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丸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影响因素

2017-03-20 05:07李双晶
医学信息 2016年38期
关键词:含水量

李双晶

摘要:本文对传统中药制剂大蜜丸在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包括蜂蜜的选择与炼制、合坨温度、含水量控制)的控制进行分析,解决制丸过程中遇到出现的干硬问题。

关键词:蜜丸制备;炼蜜;合坨温度;含水量

蜜丸是指中药材用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一种丸,是中医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其根据药丸的大小、制法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大蜜丸、小蜜丸两种,其中大蜜丸的重量应在0.5 g以上,而小蜜丸则在0.5 g以下。并且与汤剂进行对比,蜜丸在患者服用后,在肠道缓慢的分解,同时逐渐的释放出药效,其作用比较持久,针对于毒性较大,或者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患者可以缓慢的吸收,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另外,由于蜜丸的粘合剂是蜂蜜,而蜂蜜又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起到滋补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镇咳、解毒的作用,其味道味甜,适合人群的服用。蜜丸生产设备及工艺虽然相对简单,但在制备过程中蜜丸的质量很难控制,而蜜丸的硬度是检查蜜丸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人通过在制剂配制制备过程中的仔细观察和经验总结,并查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如下总结。

1蜂蜜的选择与炼制

蜜丸是指药材细粉用蜂蜜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从蜜丸的定义可想而知蜂蜜的选择与炼蜜是保证蜜丸质量的关键, 直接影响蜜丸的质量。蜂蜜一般以乳白色和淡黄色,味甜而香、无杂质,稠如凝脂油性大,含水分少为好。但由于来源,产地,气候等关系,其质量不一致,北方的蜂蜜一般水分较少,其中以荆条蜜,枣花蜜为优,而南方产的蜂蜜一般含水分较多。应以荔枝蜜、钡子蜜等优先。

蜂蜜需要加热熬炼得到炼蜜,目的是除去杂质, 破坏酶类, 杀死微生物,降低水分含量,增加粘合力。如果蜂蜜炼制不得法, 选择的炼蜜程度不当, 制成蜜丸后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皱皮、发霉、干硬、碎裂等现象。小量生产可用铜锅或锅直火加热,文火炼;大量生产可用蒸汽夹层锅,最后用筛网或纱布过滤。《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明确:炼蜜按炼蜜程度分为嫩蜜、中蜜、老蜜。

嫩蜜, 加热至105℃~115℃, 其水量应保持在20%左右,其密度应为1.35 左右,要保证嫩蜜的色泽无变化, 并且其粘度适中,其适用于油脂含量较多、或者为粘液质、胶质、以及糖、淀粉或者动物组织等粘性较强的药材来制丸。

中蜜(炼蜜), 应将嫩蜜持续加热, 使其温度达到117℃作用,保障其水量在15%左右, 密度应在1.37左右, 当持续加热后,其出现浅黄色的气泡,并且该旗袍有光泽,翻腾均匀,由于该气泡和鱼眼相似,因此称之为鱼眼泡。用手捻后,会发现非常有粘性, 并且在两指分开后,其中间不会出现白丝,滴水不散。该蜜适合于粘性较为中性的药材,因此大部分的蜜丸均会制成中蜜丸。

老蜜,将中蜜在持续加热就会成为老蜜,使其温度达到120℃左右, 并且要保障水量在10%以下,密度在1.40左右,在持续加热时,该蜜丸的颜色会为红棕色,并且便面会出现大量的气泡,且气泡较大,形似牛眼,因此又称为牛眼泡,用手捻碎后,发现其粘度非常黏,并且当两指分开时,会出现长白丝,滴入水中,会出现珠状,由于老蜜的粘合性较强,因此,适用于那些粘性较差的材料来制丸。

炼蜜程度除根据制丸药材的性质来决定,并且与药物的含水量、温度、节气等有关,一般情况下,均会使用稍老蜜, 夏季用稍老蜜。根据处方中药材的性质、粉末的粗细、含水量的高低、当时的气温及温度, 决定所需粘合剂的粘性强度来炼制蜂蜜。否则, 蜜过嫩则粉末粘合不好, 丸粒搓不光滑, 过老则丸块发硬, 难以搓丸。

2 合坨温度

蜜温过低,与药粉混合时,因蜜液凝稠而与药粉结合不紧密,因此蜜丸会出现蜜液浮于表面,且混合不均、软硬不一等情况;如果蜜温过高,则会导致药材中的相关药物成分遭到破坏,导致药效大幅度下降。因此在制备丸块时,一般会趁热加蜜,当合坨时,将温度控制在80℃左右即可。如果处方中出现麝香、冰片等芳香且易挥发性的药物时,为了避免该类药物的药效挥发,因此在合坨时,蜜温要稍低,控制在55℃左右即可,不要超过60℃;如果当药方中含有乳香、没药、血蝎、阿胶、鹿角胶、熟地等枯性药物时,由于以上药物均具有树脂、胶质、糖、油脂等成分,同时其自身具有易话、易溶的特点,因此在合坨时,其一定要注意温度,保持温度在75℃左右即可;当处方中出现大量的茎、叶、全草类或矿物性的药物时,由于该类药物的粘性较小,因此如果出现误差,合坨后容易出渣,导致蜜丸的表明不光滑,因此应用老蜜进行合药,同时将其温度控制在 75℃~80℃之间。同时在冬季合药时,温度需要高出夏季的10℃~15℃为宜。另外,如果采用手工合坨,其温度应比机器合坨的温度要低5℃~15℃为宜[1]。

3 含水量

如何判断蜜丸的硬度,可以通过手或者外观来进行判断;但是也有相关的研究学者认为,以经验公式控制大蜜丸水分含量的设想,即W1X%+W2Y%=(W1+W2)(15-M)%+A,W1 为药粉重,X 为药粉的水分含量(%),W2 为蜜重,Y 为炼蜜的水分含量(%),(15-M)为大蜜丸成品的水分含量(015% 时,易发霉变质,含水量<10%时,硬度过大,含水量在12%~13%较为适宜。另外,制备好的大蜜丸放量位置赢尽量避免高效过滤器风口,并用洁净塑料遮盖,避免送风口直吹使丸剂表面风化、干硬[3]。

总之,蜜丸在制备过程可根据处方品种、操作环境、气候等具体情况而定。针对影响制备蜜丸过程中的三个关键因素,即蜂蜜控制、合坨温度的控制、含水量控制,切实控制制丸工艺中的每一重要环节,提高蜜丸制剂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霖.合坨时蜜温对中药蜜丸质量的影响[J].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1996,05(5):28.

[2]NA Charoo,AAA Shamsher,LY Lian,et al.Biowaiver monograph for immediate-release solid oral dosage forms: fluconazole[J].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4,103(12): 3843-3858.

[3]LI Cheng‐Sen,D Edwards.Routes of transmission during a nosocomial influenza A(H3N2) outbreak among geriatric patients and healthcare workers[J].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14,86(3):188-193.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含水量
不同含水量玉米种子包衣对贮藏种子活力的影响
压力、含水量和温度对生活垃圾在模拟填埋过程中降解的影响
成熟期玉米籽粒含水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结合Sentinel- 1B和Landsat8数据的针叶林叶片含水量反演研究
土壤pH值和含水量对土壤硝化抑制剂效果的影响
一次冰雹过程成雹机理的数值模拟
应用V-Score体系评价不同含水量苜蓿青贮饲料品质
隐形眼镜的含水量高好还是低好?
食盐含量和原料含水量对发酵芥菜品质的影响
基于两相混合流理论PEMFC含水量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