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追寻,携诗而行

2017-03-18 16:51雷虎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4期
关键词:苏州生活

雷虎

記得上大学时,我给自己的未来画了一幅画:以后,不做电力(我的大学专业)这乏味的工作,要找个学画的女孩做老婆。我们俩做“神经”侠侣,看这繁华世界———我写文字她摄影,生活天马行空。遇见钟意的远方,就停下来住两年,她拍图片赚路费,我写文字换酒钱。

三年前,我实现了人生小目标,与妻子一起辞职上路,创办微信公众号“侣行记艺”,开始一路追寻“情侣旅行,寻访民艺”的生活。

师之惑,匠之路

曾经,我的人生目标是活出自我,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后,我明白:生活不能只给自己作画,还得用自己的肩膀给孩子做地平线。

我们来到武汉寻访自然教育推行者、拉图尔自然社区发起人王晨峰。看到在王晨峰的组织下,一群父母带着孩子,玩泥巴、学建造、在田野里自由奔跑……表面上看,是自然教育激发了孩子们的自然天性。其实,自然的孩子是来自自然的馈赠,让固化的成人世界重新变得无限可能。

我们又在苏州找到推广读经教育的方哲萱和刘翔夫妇。他们隐居在太湖边的小镇上,觅一处园林倾其所有开了一家书院,把“日子”过成了“子曰”:拜孔子、读经典、习武术……不教孩子们经世致用的技能,“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个贵族精神没落的时代,培养贵族的优雅和担当。

我们一直把自己定义为手艺人,文字和摄影,是我们的匠之路。这几年,我们寻访匠人无数。

刚住到苏州,试图融入苏州这陌生的城市,我们决定先拜访那些寻访过的手艺人。苏州那些躲进作坊成一统,不问春夏与秋冬的匠人,是这座城市吸引我们的磁石。我们听箫笛艺人邹叙生老先生坐在简陋的工作室给竹箫试音,就像隐居桃花岛的黄药师,过自己的生活,不问江湖事,静吹《碧海潮生曲》度余年。他的制箫之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85后团扇匠人李晶,因为为超模刘雯制作团扇,已以“超模刘雯背后的男人”之名爆红网络,以自己的颜值和手艺为整个团扇业代言,让老掉牙的手作团扇成为新时尚。他的制扇之路恰似那“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诗句。

隐者心,行者意

城里是否依然可以重温田园旧梦?

我们寻访到苏州城乡结合部,见到本色美术馆投资人陈翰星摸着斑驳的老砖讲述自己的人生巨变:40岁那年,苏州干将路两畔拆迁,大量老宅被拆。他卖掉深圳的本色酒吧,戒了游艇和哈雷,买下上百栋老房子拆下的砖,用10年时间,耗资1.2亿,用200万块老砖,以“本色”之名建了一家美术馆。

既然小桥流水的市井生活,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那就把老砖砌在墙上,变成诗意的美术馆。过往的生活回不去,那就建一处柔软的地方,自己守护心中的桃花源。

在杭州闹市,“静幽小院主人”翁鹤亮搬起一截长满苔藓的枯木,他的“田园往事”就是枯木逢春的历程:别人归隐,要么大理,要么终南山,他却在马路边,用收来的古董和捡来的各种枯木,做成几百盆花,再加一条狗、两只乌龟、两只鸟、几十尾鱼,一起过起了田园生活。

有人说静幽小院名不副实,墙外车马喧,墙上牛皮癣,翁鹤亮说:“生活不分城市乡村,一截朽木你用心照顾,它就会还你一个自然。心远地自偏,心安之处皆田园。”

“不如归去”对功成名就者来说,只是换个生活环境,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却是奢侈品。行者,不是在高山大海中旅行,而是在人山人海中修行。

我们一路跟着“织女”郑芬兰在杭州城和浙南山村中穿梭。在杭州城,她经营着一家文艺范儿的手工体验馆,把织布变成了亲子活动,让手工变成城市生活新时尚;在浙南山村她拿下一栋清代老宅,不做民宿,不为归隐,召集各行各业有乡村情结的“疯子”,试图以手工为媒介让这凋零的村庄重生,她称这为“手工的村落”。夏日午后,躺在竹椅上,听着奶奶唧唧的织布声入梦,是童年最美好的记忆。她的心愿是,但留一乡村,让童年入梦!

