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变革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应对

2017-03-20 17:14鲁芳刘迪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鲁芳 刘迪

摘 要: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获得滋养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的根基所在。传统社会,日常生活结构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质性使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深厚的日常生活土壤,日常生活的封闭性、自发性又为主流意识形态在其中立足排除了干扰,使主流意识形态得以在社会生活中稳固存在。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发生了深刻革命,呈现出个体性、开放性、自觉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面对变化了的日常生活,在构建自身的日常生活基础的同时,创新表现方式、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

关键词: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鲁 芳,长沙理工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

刘 迪,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列斐伏尔指出,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寓所。日常生活滋养意识形态,但由于其重复性、惰性,也会阻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如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习惯,就会被人们在无意识之中自发地认同并践行。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样存在着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如何与日常生活融合的问题。当代日常生活的深刻变革,无疑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中国传统社会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之关联

自从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就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尽管魏晋、隋唐时期玄学、佛教盛行,仍难掩历朝历代以儒学治理天下的事实。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转化为人们的日常观念和日常行为方式,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社会日常生活结构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质性使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深厚的日常生活土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传统社会日常生活的封闭性、自发性特征为主流意识形态立足日常生活提供了条件。

1. 传统日常生活结构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同质性为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提供了可能

传统日常生活以宗法血缘家庭为基本组织,主流意识形态则以维系“亲亲尊尊”的等级秩序为要旨。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指向符合传统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

宗法血缘家庭组织下,日常生活呈现集团性的特征:人总是作为宗法血缘家庭纽带上的一员而存在;人们聚族而居,日常交往对象以宗法血缘家庭成员为主,日常活动也主要以宗法血缘家庭为单位进行。伦常关系(父子、夫妇、长幼、朋友)是这种“乡土社会”(费孝通)的主要社会关系,调整伦常关系因此是传统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在“乡土社会”,男子、长者是经济的掌控者、经验的拥有者,他们居于家庭的中心地位,是家庭的权威,因此,家庭内部需要“亲亲尊尊”这样一套既温情脉脉又尊卑有等的秩序体系。国家层面,君主的兄弟、子女也是他的臣子,君臣关系同时也是兄弟、父子关系,家庭秩序推而广之就是国家秩序。主流意识形态与此相适应,强调“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伦常秩序,强调以“三纲”为核心的等级秩序,通过礼治教化将之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礼仪节俗。这种适用于宗法血缘家庭的礼仪节俗反过来对于稳定“大一统”的统治格局又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社会,家、国一体,故“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有机统一。

2. 传统日常生活的封闭性为主流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排除了干扰

传统社会是一个“缺乏变动的社会”,它也“缺乏变动的文化”。当主流意识形态自上而下入驻封闭的日常生活时,必然缺乏异质意识形态与之对抗。传统社会的“缺乏变动”在日常生活的表现就是它的封闭。首先,自然经济下人对土地的固著与依赖,限制了人的自由迁徙。其次,户籍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口的流动。此外,当时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帮助人们超越时空的限制,也不足以实现信息的跨时空传播——传统社会没有便利的交通帮助人们像孙悟空一样腾云驾雾,几个小时即可在千里之间往返;也没有发达的信息网络帮助人们坐在家中即可尽知天下大事,或者与远在地球另一端的亲朋聊天交流。人的活动范围有限,交往范围有限,人们终其一生基本是在有限空间内与有限的人交往。因此,传统日常生活可以说是由一个个封闭的圈子构成,圈子与圈子之间的交流基本隔绝,不同圈子之间的文化也难以相互影响。

封闭的空间、封闭的圈子,桎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形成了隔绝外部意识形态的天然屏障。当主流意识形态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教化融入日常生活后,由于缺乏其他意识形态的对抗,因而极易得到人们长期的认可和接受。

3. 传统日常生活的自发性使主流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的稳定存在成为可能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日常生活“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譹?訛,非日常生活则以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日常生活具有自发性、自在性,非日常生活具有自觉性。自发性、自在性引导人们认同、适应既有的思想观念和规则秩序,自觉性则引导人们反思甚至打破既有的思想观念和规则秩序。

传统社会,精神生产是少数人的特权,大多数人是作为日常生活主体而存在,他们基本不参加自觉的精神生产创造活动,“凭借着重复性和自在的日常思维而自发地生存”?譺?訛,因此,传统社会更多的是一个“日常生活世界”。对于融入日常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缺乏反思和批判的能力。传统日常生活的自发性使主流意识形态较少受到人们的质疑和批判,从而主流意识形态得以在日常生活中稳定存在。

