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7-03-20 13:10韩革军
关键词:理论课价值观民族

韩革军

摘 要:民族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针对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而言的。总的来说,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但还存在着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存在差异、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存在形式化、缺乏系统性以及缺乏保障力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影响教育成效。

关键词: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24-02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决定性指导作用的价值理念,是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及价值追求的價值观,它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体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目标和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理念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所以,作为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要从这个角度正确引导大学的生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用24个字概括就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民族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要性及意义

(一)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民族高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还可以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人才上的保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科技、文化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民族地区需要的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并且一定是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想的人才、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人才、具有有高度的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信心的人才。

(二)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处地区教育、语言、风俗等方面差异不同,具有局限性,所以大学生理论学习面临很多困难。相比汉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程度稍浅、范围较窄,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的培育,一些大学生很有可能会因西方敌对势力蛊惑或不良信息和文化的影响,从而丧失正确的、坚定的信念和人生目标,对自身、对社会、对国家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对这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同时,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民族高校大学生只有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建立起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在未来人生的旅途中才不会被困难和挫折打倒,才不会被不良信息文化侵袭而迷失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道路上扬帆起航,向着正确的、实际的人生目标前进。

三、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存在差异

认知度是指人对某一事物知道、了解和认识的的程度。民族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度存在偏差。大部分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持积极态度,拥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思想道德素质良好,具备正确分析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能够主动抵制不良诱惑和不良信息的侵袭,学习刻苦、认真。但有一些大学生并不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学习积极性也不高,辨别是非曲直的能力不强,不能主动抵制来自身边的不良诱惑,学习和生活没有目标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形式化倾向

全国各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然而很多高校开展的这些课程却都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有些教师根本不注重理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讲课照本宣科,空洞乏味,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教科书缺乏图片、数据,致使教学内容没有说服力;教学主要以理论阐释为主,缺乏对时事的关注和分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针对性

1.个人方面。民族高校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正处于从青涩逐步过度到成熟的年龄段,渴望接触充满各种诱惑的社会,而且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管理并不是十分严格,这使得一些意志力差的学生开始放宽对自己的要求。例如,有些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爱慕虚荣,与同学攀比,这样会导致大学生的学习重心偏移,并导致部分大学生行事日趋功利化,价值观扭曲。

2.学校方面。民族地区高校都对开设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社会上不良文化涌入校园后没有做到有效的抵制和管控,这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内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这些不良信息,可见对不良信息的管控还存在着有待完善之处。

3.家庭方面。很多大学生的家长本身价值观就是扭曲的,或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不重视甚至忽略孩子品德教育。家长的这种过于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行为,使很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受到了影响。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乏保障力

1.缺乏制度保障。高校应该高度重视并建立一套规范的、有效的、完善的制度。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人浮于事,正是因为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大都缺乏制度保障。

2.缺乏师资队伍保障。目前有些民族高校并不注重教育者的队伍建设水平,这样就使得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缺乏必要的师资保障。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课如果没有师资保障,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开展,这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百年大计。为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师资保障,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工作问题,否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四、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面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民族地区高校辅导员必须积极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解决办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做到以“学生”为本

1.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品质,使大学生懂得在求学问的过程中下功夫,学得真知识,为树立核心价值观打好基礎。使大学生明白,美好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不应该浪费,更不应该花费在那些对自身对社会无益的事情上,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民族地区建设中去。

2.辅导员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同时还要深入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修身养性,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优秀品格。大学生虽是天之骄子,但不能养成怕吃苦,不热爱劳动的一代,要把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落实到实处。

3.各高校应注意多组织团队活动,有意加强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互帮互助。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不仅有助于大学生与他人与社会友好相处,还能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使大学生成为社会物质文化建设的后备军。

4.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对于思想理论课的积极性不高,所以高校在开展这类课程时应注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课堂教学时要多采用视频、图片等资源,这样就使枯燥乏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变得生动、活泼起来,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容易起来。

(二)坚持全面发展的思路

在民族高校大学生得到良好、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思路。

1.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考察,强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成绩是否合格作为一项成绩的考核指标,通过考核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辅导员要注重身体力行,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大学生,使大学生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民族高校辅导员示范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够为大学生树立榜样,使大学生在良好积极的氛围中逐渐形成心理认同,从而使大学生产生“见贤思齐”的心理。反之,辅导员及教育者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也能影响到一大批大学生,使他们对我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产生怀疑。

3.要在师资上对民族高校提供有力支持。民族地区高校只有把教育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重新步入正轨,民族地区高校的社会主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才能深入开展,才能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主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德才兼备的人才,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文件汇编[C].2005.

〔2〕韩振峰.思想政治工作通论[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3〕十八大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十八大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学习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4〕陈志军,蒲解明,左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理论课价值观民族
我们的民族
多元民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