志于道,游于艺

行走江湖,寻访艺人,最大的好处是:当你不断江湖漂,不断挨刀时,也总会在第一时间被各种故事“打鸡血”,让你原地满血复活。

看苏州珠宝设计师戏子的朋友圈,会让人以为她的生活只有红毯走秀和社交舞会,直到看到她写下的一段话:“我穿着最光鲜的衣裳,走过最破败的楼道,但我觉得内心骄傲,因为我每一步都走得很有尊严。”

我们特地到她工厂“最破败的楼道”里走一趟后,心里终于平衡了:原来,珠宝设计师的生活,其实都和我一样,台前光鲜,幕后糟糠。我想起自己写微信公众号文章的感受,于是构思了一篇文章:《你看的每一篇10万+,都饱含爬格子的泪》。

“游于艺”一直是我追寻的人生状态。当我从一名“驴友”进化成民艺记录者后,感觉自己一直是孤独的寻访者。孤独,是因为我们都不善于交际,因而独游无友。所以这么多年,我们对艺的理想,一直局限于民间手艺,直到开了“侣行记艺”这个公众号,才从封闭的“情侣旅行寻访民艺”变成开放式的、召集了很多人“大家一起记录生活”,这中间的改变多么不易。

我们拜访了一对隐于大理从事旅拍的小夫妻菲林和宝儿,他们的人生经历就像两年前的我和妻子:为了把生活过成本来的样子,也为了让女儿有蓝天白云相伴的童年,辞别苏州到大理,每个月有十天在世界各地旅拍,十天在工作室修照片,十天陪女儿在洱海海边散步喂海鸥,躺在天台上数星星,骑机车旅行……

朋友们都羡慕他们把生活活成了文艺片,但我们知道,文艺片和灾难片,就看你怎么转换。潜水为新人拍婚纱,对很多摄影师来说,是辛苦的工作,但对他们来说,是最别致的生活。

结识了一位创业的小姑娘Miss庄。Miss庄因为喜欢苏州这座城市,就奋不顾身地来了,一个人打理着生活美学馆“Miss庄私享会”。开生活美学馆是她的兴趣也是工作,就像我和妻子一路的采访工作一样,是知行合一感知这世界的方式。

我们曾与“民间找茶人”蔡叔一起深入茶山,寻访制茶人这种古老的手艺人,也学习别人怎么做寻访。70后、80后、90后,风格迥异的寻艺者,每个人找寻的“艺”都不相同:蔡叔试图用他的“茶味蕾”寻找理想的生态茶,画家谷苗想用画笔记录寻茶路上的“真与美”,我和妻子则力图用镜头与键盘记录“在路上”的生活。

在一周的时间内我们穿梭于川贵两省四地,就连习惯风餐露宿的我都有些吃不消了,但这样的寻访,蔡叔每个月都要来一次。他说:“如果你把这当成工作,它就黑暗无界;如果你把这当成旅行,它就风月无边。”

在乡村时,我们记录万物生长,节气变幻;回归城市,我们感受生命成长,人情冷暧。很幸运,2016年这一年,这一路,有那些人从我们生命中路过,让我们在诗酒田园梦醒后,听到的不是梦碎的声音,看到的是坚定前行的脚印。

新的一年,继续在路上,依旧携着诗心同行,希望经历人生百态人间冷暧,依然温暖纯真。

猜你喜欢
苏州生活
“再读苏州”“石痴”顾天叙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有味道的苏州云
生活感悟
苏州之美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生活小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