正是由于传统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结构相契合,适应了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得以为人们接受;正是由于传统日常生活具有封闭性、自发性的特点,主流意识形态得以在日常生活稳定存在,因此,传统社会一般比较稳定,缺少变革。

不可否认,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前,虽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政治制度等与日常生活的特殊关系,延续了我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具有的传统的惰性,并在新的条件下强化了日常生活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制关联和相互的硬性认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凸显及其带来的社会全方位的深刻变化,这种情形逐渐得以改观,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了来自生活实践的挑战。

二、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变革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挑战

现代社会,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及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传统日常生活的结构正在逐渐改变,日常生活发生了深刻的革命,呈现出个体性、开放性、自觉性等特点。日常生活的深刻变革使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深入日常生活遭遇新的挑战。

1. 日常生活的个体化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基础

任何意识形态都有其对应的生活基础,生活基础夯实了,意识形态方能扎根于其上。因此,任何在意识形态推动下的社会变革都必然要以改造生活基础为重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亦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基础上追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在道德理念上倡导集体主义,这些都建立在人们有“共同生活”的基础之上。然而,私有制经济的大量存在以及城镇化进程对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人们的“共同生活”,使日常生活呈现出个体化的特点。

私有制经济强调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财富的个人占有,私有制经济的发展催生了个体性。此外,现代社会的城镇化进程,在造就大量失地农民的同时,使其摆脱了对土地的依赖;土地确权后的自由流动,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固存于农村社会的宗法血缘关系正在走向脆弱甚至日趋断裂。农民进入城镇,成为“原子化”的市民。而在城市,随着住房的商品化,原先以工作单位为组织的居住形式被以街道、社区为组织的居住形式取代,城市居民之间基于工作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居住群体被驱散,在目前街道、社区尚未充分发挥其整合街道、社区居民的情况下,城市居民“原子化”的居住特征十分明显,核心家庭成为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并且家庭之间缺乏相互连接的纽带。于是,现代社会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日常生活结构日趋小型化、个体化。个人作为社会最小单位的感觉越来越强,组织感日渐淡薄。日常交往更多的是个体间的交往,或者是以网络为中介的个体间的非面对面交往。

日常生活的个体化折射的就是现代社会人们“共同生活”的缺乏,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根基逐渐削弱。日益呈现出个体化生存方式的人,要培养其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将之作为习惯性的选择,有较大难度。

2. 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使日常生活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

现代传媒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传播,使现代日常生活具有了极大的开放性。各种意识形态以传媒为载体,以日常生活为阵地,进行着日益激烈的较量。大量非主流意识形态向日常生活的渗透,正在侵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是近代乃至现代社会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传播媒介。它们帮助人们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信息在不同时空间自由穿梭,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交流时时处处存在。借助传媒,意识形态获得了与日常生活有效连接的新途径。首先,随着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日益普及,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日常,日常生活方式大为改观,日常生活内容更为丰富。各种意识形态由此获得了向日常生活传播的渠道。其次,开放的社会为人们接触多样的意识形态提供了条件。国门打开,西方思潮大量涌入,它们借助于报刊、书籍、影视等文化产品进入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更加增强了日常生活的开放性,它打破了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传媒由一个中心向不同目标单向传播的格局,网络传播呈现多向性、发散性,无中心可言,很难进行源头控制,各种意识形态以各种方式通過网络直接传递给使用网络的个人,然后又以每个个人为源头进行扩散。于是,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着不同意识形态的“熏陶”和控制,不自觉地选择、接受特定的意识形态。

可以说,现代传媒根本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景观,使封闭的日常生活走向开放,使稳定的日常生活因为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变得暗流潜伏。

3. 日常生活主体的自觉性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对更多的理性思考和质疑

“支撑着工业文明的两大主导精神,即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极大地改变了人的生存方式,把人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和创造性的生存状态”?譻?訛。日常生活主体自觉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其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不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开始进行理性的思考、批判,甚至质疑。

首先,现代社会早已不是“日常生活世界”为主的社会,非日常生活世界非常发达,而且大多数人都进入到非日常生活世界;日常生活不过是其非日常生活结束后休养生息的场所,日常生活主体同时也是非日常生活主体。因此,现代日常生活主体不同于传统日常生活主体,他们参加社会生产实践,进行自觉的创造性的劳动,并且普遍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具有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其次,日常生活的开放性为日常生活主体提供了多种信息,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这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思考,为日常生活主体自主思考问题创造了条件。自觉的、创造性的日常生活主体对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理性的思考、质疑,不再是盲目的接受。他们在多种意识形态中进行比较、选择甚至重组,最终确定自己所坚持的意识形态。

