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生命的公园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长宁

2017-03-20 01:42
生命与灾害 2017年1期
关键词:中山公园长宁场所

莫 云

呵护生命的公园
——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在长宁

莫 云

2015年5月12日,晴空万里,随着现场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中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启动演练现在开始!各小组按照应急预案程序紧张而有序地开始工作。

长宁区特救中心的特救队员以娴熟的技术搭起了一个个帐篷;人民武装部民兵应急分队和华阳路派出所民警急赴现场,进行场地的治安巡逻和维护;华阳路社区医疗中心的医生、护士用最快的速度搭建起简易医疗站;后勤保障组的工作人员按指令搬运物资到指定地点,启动发电机和水泵以确保应急供水供电;接受安置组的工作人员全部整装待命,迎接避难民众的到来;餐饮车则点火煮饭烹饪准备可口的饭菜。随着指挥车警报声响,在居委干部的带领下,避难民众排着队从四面八方向应急避难场所集结。集结完毕后,工作人员开始对避难民众进行安置,提供生活基本用品和食物;医护人员对因紧急疏散而造成伤害的人员进行施救,对因灾难引发恐慌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启动演练安置预案一个程序接着一个程序有序地进行,进行中也引起公园内锻炼和游玩的群众的好奇,他们在警戒线外观看演练并议论纷纷。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深有感触地对我们说:如果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中,桑枣中学师生有组织地迅速转移至“空旷地域”,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给社会各界在痛定思痛中带来启示的话,那么,你们今天的演练说明这种启示已经变为实际的行动!

这位老者说的话多么富有哲理呀,代表着民众对防灾减灾意识的一种觉醒,代表着政府对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一种决心。大家知道中山公园占地总面积为21.42万平方米,其中草坪面积占3.69万平方米。中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成于2014年底,被市民防办组织的专家组评审为上海市Ⅰ类应急避难场所。建成的基本设施,灾时可安置避难民众6000名,可供灾民生活30天以上,服务半径达5000米。启动演练就是要检验应急避难场所启用时指挥通信、人员安置、医疗救助、物资供应等各种保障措施的效果,并完善应急预案,为长宁后续建设的应急避难场所启用与运行提供可借鉴的操作模式。

中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启动演练是成功的,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实事项目,上海三大Ⅰ类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它的成功来之不易。有多少人知道专家组为中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论证和评估;有多少人知道区民防办和市容绿化为了选址冒着酷暑进行了十余次的现场勘查和座谈讨论;有多少人知道水务局为了打好这口深井,进行了多少次探测和选点,这背后的故事说明了一点,就是为了保证中山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质量,让它真正成为呵护生命的公园。

猜你喜欢
中山公园长宁场所
理想之城
美丽的中山公园
川南长宁背斜形成的几何运动学分析
听的场所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赞长宁地震台
远离不良场所
青岛中山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评价与分析
2017上海自行车联赛·长宁天马站雨中酣战顺利落幕
中山公园