求真做人现实
张锦绣
阎生德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成功箴言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一日
图趣
牛趣(二)
做人要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