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深刻变革给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日常生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化,带来了挑战。如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根据现实生活的变化及时采取对策,就很难在日常生活中站稳脚跟;当丧失了日常生活的根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就很容易被人们所遗忘或者抛弃。因此,如何在新的生活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如何重新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向日常生活的创新

现代社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面对变化了的日常生活,应当在改造现实生活的同时,从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

1. 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基础

如前,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的稳定存在依赖于对应的生活基础,在当前日常生活日趋个体化的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得以在日常生活中落地开花,必须致力于对日常生活的改造,使日常生活成为“共同生活”的组成部分之一。

首先,充分发挥社区的凝聚作用,使社区成为连接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纽带。社区(Community)最初的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1881)将之理解为“由具有共同的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的社会团体或共同体”。在我国,社区更多强调的不是文化层面的关联性,而是地域层面的关联性,或者说主要是由一定区域内的居民组成的“居住共同体”。其功能目前主要局限于提供居住服务,而于文化教育、社会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功能比较欠缺和薄弱,居民除了居住在同一社区之外,还远未形成“文化共同体”,他们缺乏相互间的认识和交往,甚至几乎没有机会参加共同的活动,这使得社区凝聚居民的能力较差。人们虽然同处一个空间,却没有“共同生活”。

其次,强化日常生活中传统节日的公共性。传统节日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传统社会,节日不仅局限于家庭之中,更是公共活动的场所。人们在元宵节、端午节不仅吃元宵、粽子,还要进行灯会、龙舟赛等公共活动。现在传统节日则基本上局限于家庭生活(私人生活)领域,通常以家庭团聚、家庭聚餐的形式度过,或者成为人们期盼的便于出游的“小长假”,总体看缺乏现代社会应有的公共生活性质。传统节日原本具有的增进人际交往、强化共同生活的功能被淡化。

日常生活如果过于个体化,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意识形态必然滋生,因此,构建适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生存的日常生活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面对并致力解决的问题。当然,构建这样的基础不是凭空的,寻找传统意识形态之于传统日常生活形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之于现代生活形式的共同点是其中的关键,处理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国化、传统日常生活形式的现代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日常生活的关系等问题则是重点。

2. 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维度

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和根基在于日常生活。马克思主义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它必须扎根于日常生活,才可能应对扑面而来、无孔不入的多种意识形态的挑战。因此,马克思主义应当注重并加强自身在日常生活维度的创新。

首先,创新表现形式,使马克思主义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在日常生活中。相较于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一个轻松闲适的世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放松身心,积蓄力量,枯燥的理论难以引发人们的兴趣。马克思主義要实现生活化,融入日常生活,必须实现表现形式的通俗化、形象化、生动化、艺术化,以优秀的文化产品、艺术作品,以生动形象的图像、视频信息,活泼地、富有品味和趣味地呈现马克思主义,使之成为人们喜闻乐见、乐于主动点击主动消费的文化资源。

其次,创新传播模式,使马克思主义无时无处不在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科学的理论需要科学的传播方式。在封闭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自上而下的宣传与灌输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个开放的日常生活世界中,这种传播模式就难以奏效。因此,随着日常生活的巨大变革,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模式,变单一的自上而下的传播为多元的多向的传播。所谓多元、多向传播,就是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尤其是新媒体,实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自下而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在开放的、自觉的日常生活世界中,日常生活主体习惯于自主选择,对强制性、命令性、灌输的事物不自觉地怀有抵触心理。因此,在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体进行自上而下宣传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利用与网络相关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每个人的身边,实现网络用户之间的相互宣传,在此过程中,形成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舆论场,在传媒领域牢牢把握话语权。

再次,创新传播理念,使执政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载体。这也就是重视“人”的传播媒介作用,注重执政者作为宣传者的示范作用。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既是我国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也自然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其所言所行自然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媒介。人们对于一种“主义”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义”的载体“人”的品质,取决于“主义”的载体“人”对国家、对社会、对民众的态度和责任。因此,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重要载体的执政党应当严格要求自身,切实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践行者,以所言所行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浅谈德育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渗透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实现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途径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诗意地栖居”与“看上去很美”
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初中化学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